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5日,经过近两年的精心筹备,“中国艺术研究院教育成果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由“教育发展史”“教育科研成果”“教师创作成果”和“毕业生优秀作品”4个内容展厅组成,首次全面、系统地展现了近7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艺术研究院在艺术科研、艺术教育、艺术创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艺术智库等方面取得的非凡成就。
在近7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艺术研究院始终不忘初心,以学术建设为主体,奠定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艺术学科体系的框架和基础,推动了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的持续繁荣和蓬勃发展。通过这次展览及系列学术活动,我们回顾学术文脉和发展历史,总结经验,将以更加开放、更加自信的文化姿态立足教育前沿,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探索和实践新时代中国艺术教育的发展路径。
艺术教育永远在路上
中国艺术研究院从发轫之初,就肩负着培根铸魂的历史使命,始终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全国范围进行戏曲改革运动中,1951年4月3日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前身)成立,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梅兰芳被任命为首任院长。毛泽东主席亲自题写院名,并题词“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戏曲研究院在戏曲改革运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1953年中国绘画研究机构(后更名为民族美术研究所)筹建,致力于民族艺术遗产的继承和发扬。1954年民族音乐研究所成立,挖掘、抢救、整理民族民间音乐成为其工作重心。中国戏曲研究院同民族美术研究所、民族音乐研究所于20世纪70年代统一划归文化部艺术研究机构,这就是我们熟知的“一院两所”——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前身。1978年文化部艺术研究机构更名为“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1980年经国家批准定名为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艺术教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一院两所”时期的教育实践。如50年代中国戏曲研究院举办过几届戏曲演员讲习会、“梅兰芳表演艺术研究班”,当时很多著名演员,如袁雪芬、常香玉、红线女等参加了学习,这对培养和储备人才、提高演员艺术水准方面起到很大作用。60年代初,民族音乐研究所成立“民族音乐概论班”专门培养民族音乐理论教学人才,完成的《民族音乐概论》及其他参考资料,为全国音乐学校提供了丰富而可靠的教材。1963年中国戏曲研究院招收了一届正规研究生,导师分别为张庚、郭汉城。1964年,中国美术研究所(1958年之前称民族美术研究所)所长朱丹录取了首个美术学研究生。
1978年之后,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研究生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1978年国家教育部门宣布正式恢复研究生招生工作,同年10月19日,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后更名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研究生班”,开始招收戏曲历史及理论、美术历史及理论、音乐历史及理论专业方向的硕士研究生。1981年,中国艺术研究院成为国家首批公布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获得戏曲历史及理论、美术历史及理论、音乐历史及理论3个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张庚、王朝闻、杨荫浏获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标志着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迈入了新阶段。2003年9月,中国艺术研究院获批为艺术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此后,又获批为艺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单位、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单位和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其中电影、舞蹈等艺术学科首次招收研究生代表着我国在这个学科领域研究生教育的起步,如1982年电影系和舞蹈系招收首届硕士研究生,1994年招收首届电影学博士生,1996年招收舞蹈学博士生。直到2012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学科都是国内仅有的博士学位授予点。
与此同时,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逐渐健全。1981年4月27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班”更名为“研究生部”;2004年8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更名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专门承担起艺术教育管理和教学实施工作。研究生院的成立推动了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独立化和专业化,形成了相对独立的运行机制。目前,中国艺术研究院拥有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4个一级学科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中国语言文学、设计学两个一级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学位授权点中,在戏剧、戏曲、美术和艺术设计4个领域拥有艺术硕士(MFA)学位授权点。从管理上,共设有8个系,即戏剧戏曲学系、影视学系、音乐学系、舞蹈学系、美术学系、设计学系、艺术学系及中国语言文学系。目前在读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艺术硕士生、留学生、访问学者、艺术学学科专业培训班及进修学员达900余人。相较1979年研究生班首次开班的41人,在校生规模增长了20余倍。
在规模扩大的同时,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研究生教育通过一系列培养模式的改革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在招生环节,调整、优化招生考试内容和方式;在培养环节,推出强化师能、师德、师风建设的一系列制度,系统开展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和培养环节优化措施;在管理环节,简政放权,完善信息化建设等。进入新时代以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紧迫性更加突出,研究生院在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学位论文抽检等保障培养质量的国家规定动作下,自我把脉,以评促建,通过各种检查、测评,朝着提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路径持续推进。
他们是共和国艺术学科奠基人
201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传记文学》杂志组织了主题为“他们是共和国艺术学科奠基人”的专题报导,推出中国艺术研究院10位著名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韩子勇认为,“他们立足中国传统和中国经验,开辟草莽,苦心营构,开创了中国戏曲学、民族音乐学、中国舞蹈学、中国电影学等诸多新学科,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美术学、中国戏剧学和红学等学科发扬光大,为中国艺术学的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于“他们”,我们能列出一串长长的名单,包括梅兰芳、程砚秋、张庚、郭汉城、黄宾虹、王朝闻、蔡若虹、杨荫浏、缪天瑞、黄翔鹏、葛一虹、李少白、郑雪来、吴晓邦、侯宝林、周汝昌、冯其庸、李希凡、陆梅林等人。在20世纪50年代初,他们有的刚20岁出头,有的已达87岁高龄,老中青三代学者会聚在一起,在极其有限的工作环境中,耐得住清苦寂寞,只争朝夕,或埋头伏案、奋笔疾书,或深入田野、走进广大群众中去,收集第一手文化艺术文献,坚持翻阅原著、领会原意、考察原地和悟通原理,坚持史从志出、论从史出,坚持理论联系实践,在长期的学术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为学界所重并得以传承的“前海学派”。从名称上来看,因中国艺术研究院及所属的戏曲研究所办公地原为北京前海西街17号的恭王府旧址,“前海学派”由此而来。从学理上看,“前海学派”一般是指以张庚、郭汉城为代表的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群体,他们继承延安时期的优良学术传统,推陈出新,提出戏曲的“剧诗说”等重要理论,并在“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曲通论”等大型集体课题的编纂著作、理论批评中,开创性地构建起一套“史、论、志、评”相结合的艺术学科理论框架体系。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戏曲学科不断充实,并以此为核心,结合音乐、美术等其他学科,建构起民族化的艺术学科体系,“前海学派”的治学思想和成果得以以戏曲为中心逐渐扩展到其他艺术门类。
中国艺术研究院先贤们在各艺术学科领域一以贯之地恪守学术规范、秉持学术良知、追求学术理想,形成深厚的学术传统;同时策应时代诉求,与时俱进,强调“论从史出、以论带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学术成就,发挥了国家文化艺术综合研究机构的学术领航作用。一部部学科奠基性成果,如《中国戏曲志》(30部省卷)、《中国戏曲音乐集成》(30部省卷)、《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30卷)、《中国曲艺志》(29卷)、《中国戏曲通史》(3册)、《中国戏曲通论》、《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册)、《中华艺术通史》(14卷)、《中国美术史》(12卷)、《中国民间美术全集》(14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集》(50卷)、《中国话剧通史》、《中国舞蹈发展史》、《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国建筑艺术史》、《民族音乐概论》、《昆曲艺术大典》(149册)、《中国音乐文物大系》(目前已出版19卷)等等,对整个民族化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和中国艺术理论体系建构产生了深远影响。
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立德树人
经过近70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中国艺术研究院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具体表现为:
1.雄厚的师资力量
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教师思想政治过硬、师德师风高尚、学术功底扎实、专业造诣精深,学术成果在本学科领域处于前沿地位或领先水平。师资队伍由艺术大师与学界泰斗和在文学艺术领域卓有建树的著名学者和艺术家构成,包括但不仅限于黄宾虹、梅兰芳、周信芳、杨荫浏、程砚秋、吴晓邦、缪天瑞、王朝闻、蔡若虹、张庚、葛一虹、郭汉城、周汝昌、陆梅林、贺敬之、冯其庸、李希凡、李少白、王蒙、资华筠、范曾、刘梦溪、郑雪来、程代熙、沈达人、余从、田本相、林冠夫、萧默、王文章、王安奎、郎绍君、乔建中、陈醉、伍国栋、章柏青、朱宪民、邓福星、田青、张庆善、朱乐耕、刘青弋、杨飞云、田黎明、贾磊磊、莫言、项阳、欧建平、方李莉、骆芃芃、韩子勇、吕品田、谭平、李新风、李玫、丁亚平、牛克诚、祝东力、吴文科等。师资力量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本院人员,他们以研究所、创作院或其他部门为依托,进行科研、创作的同时担任研究生院的教育教学活动。目前,中国艺术研究院可以担任硕士生导师的副高以上职称专家学者有300余人。二是外聘著名学者、艺术家,他们主要来自全国各地知名高校、文化事业单位等,拥有突出的学术成果和社会声望,德艺双馨。由此,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逐渐组成一支群星璀璨、熠熠生辉的师资团队。尤其是21世纪以来,中国艺术研究院师资结构得到持续快速优化,师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在院内外之间构成了多向学术交流场域,大大开阔了科研、教学和创作视野。
2.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
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师资团队获得诸多重大奖项和荣誉,形成强大社会影响力和以科研、创作带动教学的综合办学特色。导师们大多承担过或主持过国家级别和省部级科研课题或重大主题性艺术创作工程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能及时把科研、创作成果反哺到教学,同时教学又进一步促进科研和创作;学生以不同形式参与导师的课题,形成以科研为依托,培养学生学术研究、创作能力,形成研、创、教一体化的培养模式。此外,中国艺术研究院在艺术史、论、评方面集结了雄厚的研究力量,以奠定学科基石的诸多标志性成果和广涉专著、谱志、辞书、事典、图录、鉴赏等内容和形式的庞大著述体系,在相关领域居于学界领先地位。在此基础上,中国艺术研究院组织权威的教学团队,典藏活化,把实物性、文献性的资源优势转化为艺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教材优势,通过精心设置,形成教学效果明显和课程特色鲜明的教学模式。目前“中国艺术史”“世界艺术史”“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艺术美学”等成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着力打造的品牌课程。
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研究和教学实践始终高度关注中华艺术传统和传统艺术形式,重视以实地调查、现场观摩的方法,考察历史与现实互动中艺术传统和传统艺术,在传承传统中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培养方面,2007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在艺术学理论学科下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方向,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进入高校研究生教育序列。2013年聘任28位院外专家、非遗传承人为艺术硕士研究生导师。“师徒相传”的传统教育方式开始纳入研究生教育实践。
此外,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研究和教学体现先贤所倡“实践第一”理念,高度重视理论和实践的密切关系,在学科领域发挥学术对现实的引领作用,让研究和教学始终切合国家需要而处于国内前沿地位。学院每年都制度性地安排组织学生参加采风、调研、实习、写生等实践活动。
3.着力建构优越的人才培养环境
中国艺术研究院拥有培养艺术人才极为丰厚的土壤,这里学科构成丰满,专业方向多维,学术资源丰富,大家名师云集,思想状态前沿,学术气氛活跃,研讨交流频繁。在多门类和多学科综合环境中,研究生有充实本学科知识、广汲多学科滋养、领略大师风范、接触学术前沿、参与课题研究和社会实践的机会和条件。中国艺术研究院已经形成一系列品牌性学术活动,如“与大师面对面”“名师讲坛”“王朝闻讲坛”“杨荫浏讲坛”“中国传统色彩学术年会”“艺术与人文高端讲座”“全国青年文艺论坛”“影视大讲堂”等,鼓励研究生参会学习或参与活动服务工作,帮助他们在大学科格局和活动中开拓跨学科学术视域,全面了解国内外前沿学术动态。
近70年栉风沐雨,资政育人,中国艺术研究院为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培养了近8000名学生。师资团队中一些老先生虽已退休,但仍坚守在研究和教学岗位。后起之秀陆续以学科带头人、负责人的身份走上科研、教学岗位;仅从这次教育成果展及系列学术活动看,走在学术前沿或者展现新的学术视野、学术观点的学者已经年轻化,呈现出良好的态势。我们也期待青年文艺工作者能够继续勇立时代潮头,在新时代展示新气象、力争新作为。
今天,再看“百花齐放,推陈出新”这句题词,更象征着一种文艺和时代精神,中国艺术研究院不忘初心、不负使命,在近70年的实践和探索历程中,始终自觉地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有机联系在一起,努力建设成为中国仅有的一所集艺术科研、艺术教育、艺术创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艺术智库为一体的国家级别综合性学术机构。现拥有15个科研和智库机构、7个艺术创作学术机构、14个期刊出版机构以及研究生院、艺术与文献馆、中国工艺美术馆等机构,呈现出“百花齐放”的事业格局,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了全方位、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艺术教育实现了艺术门类下全学科覆盖,形成了“艺术”与“文学”携手并行的格局;艺术创作继承传统,勇于创新,各流派、各风格兼收并蓄,“百花齐放”,充分显示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紧随时代需求,吐故纳新,勇担新使命,进行自我建设的系统性和前瞻性。
新时代赋予我们新的使命。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领会总书记关于教育和文艺的重要论述,着力深化各项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一流学科建设,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个环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李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