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2017年12月20日,国家办公机构印发了《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今年2月5日,国家教育部门等六部门又联合印发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这两个文件,一个多侧重于产教融合,一个多侧重于校企合作,共同形成了推动职业教育提高质量的政策“组合拳”。如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更是成为摆在众多职业院校面前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课题。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教育部门批准的江西省内首批公办全日制综合性高职院校。2014年,学校成功通过了江西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验收;被授予“江西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30多项荣誉称号。关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探索,学校更是一马当先。多年来,学校非常重视校企合作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职业定向性、提升教育教学的实践性、师资队伍建设的双师型、课程建设的务实性的重要作用,通过创新合作办学机制、大力推动产教融合、开拓合作新途径,增强了办学实力和活力,开创了校企合作共育人才的辉煌篇章。
办学站位有“高度”——创新合作办学体制机制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高职教育在新时代推进内涵建设和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学校发展的动力之源和目标所向,通过创新合作办学的体制机制,注重人才培养的实用性与实效性,实现了有针对性地为企业输送更多合格人才。
学校根据国家“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等相关文件精神,制定了校企合作办学中长期规划。遵循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工作方针,成立了以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的校企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并于2013年专门成立了合作办学办公室,肩负着学校政校企行合作、国际合作办学及中高职对接培养等开拓性工作,在省内高职院校中尚属极少数。学校将校企合作工作纳入了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细化量化分解至二级学院考核,职责明晰、责任到位、督促落实、考核严格。
与此同时,学校还进一步完善了《校企合作工作管理办法》,修改了《校企合作工作考核评价指标》《校地合作考核实施细则》等管理制度,规范了合作办学的工作流程。截至目前,学校已相继与中兴软件技术(南昌)有限公司、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江西卡拉多食品公司、北京通用航空产业基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浙江中纺控股集团、富士康集团、余工集团等30余家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
产学融合有“深度”——壮大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对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有着深刻的认识。目前,学校设有轻纺服装、机电工程、电子与信息工程、建筑与艺术、经济管理以及基础部、中专部等7个二级教学单位。在学校36个专业中,其中染整技术和现代纺织技术两个专业为江西省高校特色专业。学校结合专业建设和企业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对接合作,并逐步壮大了实训基地建设。
目前,学校共建有校内外实训基地102个。其中,校内实训基地12个,校外实训基地90个。实训基地建设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为根本目的,秉承“筑巢引凤、校企双赢”的基本原则,构建了“共建共管、引企入校”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积极发展校企共建共管实训室,通过更新实验实训设备,提升技术水平,向企业化生产装备靠拢,使得校内实训基地逐步具备职业特点和企业色彩,同时广泛与校外就业目标企业合作,充分引进企业文化及运作方式搭建生产平台,积极承接实际生产任务,促进工学结合,使学生浸润在真实的生产性实训环境中,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质与专业技能。
人才培养有“维度”——丰富人才培养合作模式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不断实践中,学校认识到政府、高校、企业、行业的有效互动对立体推进“生产实践、教学实践、创新研发、应用服务”有着重要的意义。政校企行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四个相关体,在高等职业教育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目前,学校已建立了有利于学生、企业、行业、政府和学校等多方发展的、四方联动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推动了学校工学交替、订单培养、产教融合等多种合作模式发展。
工学交替模式。学校与江西梦娜袜业有限公司、南昌统一企业集团公司、江西华孚纺织有限公司、无锡松下集团公司等20余家企业进行工学交替合作,涉及纺织、染整、食品、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机电一体化等20余个专业,通过校内外教学与实践交替进行,学生对工作岗位提前适应,从而提高了学生适应企业生产的综合能力。
订单培养模式。学校与浙江中纺控股集团、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天使集团、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等20余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协议,合作项目总数为12个,专业订单班达到74个。企业专家与学校教授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校本教材,共建产学结合实训基地。
产教融合模式。诸如,中兴软件公司投入536万元,学校投入326万元在校内共建ICT4G移动开发平台和中兴4G实训中心。结合省示范性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项目的建设,学校追加投入180多万元改造建成了软件开发测试情景室、手机开发与测试实验室、物联网与嵌入式实训室以及创业孵化中心等校内实验实训场所。
除此之外,学校还设立了企业奖学金及奖教金。“中纺助学金”6000元/生、“江铃助学金”5400元/生。探索企业捐赠或租借设备合作模式等,不断创新人才培养及合作模式。
师资建设有“跨度”——完善双栖共享教学团队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是专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更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必要保障。学校现有教职工总数882人,专任教师557人中,副高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占22.6%。专任教师中具有双师素质的137人,占专任教师的24.6%,学校非常重视校企合作中的人员配置,在二级学院配备了专职校企合作干事,企业投入师资的数量达到63人。
学校“双师”素质教学团队的建设遵循“心中有理论,手上有技能”的基本原则,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引进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为重点,以确保聘请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及能工巧匠的质量与数量为突破口,使教学团队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学缘结构、专兼结构和数量更加合理。
目前,学校正在朝着建立校企共享“双栖”专业教学团队的目标努力。学校内部充分挖掘和利用教师资源,打破专业教研室格局,按照专业或专业群组建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加大企业兼职教师引进力度,组建“双栖”专业教学团队,开展专业课、实习课教学,顶岗实习指导、功能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发、新技术讲座、教材编写、产品研发、加工服务等综合服务工作。
与此同时,学校还不断加强服务社会的能力,帮助企业对企业员工进行职业技能轮训与鉴定,接受企业委托的项目研究与开发,和企业一起策划企业文化,形成互动体系,体现双赢原则,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发展步伐有“力度”——推进高职教育转型升级
今年8月,教育部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遴选结果揭晓,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榜上有名,成功入选并成为教育部门第三批试点高职院校之一,这标志着该校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近年来,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的成果丰硕。诸如,学校与省投资集团签订了深度合作协议,从企业员工培训、企业职工技能大赛、学生实训场所建设、学生毕业实习等4个方面深入合作,进一步凸显了学校校企合作在服务社会领域的功能。
此外,在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学校教师团队赵妤、颜华、徐辉凭借参赛作品《Business Invitation Letter》,荣获高职组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三等奖;在全国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作品“广交会”同步交易展上,学校师生喜获特等奖1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两个的骄人成绩;2017年经济管理学院16级市场营销三班王金成凭借创业项目“AR技术+江西苎麻文化旅游”荣获首届南昌高新区十大“创业之星”称号……在学生技能水平提升的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就业工作。据省教育部门官方公布,学校近三年学生就业率达90%以上,使得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
与此同时,学校借助江西省国资机构出资监管企业国际合作资源,对接了“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给学校带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学校将进一步强化国际化办学理念,开拓国际合作办学新途径。
站在新时代的方位上,我们有理由相信,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谱写新的辉煌!
(姚小英 张江南 张 丹 张跃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