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19年,全球教育领域大事不断,不但具有前沿性和创新性,而且对于教育理论与思想有引领或导向性的作用,从深度和广度上影响着各国甚至全球的教育变革。
从事件影响的广度与深度而言,笔者认为以下十件事应首先列为2019年全球教育的里程碑事件。影响的广度是指涉及的人数,特别是学生数,以及所波及的国家范围和对未来的影响;深度是指事件对于教育理论与思想有引领或导向性的作用。此外,之所以这些事件入选,还考虑了前沿性与创新性两个维度,即事件的主题是否前沿,是否关乎教育创新。
1.教育优先
2019年1月24日迎来了首个国际教育日,联合国大会将这一天指定为国际教育日,旨在庆祝教育为和平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目前,全世界仍有2.62亿名儿童未能入学;6.17亿名儿童无法阅读或解决基本数学问题;撒哈拉非洲以南地区只有不足40%的女孩完成了初中学业;有400余万名难民儿童处于失学状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在国际教育日演讲时说:“教育是我们手中最有力的手段,它能够确保显著改善卫生,刺激经济增长,激发建设更具复原力和可持续社会所需的潜力和创新。”首届国际教育日庆祝活动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主题为“教育:包容和赋权的关键驱动力”。
2.教育质量监测
2019年1月,教育世界论坛在伦敦举行期间,世界银行、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和英国国际发展部宣布将联合开发可供政府用于更好地监测教育系统质量的工具,使政策制定者能够作出实时决策以确保所有儿童都能学有所得。这一工具为各国提供一个监测教育实施以及其政策目标实现进程的综合系统。世界将在多维度的“全球教育政策仪表盘”下,与来自世界各国的教育和治理专家开发新工具。仪表盘将很快在13个国家试测,并逐步在更多国家推广。
3.人工智能与教育
2019年5月,以“规划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引领与跨越”为主题的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举办。国家主席习近平为大会致贺信,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10余个国际组织的约500位代表参会。会议以俄语、汉语、法语、英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联合国6种官方语言发布了《北京共识——人工智能与教育》,形成了国际社会对智能时代教育发展的共同愿景。该文件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个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2030年教育议程提供指导和建议的重要文件。
4.学习框架
2019年5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下简称“经合组织”)发布《学习指南针2030》。这是21世纪技能框架的升级产品。从2016年起,经合组织开始实施“教育2030”项目,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中等教育课程调查,并在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学习指南针2030》。该指南定位为“学习框架”,旨在“帮助学习者在变化的世界中塑造未来”。框架以素养为核心,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与价值观四个维度,期望学习者通过循环往复的思考、行动与预测,学会承担责任、创造新的价值并调和矛盾、破解困境。
5.女童与妇女教育
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在教育全过程推进性别平等战略(2019—2025)》,旨在通过更精准的数据,更完善的法律、政策与规划框架以及更优质的教育机会促进性别平等。去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了“她的教育,我们的未来”倡议,致力于帮助全球1.32亿名失学女童,以及占全球7.5亿名文盲2/3的女性获得教育机会。去年10月,由中国政府倡议并资助设立的教科文组织女童和妇女教育奖举行第四届颁奖礼。
6.扫盲
201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宣布颁布国际扫盲奖,其中由中国政府资助的“孔子教育奖”颁给了来自哥伦比亚、印度尼西亚和意大利的三个项目。孔子教育奖于2005年设立,旨在奖励促进成人扫盲,特别关注偏远地区和失学青少年,尤其是女童和妇女。自1967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扫盲奖已经颁发给了485个扫盲领域的杰出贡献者和创新者。这些项目和计划由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和个人发起,并因其出色成绩得到广泛认可和支持。
7.世界大学排名
泰晤士高等教育、QS、美国新闻(USNews)和软科世界大学排名先后出炉。2019年9月发布的2020年大学排名是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来自92个国家和地区的1400所大学上榜。英国牛津大学连续第四年位列第一,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分列第23名与第24名。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中国高校共402个学科进入世界百强,数量位列世界第三。USNews全球大学排名中,除了牛津、剑桥、多伦多大学和伦敦帝国理工学院以外,前20名全部为美国院校,中国大陆的高校以排名第36位的清华大学为首。在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所做的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中国58所高校入围全球500强。这些排名将影响并激励全球的高校进一步调整战略与策略,提升其教育质量。
8.教育扶贫
2019年10月,世界银行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启动“学习贫困”项目。据估计,在全世界范围内,中低收入国家中53%的儿童、低收入国家中80%的儿童在小学毕业时不能阅读和理解简单故事,即世界银行所定义的学习贫困。此项目的目标是到2030年,将全球学习贫困率减少到50%以下,也就是说,将10岁还无法正常阅读的孩子的比例至少降低一半。为此,世界银行提出三大支柱实现上述目标——一揽子的提升阅读技能的国家干预政策;加强教育体系建设的新的教育方法;评估与研究,包括评估学习成果与动力,以及以行动为导向的研究与创新。
9.学历学位互认
201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全球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这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球决议,是联合国通过的第一个全球范围的高等教育条约,确立了各国认证学历与学位的通用原则,并赋予签署国承认其他国家和地区学历学位证书的义务。《公约》不仅能促进全球范围内的学生流动,增加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还有助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强高等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这也是《2030年全球教育议程》的宗旨。
10.学业评价
2019年12月,经合组织公布了2018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的结果。该测试采用抽样的方法,通过阅读、数学与科学测试,评估15岁学生在多大程度上获得了充分参与社会所必需的关键知识和技能。在79个参测国家(地区)中,中国四省市(北京、上海、江苏、浙江)作为一个整体,3项科目(阅读、数学、科学)名列第一。评估结果也反映了我国中小学教育的问题,例如学习效率较低、学习时间较长等,为中国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与启示。
上述2019年全球教育的十大事件中,大多数都与中国相关,体现了中国教育的进步、质量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以及对于全球教育的贡献,也反映了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相信在2020年,全球教育将有更多精彩,值得期待。
(作者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