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幼儿的“行为问题”大多是家长的错

[db:作者]  2017-11-05 18:00:00  互联网教育报

    经常有家长来问我们,如何来对付孩子的不当行为?我们的回答基本上是为孩子“辩护”——孩子没有什么特殊行为,没有什么需要家长专门来对付的事。

    孩子的每一种行为都是有原因的,引发儿童行为的原因,有的是由于孩子的生理原因,有的是由于孩子的心理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恰恰是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最需要教育的是家长本身,使得家长明确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作用和方法。

    家长不要与孩子“较劲”

    一天放学的时候,我在一所幼儿园门口看到一位小班儿童,他一手拿着老师奖励的棒棒糖,一手牵着爸爸的手离开。走到室外,孩子要求爸爸抱他,而爸爸不同意,父子俩僵持在那里。最后,爸爸不耐烦地一把夺走了孩子手里的棒棒糖,试图迫使孩子跟他走,结果孩子大哭,反而不走了。

    类似这种情况,家长使出“杀手锏”来对付孩子、迫使孩子听话,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是司空见惯的。如果我们冷静地分析一下事情的原因,其实并不难理解,作为小班儿童,一天没见到父母,见面要求抱一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如果家长对孩子说:“好,一天没见了,我们抱一下,然后你下来自己走。你看,别的小朋友都自己走的。”语气亲和而又坚定,通常孩子会接受的,因为他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又在其他小朋友面前维护了面子,他会作出正确的决定,下来自己走路。

    而这位家长却采取了一个粗暴的方式与孩子较劲,结果适得其反。家长利用自己的身心优势与孩子较劲,是一种最不容易产生教育意义的行为。因为这种行为,既没有正确理解孩子的身心需求,也没有顾及场所的特殊性,还没有坚持现身说法的教育原则。所以可以判定,这种较劲的行为是错误的。

    从发展的角度看,家长与孩子较劲,即便奏效也是暂时的。一旦孩子适应了“较劲”长大后会形成“习惯性较劲”,也就是执拗、逆反、“不听话”,给家庭教育带来的困难也会越来越大。家长之所以出现与孩子较劲的状况,主要还是不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缺乏足够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智慧。为了克服这种状况,家长应该多多从了解儿童的特点、提升自己的家教能力入手。

    家庭教育不能走“技术化路线”

    有些家长为了贯彻教育原则,根据所谓的“家教宝典”,每天为孩子制定了高度紧张的活动时间表,严格按时间表执行活动,不给孩子一点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我称这类家长走的是“技术化路线”。技术化路线的本质是把儿童当作容器或机械,采用无节制的、高强度的刺激来激发儿童的学习行为。而事实上,当代发展心理学的先进理论一再告诫我们,要把儿童当作一个有机体来看待,不要当作容器或机械来看待。有机体是有认识能力、自动调节能力和自我平衡能力的,是有情感体验和行为动机的,是需要社会交往和独立自处的。如果我们家长只是根据某本教材的指导或某个课程的教唆,把孩子笼罩在强度、高密度的刺激之中,不给孩子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那么,孩子是要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的。这肯定不是家长的初衷。

    还有些家长,过于恪守一些“家教宝典”的指导,谨小慎微,照章办事,一旦发现有违条款,就焦虑万分,生怕给孩子造成终身后患。其实,孩子的适应性是我们人类长期进化的产物,是人类应对千变万化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基本能力。除非灾难性的突发事件,通常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琐事,诸如一顿饭少吃了几口、一次觉迟睡了半小时,并不会使孩子立刻产生心理失调并危及终身的。家长不要过于放大偶然事件的心理效应,也不要过于放大儿童成长过程中必然经历的心理效应,如短期的亲子分离、孩子入园焦虑等。前几天网络上流传的孩子入园后,家长采用各种方法偷看孩子的照片,形态搞笑,反映出一部分家长的分离焦虑比孩子还要严重。而成人有如此严重的分离焦虑,又如何能使孩子坦然地适应新环境呢?

    教育不是家长围着孩子转

    我们国家的学前教育,曾经长期受到西方教育理念的影响,贯彻成人中心论的教育原则,也就是由成年人即家长和教师决定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进度。现在,这种以成人为中心的教育正在向以儿童为中心(或者称为“儿童为主体”)的教育过渡。所谓以儿童为中心,就是教育要从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儿童的需要出发,要符合儿童的学习和成长规律,要从儿童的实际出发,要让儿童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这里丝毫没有让成人围着儿童转的含义。

    但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曲解了儿童中心的内涵,把儿童中心理解成一切围绕着儿童转,具体表现为家长紧紧围绕着孩子,限制孩子的活动,阻隔孩子的交往,剥夺孩子的尝试,取消孩子的体验。也就是说,家长的保护成了一座透明的钟罩,让孩子失去了感官上接受刺激形成经验的可能。我们知道,儿童的学习,是通过他的身体和动作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来进行的。没有身体和动作,就没有经验的来源,也就没有了学习。我们的家长,一方面企图及早“开发智力”,一方面又阻碍儿童的正常学习。

    需要指出的是,过多的保护使儿童失去应有的学习机会,其损失不仅是智力方面,还会影响到儿童情感、社会、性格的发展。我们应该解除对孩子的过度保护,让儿童多接触大自然、多接触大社会,有一个正常的生态环境,他们才会健康地发展。

    家长应该与孩子一起成长

    “成长的烦恼”并不只属于儿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同样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社会适应和教养能力,克服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烦恼。早期教育的特殊性要求家长要与孩子一起成长,家长与孩子都要克服各自的“成长烦恼”,达到相互作用、共同适应的境界。早期教育的实践表明,许多发生在孩子身上的行为问题和情感障碍,其根源均在父母身上。家长只有很好地完善自身的社会化,才能使孩子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家长怎样才能“与孩子一道成长”呢?格塞尔学派的一位学者也提出一些忠告,落实到家庭就需要家长注意以下内容:

    家长不要认为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完全是你的责任,不要抓紧每一分钟去“教育”他。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年轻家长在汽车上、在公园里喋喋不休地开展“教育”,其结果只能是把原本兴致勃勃孩子弄得灰心丧气、兴趣索然。

    家长应学会欣赏孩子的成长,观察并享受每一周、每一月出现的发展新事实。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常常会为孩子的微笑、站立、行走、说话而欣喜不已。但令人奇怪的是后来竟然对孩子的新发展,如孩子要求自己吃饭、孩子学会了涂鸦等正当行为慢慢变得无动于衷,甚至不喜欢、不支持和反对。这肯定不是孩子的错。

    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尚未成熟时,要耐心等待。目前社会上流行着许多错误口号,诸如“开发智力”“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等,这种用房地产商的眼光看待早期教育的观点,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对孩子的发展也是有害的。

    与孩子一起充分体验每个阶段的乐趣。家长不要老是去想“下一步应该发展什么”,应该和孩子一起充分体验每个阶段的乐趣。0-6岁的儿童正处于人生最快乐的游戏时期,在现实生活中,儿童在成人的催赶下,童年过得太匆忙、太紧张、太有成果、太成人化。如果我们在早期教育中过度地剥夺儿童游戏的权利,就有可能形成儿童普遍的心理问题。

    “与孩子一道成长”的观念,其核心是请所有的家长明确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和作用,树立尊重儿童成长规律的观点,为儿童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这里的关键是家长要学一点儿童心理学的知识。“父母不会教养,小孩子不晓得要冤枉哭多少回”,陶行知先生曾诙谐地说,“要是家长懂得一点这方面的知识,小孩子的眼泪是可以省掉一万万八千万斤咧。”(作者单位: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华东师范大学)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17-11-05 180000/194715.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