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总投资47亿,西南医科大学与泸州市政府部门签署医教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合作协议
2012年—2018年,是西南医科大学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6年。
这6年,学校坚持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怀揣“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西部高水平医科大学”的梦想,劈波起航。
这6年,学校党委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第一责任,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一路为梦想领航,为梦想护航。
这6年,全校师生在学校党政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击水弄潮,胜利驶向梦想的彼岸……
回首西南医科大学6年来的风雨兼程,“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求真务实 砥砺奋进
学校发展蒸蒸日上
2012年,泸州医学院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吹响了向“医科大学”进军的号角,在四川省政府部门、省教育部门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卫计部门、省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泸州市政府部门的全力协助下,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对标对点建设,成效显著,2015年成功更名为“西南医科大学”。
新的发展方位,让学校的人才培养有了更充沛的动能。
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新增省级教学实验平台4个,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国家级别教育综合改革项目5项,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不仅顺利通过教育部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更获批硕士研究生推免单位,成为教育部门首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
6年来,学校共培养专、本、硕、博及留学生2万余人,继续教育学生4万余人,平均就业率超95%;各专业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提升15%以上,临床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专业考试通过率跃居全国前20%;学生接连在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全国“双创”类大赛等国家级别竞赛上斩金夺银,更是引发各方关注。
新的发展方位,给了学校向更高目标进发的战略视野。
一方面,学校着力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新增本科专业7个,本科首批次招生专业从3个扩大到14个,基本实现医学类专业一本招生全覆盖,口腔医学专业认证顺利通过;另一方面,学校着力打造学科领域高峰,临床医学、药学获批成为四川省一流建设学科,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0.66%;此外,学校以博士授权单位(点)建设申报工作为抓手,积极优化资源配置,吸引优质资源流向最能体现和突出学校优势与特色的领域和项目,临床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对标对点建设进步明显。
新的发展方位,赋予了学校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的动力。
科学研究方面,学校积极推进科教协同育人,构建了“一所六中心”科技平台,新增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科研平台6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门医学电生理重点实验室也顺利通过验收。6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级别科研项目9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80余项,2017年更是首次获得科技部门重点项目立项资助;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32项,并联合署名实现了国家科技进步奖零的突破;获得授权专利300余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400余篇,并首次联合署名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上发表学术论文。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在泸州市1亿元人才引进基金的鼎力支持下,新增博士以上人才近300人,获准省、市级院士工作站4个;新增教育部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教育部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国家特殊津贴专家4人,四川省“千人计划”、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等20余人;同时,学校通过选送海外留学、国内研修等途径,积极为中青年教师营造可持续发展空间,教师获全国类竞赛奖20余项。
社会服务方面,学校积极加强政产学研深度融合,高质量建设四川省第二个省级大学科技园,并获批成为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与泸州市高新区合作共创国家高新医药产业园区,成立西南医科大学·泸州产业技术研究院,并以此为基底积极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通过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瑞德等十余家单位开展深度合作,在道地药材、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方面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力技术智力支持,通过组建资产公司、科技开发公司等,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学校3所附属医院不断提升医疗综合服务能力,获批成为国家“高级卒中中心”“胸痛中心”“标准化代谢病管理中心”“心衰中心”等,成功获准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项目、脑血管病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资助;获准成立西南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并通过国家司法鉴定机构资质认定和实验室认可,是泸州地区仅有能开展精神障碍医学鉴定项目的机构,目前已开展各种鉴定近9000件。
把握大局 协调各方
党的建设坚强有力
“党的建设从来不是孤立地为建设而建设。就高校而言,党的建设必须始终围绕学校发展大局,也必须始终服务于学校发展大局。”西南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廖斌直言。
纵览西南医科大学的发展历程,学校的每一步发展背后都有着党的建设的坚强支撑,学校党的建设每一次创新又会推动学校发展进入一片新的天地。
政治建设是总纲,纲举则目张。学校党委坚持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政治能力引领人,以政治美德凝聚人,为学校发展牢牢标定正确航向——
学校党委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切实增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切实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充分展现出党委举旗定向的领导核心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6个民主党派及海联会、知联会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不断深化“同心”品牌工程建设,形成了亲密合作关系。校长何延政作为农工党四川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四川省属高校党外正职安排中属首次;2017年,何延政校长被推选为全国政协委员。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学校党委狠抓思想建设,驰而不息,为学校发展立起了精神支柱——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成立校级理论讲师团,多形式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及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获评全国“两学一做”支部风采展示精品两项、全国高校共青团“四进四信”优秀项目1项;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进”工作;加强精神文化、历史文化整理凝练,编印学校形象识别手册并有序推广,开展“七彩校园 魅力医大”文化活动,获评第一届省级文明校园;充分利用校内外宣传平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在中央电视台开展主题外宣10余次,引起社会良好反响,获全国校报“好新闻”一等奖7项、全国最具影响力高校团委官微1次、教育部门“易班十佳特色应用”1项。
根深则叶茂,本固则枝荣。学校党委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锻造先锋模范队伍,为学校发展保驾护航——
学校积极优化设置基层党组织,新增二级党委5个、党支部56个,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扎实推进“双带头人”工程,选优配强各级党组织书记;深入开展“五好一特色”等活动,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实施优秀人才“双培”工程,新发展党员2900余名;按照“做大做强院系所、调整优化机关后”的思路,完成了新一轮机构改革和干部选任工作。构建上级调训、校外集训、校内培训、在线学习、挂职锻炼“五位一体”干部培训体系,开展各类培训2000余人次;学校多次获评省市“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泸州市“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先进集体等称号。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学校党委坚持狠抓作风建设,为学校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政府部门十项规定精神,制定学校实施细则,并通过书记(校长)信箱、信访举报信箱,健全校领导接待师生员工制度,及时解决师生反映的问题;扎实开展“庸懒散浮拖”“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及办公用房督查等专项整治,实现工作满意度网络测评,工作作风不断改善。严格贯彻落实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和廉洁自律相关规定,开展公开承诺活动2740余人次,严格“三公”经费管理。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学校党委高悬利剑,正风肃纪,有力地确保了学校发展行稳致远——
坚持纪律建设守底线,校园氛围风清气正。层层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支持纪委“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强化监督责任落实。接受省委第八巡视组专项巡视,针对巡视组反馈意见中的6个方面17个问题细化分解为47个具体问题,提出134项具体工作措施,建立责任清单,实行台账式管理,确保整改落实到位。扎实开展三项整改“回头看”,积极构建“八个常态长效”。以“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月”“清风校园”廉洁文化建设活动为抓手,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近5000人次接受警示教育,“清风校园”活动获评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优秀奖,《两面争》获评全国高校廉政文化作品大赛三等奖。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坚持“一案双查”,认真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学校及三附院受理纪检监察信访172件、情况反映信访320件,立案6件,受到党纪政纪处分28人、组织处理121人次,受到通报批评或约谈的单位9个。
“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必依法度”,学校党委坚持制度建设作保障,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制定学校章程并获核准,配套健全完善学术委员会章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扎实开展制度建设“废改立”工作,“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精神不断落实。动态编印重要管理制度汇编,提供办学治校强力制度保障。
面向未来 聚力改革
乘风破浪擘画未来
迈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击鼓又催征。
西南医科大学即将召开更名后的第一次党代会。学校党委书记廖斌用“机遇与挑战并存,压力与动力同在”来描述西南医科大学的当下。他满怀信心地说:“如今的西南医大,建设高水平医科大学有基础,推动改革创新有共识,实现跨越发展有潜力,只要我们保持清醒的认识、发展的定力,科学谋划未来发展,正视问题、攻坚克难,团结一心,苦干实干,就一定能乘风破浪、再创佳绩……”
学校党委明确提出,学校将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统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向基层延伸、向业务拓展、向管理融合,努力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
这一刻,党的建设与学校事业发展所形成的强大合力在西南医科大学的校园里蔚然升腾,勾画出一幅以“一个发展愿景,三大战略任务,六项重点工程”为脉络的壮美蓝图——
一个发展愿景: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西部高水平医科大学。
三大战略任务:实现博士授权单位(点)零的突破;完成“总规”建设;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
六项重点工程:党建文化引领工程、教育综合改革工程、学科专业品牌工程、社会经济服务工程、对外开放合作工程、条件支撑保障工程。
实施党建文化引领工程。核心任务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持续推进文化建设,建成全国文明校园。
实施教育综合改革工程。核心任务是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成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
实施学科专业品牌工程。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专任教师博士比不低于45%,建成博士授权单位(点),实现硕士点学科全面达标、本科专业认证全面合格。
实施社会经济服务工程。核心任务是提升医疗、科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实施对外开放合作工程。核心任务是开放办学、合作办医,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拓展在西南地区直管或非直管附属医院、研究院布局。
实施条件支撑保障工程。核心任务是完成基础设施总规建设,加快智慧校园建设等,全面满足办学条件。
时间永不停步,发展永无止境。立于过去与未来的交汇点上,西南医科大学意气风发地踏上了新的征程。历史已然见证,只要坚持党的领导,只要坚持苦干实干,山海可蹈;未来也必将见证,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党政领导班子的齐心协力下、在全体西南医大人的团结拼搏下,西南医科大学终将驶向梦想的彼岸。
与时偕行 创新推进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和实践前沿,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进取,是我们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党的十九大郑重地向世界宣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并立足新的历史条件和中国社会阶段性发展特征,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对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作出了新部署。作为肩负培养时代新人责任的高校党委,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创新推进高校党的建设,增强高校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推进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必须保持理论武装的先进性。理论武装体现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承载着共产党人的使命追求。高校党委要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健全完善校院两级党委中心组学习等理论学习体系,史论结合地讲清楚我党的发展思想既一脉相承又有重大创新的演进轨迹,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师生头脑,运用科学的、时代的理论知识和思想道德武装师生头脑,有效引导师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事业之中。
推进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必须强调组织建设的创新性。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其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高校党委应遵循“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人才培养、有利于直接联系服务师生”的要求,积极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围绕“服务学校发展、服务社会进步、服务师生成长成才”的宗旨,积极深化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认真落实组织生活制度,规范党员发展程序,严格干部选拔标准和任职条件,全面加强党员干部日常管理监督,积极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大力实施“双培”“双带头人”工程,让每名党员都成为一面旗帜,每个党支部都成为战斗堡垒,带动全校基层党建水平全面提升。
推进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必须注重政治生态的纯洁性。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要求,也是高校培养“忠诚、干净、担当”接班人,实现立德树人的题中之义。高校党委应认真落实“两个责任”,强化“一岗双责”,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规章制度,并着力开展宣传教育,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认真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持续用力正风肃纪,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要求落到实处,打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生态和良好育人环境。
推进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必须把握依法治校的规范性。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鲜明特色,将党的建设推向了崭新境界。高校党委应牢固树立依法办学、依法治校的法治思维,建立健全以明确权责结构为关键的内部治理机制;坚持信息公开、党务公开、校务公开的法治实践,鼓励师生员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通过加强法治教育,引导师生养成遇到问题找法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用法的工作方式,全面提升师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推进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必须增强文化建设的育人性。“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史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如何坚定师生文化自信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党委应以“求真、向善、尚美”为导向,坚持“五位一体”的文化建设理念,即以精神引领为核心,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环境浸润为重点,以形象塑造为抓手,努力培育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体系和营造格调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切实发挥文化建设在促进师生健康成长上的引领作用。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点亮师生的理想信念,激发师生的智慧源泉,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面向未来,我们将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把“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这面旗帜牢牢地、高高地举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西南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廖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