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天吃饭,有土无田。”曾经,十里八乡的人这样评价新田村。可如今,一说起新田村,大家都竖起大拇指。
距贵州省仁怀市38公里的新田村,是省级一类贫困村。“从2015年开始,我们村每年有四五十个学生能考取二本以上学校,今年二本线以上人数更是达到65名,其中贫困户子女有13个。”新田村村支书赵在武说,可能对城里人来说,读大学不是什么新奇事,但对很多农民来说,家里出一个大学生是光耀门楣的大事。
最近几天,村民谢彪心里乐滋滋的。今年他儿子和女儿都考上了省外的大学,每人还拿到村里2000元的助学金。“我在外面打工10多年,没文化、没技术,只能干简单的体力活,工资少不说,遇到新机器,还不会用。现在国家提倡乡村振兴,没文化哪能行?所以我砸锅卖铁也支持小孩多读书。”谢彪说。
家中连续考出4名大学生的贫困户程光荣告诉记者,现在国家教育扶贫政策这么好,坚定了大家培养子女读书的决心。他家4个小孩读高中和大学期间,累计得到国家5万多元的生活补助,再加上助学贷款,大大减轻了他的压力。
在遵义医科大学临床专业学习的赵益梅说,这些年,村里考出去的大学生毕业后都找到了好工作,这对村民培养小孩读书起到了激励作用。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村民意识到,简单的体力劳动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让孩子多读书、拥有一技之长,可以斩断“穷根”。
记者采访发现,每年考出四五十名大学生的新田村,近年来有两个明显变化:一是村民不再比穷,而是比谁家出的大学生多;二是一些常年外出务工的父母,在子女读高中期间会返乡在家,陪伴子女成长。
成为“大学生村”后,新田村不断得到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从2015年开始,就有社会爱心人士捐资助学帮助新田村一些困难学子完成学业,去年和今年累计收到捐款40多万元。”仁怀市旅游局驻新田村第一书记李利维说,这不仅让新田村孩子求学上进氛围更加浓厚,还在孩子们心里种下了“感恩爱乡”的种子。
今年获得2000元助学金的赵玉娥说:“我今年考上了天津师范大学,毕业后想在家乡教书育人,期望把爱的种子传递下去。”
新华社贵阳8月1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