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独立思考从创新实验开始

[db:作者]  1970-01-01 08:00:00  互联网教育报

  坚持改革创新 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特别报道·典型经验之三

  ■本报记者 杨晨光

  5月16日,微软“创新杯”全球学生科技大赛中国区决赛结束。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3名学生组成的代表队从200多支队伍中脱颖而出,杀入全国三强。近4年来,北邮学生代表队已经在这项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学生科技竞赛中获得一个全球第二、一个全球第三和两个中国区第二。

  今年获奖的代表队成员、大三学生薛志辉将获胜的秘诀归功于在创新实践基地的锻炼:“刚进入基地时,我曾经烧坏过几十个芯片,而现在我已经承担了国家支持的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

  像薛志辉这样从创新基地涌现出的学生科技先锋,如今在北邮已是一个群体。从2000年6月出现第一个创新实验室开始,到目前,北邮的创新实践基地已经覆盖全校9个学院。10年的探索,让“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成为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改变重理论、轻实验的倾向——

  为学生营造主动学习的空间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创新实验室指导教师韩玉芬没有想到,自己10年前创建的创新实验室,竟会成为学校第一个学生参与创新实践的基地。

  2000年年初,已经带了5年实验教学的韩玉芬发现,即使是成绩最优秀的学生,在毕业设计中或者初到工作岗位拿到一个完整的小项目时,不是不会设计就是调试通不过,常常感到束手无策。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2000年4月,韩玉芬和另外两位教师一起,走访了全国几所重点理工科高校,调研的结果让他们记忆深刻。“重理论、轻实验的倾向普遍存在。”韩玉芬说,“大部分实验课内容简单,模式固定,验证型、功能型、演示型实验过多,各实验之间缺少知识点的融合,学生在实验环节得不到科研能力训练,因此,对实验课普遍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对新生事物的感悟、思考与再创造的能力。”

  对调研结果加以分析之后,在学院领导的支持下,韩玉芬等几位教师打破传统实验教学的专业框架,建立了北京邮电大学第一个创新实验室,除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外,还建立了计算机网络资料查询数据库,配备了多种现代化软件和开发工具。

  2000年6月,面向本科二年级学生、全新的创新实验课程开设了。学生自愿报名,自由结合组队,自主选题,自主立项,教师对立项内容进行把关。2至3名学生组成一个研究小组,要在5周时间内完成从市场调研、立项、设计、调试、制作、结题演示、答辩和撰写研究报告等诸多的学习任务。

  2003级学生张浩川最怕上实验课,但是一进创新实验室,他就发现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同。“老师总是鼓励学生思考,大家自己选题目做有趣的实验,报告要写自己的设计和真实感受。这样一个环境使我第一次意识到:我是在为自己学习,而不是给老师交作业。”如今已读到博士,发表6篇SCI、EI论文的张浩川感慨道,“正是从那时候开始,我开始喜欢上了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这是创新实验教会我的第一课。”

  “这个创新实验室的建立,成为北邮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的发端。”校级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主任张瑞芹说,“它为那些有创新思想和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明创造、研究开发的实验平台,让学生们在本科学习阶段就有机会接触实际项目的系统设计方法和研究手段。”

  从“无处着手”到“科研能手”——

  一批批创新成果在学生中涌现

  大二暑假,在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创新实验室上完5周的创新实验课之后,学生王明向老师提出申请,希望做实验室的管理员。老师同意后,王明兴奋地说:“这样我就有实验室的钥匙了,可以随时到实验室学习了。”

  升入大三的一年来,王明除了上课,绝大多数时间都泡在了实验室,早上8点来,晚上直到被楼管“轰走”。就连2010年春节他都是在实验室度过的。王明感慨地说:“在老师的指导下,在高年级师兄们的带领下,我带着问题查资料、熟悉工具、推导运算、开发设计……逐渐进入了角色,发现自己有很大的潜力。”

  这一年,王明先后获得了北京物理实验竞赛一等奖、全国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等多项荣誉。王明说:“我来自农村,本来想毕业后随便找个工作就行了,现在,我觉得我应该追求更高的科研目标,多了解国际先进水平。”(下转第二版)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10-5-25/192358.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