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幼儿园里的“小胖墩”明显增多。2017年,由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国营养学会等单位联合编写的《中国儿童肥胖报告》指出,我国儿童肥胖率不断攀升,目前仅主要大城市0—7岁儿童肥胖人群约为476万人,肥胖率约为4.3%;7岁以上学龄儿童超重、肥胖人数超过3496万人,肥胖率约为7.3%。
肥胖不仅直接影响儿童呼吸系统及骨骼等发育,还会诱发儿童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更重要的是对儿童心理、行为、认知及智力产生不良影响。造成肥胖的原因除了最直接、最主要的膳食结构不合理之外,不良的进食习惯也是其中之一。而不良的进食习惯又影响儿童的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因此,关注儿童的饮食教育,既是防控儿童肥胖,也是培养儿童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重要议题。
什么是食育
食育是指从幼儿期起,给予儿童食物、食品相关知识的教育,培养其良好的饮食习惯,并将这种饮食教育延伸到艺术想象力和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上。“食育”一词最早于1896年由日本著名的养生学家石冢左玄在其著作《食物养生法》中提出。日本也是较早明确提出“食育”的国家。早在2005年,日本就颁布了《食育基本法》,该法明确把食育看成是智育、德育及体育的基础。此后,日本将食育作为一项国民教育,以家庭、学校、保育所等为单位,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推广,以期达到“通过食育,培养国民终身健康的身心和丰富的人性”的目的。
在我国,虽长期没有“食育”之“名”,但自古已存“食育”之“实”。早在先秦时期就形成了“食医合一”生活实践;又有如众所周知的“食,色,性也”“君子谋道不谋食”等“孔孟食道”;再到唐代《悯农》里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将吃与农民劳动结合起来。这些传统食育文化包含了珍惜食物、节用适度、营养卫生、进食礼仪等内容。
家庭与社会食育有诸多缺陷
在我国历史传统中,食育大多是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内容,极少涉及学校教育。但随着社会发展,传统家庭食育和社会食育都出现了一些不足,影响了其应有效果。
“育”而不“食”:家庭食育存在知识性缺陷。当前,虽然家庭对儿童教育越来越重视,但就食育而言,家长往往由于知识储备不足而力不从心。在大城市中,很多家长想帮孩子平衡膳食却不知从何做起。例如,有调查表明,家长对食源性疾病的预防、传播途径、食物中毒症状等知识的知晓率仅为50%;对儿童不宜食用哪些食品等知识的知晓率仅为10%。在一些较为偏远的农村地区,很多留守儿童都和老人一起生活。承担隔代抚养任务的老年人由于食育相关知识欠缺,加之传统的生活习惯难以改变,儿童在饮食上菜品单一、口味过咸、不注意个人卫生,这些不良习惯严重影响了儿童的健康成长。
“食”而不“育”:社会教育的价值性欠缺。从社会教育来看,城市许多社区经常会举办饮食健康类公益讲座,也有些媒体会涉及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但这些活动更多的是关注老年人的健康、较少关注儿童健康,而且,多数讲座与节目仅关注如何吃得健康,缺乏精神层面的引导。
为“食”反“育”:家庭食育的教育性偏离。当前家庭教育中,溺爱儿童已不足为奇,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家庭食育。如有些家长给孩子吃“独食”,好吃的菜或食品供孩子一人享用;对孩子饮食规律不管不问,对零食不控制,用餐时孩子吃不下,饿了又吃零食,造成了恶性循环;不培养孩子自己用餐的习惯,追在孩子后面喂着吃;为了让孩子吃饭,故意跟孩子抢吃的,甚至不惜一切手段哄孩子吃饭——吃了饭才有零花钱、吃了饭才可以玩玩具——“吃”是为了获取利益。在食育方面对孩子溺爱,严重牺牲了他们心灵的健康,也就谈不上“育”了。
食育进幼儿园需多方参与
相比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存在的知识性、价值性或教育性缺陷,学校教育由于其在饮食知识、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等方面的优势,能弥补以上诸多不足。作为一种“育”,食育不仅仅是教儿童“食”什么和如何“食”,还要通过吃的食物和吃的过程对儿童进行价值与道德层面的“育”。而学校教育恰好具备完成这一使命的条件。
心理学研究表明,3—6岁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也是包括饮食在内的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7岁以后,人的摄食习惯和饮食好恶基本形成,很难改变。因此,在幼儿园中,让幼儿在吃和玩中接受系统的食育,可以帮他们树立健康的饮食理念,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因此,幼儿园是开展食育最适合的场所。
推进食育进幼儿园,要结合“食”和“育”两方面开展食育活动。例如,日本幼儿园的料理通常被称为“用眼睛食用的”,它通过丰富的色彩搭配,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我们也可以在吃的过程中,通过“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教育,让幼儿懂得感恩;通过吃月饼,让幼儿明白家庭和睦团圆的重要性;通过吃粽子,让幼儿体验爱国的情怀,如此等等。
当然,推进食育进幼儿园,还面临着一些亟须应对的挑战。例如,在幼儿师资缺乏的大环境下,从事食育的专业教师的培养与聘用方面还存在诸多困难;尚缺乏系统的适合幼儿教育的专业食育内容;幼儿园食育课程以何种类型来安排和落实;如何发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协同合作功能……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政府、社会、幼儿园和家长多方合作,共同协商解决。
合理膳食是儿童拥有健康体魄的基本保障。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它既是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推行食育进幼儿园,是一项关乎国民素质的紧迫任务,也是幼儿教育的责任和挑战,需要幼儿园认真应对。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