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泉
连日来伪科学泛滥危害公众健康的负面新闻再次打击了人们所剩不多的安全感。原以为经过上一番对于胡万林等迷信欺诈活动的打击,可以安静几年了。看了诸多相关报道才知道,谋财害人的健康欺诈这些年一直没有消停。
对于这类问题,有人归咎于医疗行业作风不端,高收费导致民众看不起病,转而求助巫医所致。也有媒体披露,这些巫医、骗子之所以频频得手全靠黑色利益链条,出书、上电视、上报纸,“没有花钱搞不定的事”。面对这些勾结很深的秽行,政府有关部门及舆论监管的缺失,消费者怎么办?普通民众只能任人宰割?笔者给出的无奈选择只能是增强自身的科学素养,提升自我保护能力,提升鉴别能力。
有社会学者指出,当一个社会处于人均产值500美元至2000美元之间的发展阶段,就进入了健康欺诈的高发时期。此时社会的物质供给日渐丰富,受过半辈子穷苦磨难的中年人都想多活几天。但是社会刚从欠发达阶段过来,人们的身体底子并不好,教育背景也不理想,对于防治慢性病乃至健康生活方式的理解很有限,于是就给种种健康欺诈留下了巨大的空间。
在当今中国,公民科学素养低下的问题长期未得到解决。就拿已造成危害的几次欺诈风潮来说,都不难识别。胡万林鼓吹喝硝水能治癌症、白血病,张悟本号称吃绿豆能治百病。稍有科学常识的人都应该问一下,硝水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吃这种东西能治癌还是能致癌?在皮肤里埋金属丝能美容?这听起来就像“打肿脸充胖子”一样残忍。可怕的是,上当受骗者很多不是从小上不起学的人,而是受过系统教育的“白领”,报载上当吃活泥鳅生寄生虫的还有年轻护士,这使人们不由得对系统医学教育和护士的职业素质产生怀疑。由此可见学校的科学教育有多么重要。笔者日前听了一个科学课方法的研讨会,某区县科技教育干事抱怨说他那里担任科技课的教师没几个具有理工科教育背景。这让人联想起常听到的一种说法,很多学校都把不胜任主科课的教师改任科学课、劳技课,而不懂得后两门课程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更高。
以上说的都是问题,其实主张科学、努力普及科技知识的人也大有人在。科普斗士方舟子多年来一直坚持在主流报纸上发表高质量的生理科学普及短文,科学松鼠会的志愿者们也一直在坚持着,最近出版的一本“公众理解科学”读物——《吃的真相》正是他们的成果之一,其中很多知识都是公众不知其所以然的,一些传闻似是而非,而骗子们就是靠钻这些缝隙翻云覆雨。比如豆浆、鸡蛋能否同时吃,汤和肉谁更有营养,果汁能不能喝,微波炉是否安全,等等,都是容易产生迷惑的一些问题。当然,读懂这些深入浅出的道理也还是需要一些起码的科学知识的。
看起来,会选书、读书不仅是一种追求,也是生存、发展的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