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走班制的实践探索

[db:作者]  2017-11-27 18:00:00  互联网教育报

    今年正好是上海实现新高考的第一年,上海的各个高中都根据新高考的要求进行了全面的深化改革。上海的华东模范中学早在新高考之前就提出了以走班形式为主的“导师制”,设置学生导师,引导高中生在高中阶段全面发展自我。新高考模式实施后,华东模范中学更是全面深化形成系统的“导师合作制”,让学生和教师尽快地适应新高考的要求。徐怡敏主编的《导师在左 合作在右:中学导师合作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一书,便体现了这一改革成果。

    要增加学生的选择性,支持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就是要引导学生能够发现自身兴趣和长处,为自主选择等级性考试科目创造有利条件。

    高中的通识教育可以依靠基础型课程目标来实现,而要让学生有能力来选择自己的人生,就要在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通能教育。学校依靠校本特色课程来推进通能教育。比如,在高一、高二年级安排每周6—8课时,利用两个半天,实行全开放式课程选修;通能教育课程采用限定性和自主性选择相结合的方式,以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等为主要内容,由学生选择完成;通能教育课程以任务方式开展,在过程中要不断选择同伴、选择方法、选择任务等,教师以对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记录和学习过程的资料、素材的积累为目标,以学分制的方式记录学生的学习,在记录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

    新高考制度下,学生可以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兴趣特长,自由组合高考科目。学生可以在6门等级性考试里选择3门,这样一来,至少有20种学科组合。从考生的角度来说如果秋季高考没有考好或没考上,还可以参加春季高考;如果考上了专科没有考到本科还可以参加升本考试;如果考到本科而没有考到满意的本科还可以参加插班生考试。

    学生的多选性增加了施教的难度,如何让学生选择更适合自己发展的课呢?学校对全体师生提出了“把握机会,明确自己的阶段责任、安排自己的任务”的目标。学校实施的高中导师制,其中导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指导和帮助学生做生涯规划,在此过程中帮助大部分学生认识自我,清晰定位。

    学校提炼出了四种特色各异的导学模式,分别为“助教坊”模式——师生导师合作、“自治团”模式——学生合作导学、“生态圈”模式——家社导师合作和“彩虹桥”模式——导教导学合作。这几种模式使得学校的导教导学活动从内容到形式都更加丰富,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多方多形态引导和指导学生,使其选课更加有效,从而实现学生个体与个性的发展。

    高中阶段的教育理应关注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关注诸如价值观、创新精神、批判性思维、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等对人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高中导师制最初就是由教师针对不同需求的学生设计个性化的系列课程,为学生开设“小灶”,对他们实行“一对一”“多对一”的个性化教育。这里开设个性化课程的教师就是导师,学生打破了原有班级的限制,跟随导师学习。在学校多年的摸索中,高中导师制逐渐完善,并在新的高考变革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保障了学生的选课走班更加有序。

    在导师制中,作为导师的每一位教师将通过深入、持久的师生交往,全面、具体地了解学生个体的身心特征和发展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指导学生合理规划自己的高中生活,有效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导师制中的每一名高中生,通过更为积极的人际交往,包括师生交往、生生交往和亲子交往与独立学习,形成更为清晰的发展目标、找到更有成效的学习方法,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17-11-27 180000/197195.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