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促动师:在对话中推进深度教研

[db:作者]  2020-03-01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栏目主持 叶小红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幼教与特教研究所副教授,江苏省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秘书长,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指导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幼儿行为观察与评价及幼儿园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

    行动学习法作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路径,近年来被广泛用于员工培训。促动师是行动学习中的重要角色,其原始角色定位是“中立的主持人”,之后逐渐演变为“团队教练”,作为过程专家帮助学员达成目标。

    在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教研活动中,我们引入促动师的角色,通过引发教师多层次、有效的对话,找到解决问题和行为改变的策略,使教研活动走向深入。

    促动师尽可能地激发教师的潜能

    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专家、培训师或教研活动组织者,促动师是教研活动的促进者,把握着研讨活动的方向与架构,既要鼓励参与者畅所欲言,又要确保研讨活动顺畅有效进行。

    传统的教研活动更注重教师专业能力培训,专家或培训师的作用在于帮助教师理解、掌握一些通用教育理论和教学技术。在更强调学习的“对话”本质的今天,这种偏重培训的教研方式效果不佳,因为教师更多面临的是结构复杂而模糊的具体问题,仅依靠一般的教育原则和技术很难应对。另外,在以往的教研中,组织者就是权威,决定着教研活动的主题、流程和节奏,参与者往往处在被动地位。因而,这种教研活动往往难以激发教师参与的兴趣。

    在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教研活动中,参与者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促动师是其中一员。在教研活动中,促动师不是向教师提供问题解决策略,而在于发现或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参与者更有效地思考和对话,激发参与者的智慧。在经验共享和对话中,教师主体性地参与到提炼问题、选择和判断解决策略的过程中。这种扁平化的研讨模式既能群策群力地找到多种解决问题策略,又培养了教师的实践智慧。更重要的是,随着研讨的深入,教师的动机、态度、价值观乃至思考模式都可能发生变化,进而引发工作情境中教育行为的改变。

    例如,在一次围绕开放性材料的教研活动中,促动师发现教师很随意地将开放性材料堆在一旁,既杂乱又缺乏美感。对此,促动师让参与者一起讨论:如果你是孩子,会选择这样的游戏材料吗?要让这些材料对孩子产生吸引力,该如何摆放?

    接着,促动师将参与者分成三组,请他们尝试调整材料呈现方式。教师操作时,促动师仅在一旁观察,不作任何提示和指导。大约20分钟后,三组教师摆放的开放性材料呈现出三种方式:情境式,即将所有开放材料创设为一个情境——秋天小动物在准备过冬;开架式,即将所有开放性材料分门别类装在各种容器中,尽可能凸显材料的色彩、形状、质地等;兼顾式,即大部分材料作开架式摆放,又用部分材料以情境的方式提示其用法。

    促动师敏锐捕捉到反思和研讨的契机——教师为什么要以“这种”方式展示材料呢?为了让教师反思和觉察自身行为背后的观念,促动师继续提问:这三种材料展示方式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在问题引导下,教师开始思考和讨论每种展示方式的利弊。每组代表发言后,促动师以追问的方式给予回应,要求其进一步思考环境创设背后的游戏观和儿童观,比如教师是否信任儿童?是鼓励还是限制儿童的创造?

    最后,促动师还要求每位教师思考:在不同空间条件下(宽敞和狭窄),何种材料展示方式更适合?很自然地,教师开始将材料与自己班级环境联系起来。

    显然,要担负这样的角色,促动师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但又不以专家自居。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观察与聆听能力、发问能力和回应(或反馈)能力,小心翼翼地拿捏应该启发还是直接协助。事实上,要提升教研活动效果,促动师应以系统思维设计教研活动,在活动之前、之中和之后以提问的方式引导教师对话。

    问题前置:引导教师与书籍对话

    有人说,一个教师的阅读史,就是他的专业发展史。在一定意义上,这不无道理。但对于忙碌的幼儿教师,真正能用于阅读的时间并不多,因此要遵循“少即是多”的原则。在教研活动前,促动师最好能给教师列出与教研问题有关的文献,将专业阅读与当前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联系起来。这样教师在研讨前就能做好必要的理论储备,研讨过程中就有可能运用理论解释并分析具体问题,避免教研活动仅停留在感性经验交流层面。

    为了让阅读不流于形式,促动师应设计一些前置性问题,帮助教师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将书本内容与实践结合起来。

    例如,在“如何提升区域游戏环境创设适宜性”教研活动前,促动师要求教师阅读《聚焦式观察:儿童观察、评价与课程设计》,并提出一些问题。比如:你班上哪些材料孩子感兴趣,哪些不感兴趣?你是怎么发现的?如何向家长解释孩子通过区域游戏获得了发展?

    这些问题引导教师将“环境创设的适宜性”与“幼儿的行为表现”建立联系,通过阅读学习观察方法,初步形成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发现环境创设中的问题并调整的意识。这样教师就会结合已有经验,用阅读的东西建构对教育的理解。

    氛围营造:鼓励教师与同伴对话

    问题导向的教研活动,是高层次的思考、判断和选择的决策过程。共同体成员间的对话和互动,有助于形成更开放、多元的决策。为追求教研效果,有些教研活动组织者往往通过串联好的发言来组织研讨,比如用“我赞成或反对……”的语言表述观点,把教师的思考和观点分为“好的”和“不好的”。其实,这样做就剥夺了教师相互合作、共同成长的机会。此外,这种表述方式也会让参与者感觉某个话题被禁止,或某种观点不被赏识。为避免被否定,参与者可能会把自己真实的想法隐藏起来,倾向用书本中看到的、抽象的专业术语表达观点,这无形之中束缚了教师的意识与行为,使问题的解决越来越偏离真实情境。

    促动师的职责不是传授或告知明确的观点,而是引发每位参与者的思考和表达。这就要求促动师弱化作为权威的角色,通过营造支持性氛围鼓励教师表达不同看法。

    支持性氛围是一种让每位参与者想说、敢说、愿意说的情感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所有人都觉得可以安全地表达观点,而不用担心被嘲笑、被打断、被否定。要形成这样的研讨氛围,促动师要掌握一定的提问和回应技巧,同时要做出正确的语言示范。

    比如,要提能让教师有发挥余地的问题,让他们发现自己观点中的矛盾之处,因而要避免问“为什么……”之类的问题,以免引起敌意和紧张,使讨论无法继续。教研活动能否有效开展,关键在于对话语言是否是以他人的语言为媒介生发出来的。因此,促动师在回应教师时,尽可能用“听了××的发言,我想到……”“××老师的发言让我想到……”等句式。这样的回应体现了对发言者的尊重,营造了一种相互倾听的氛围,容易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感悟分享:促使教师与自己对话

    对实践的反思,是促使教师成长最强烈的动机。通过与书本和同事的对话而获得的各种解决问题的经验,如果不与自身的工作实践挂钩,就不可能使自己获得成长。因此,结束教研活动之前,促动师要尽可能让每位参与者表达参加本次研讨活动的感悟,既可以是收获,也可以是困惑。

    例如,在“如何通过有效的师幼互动提高区域活动的质量”系列教研结束后,促动师设计了引导教师反思的问题:关于有力的师幼互动,你原先的理解是什么?现在的理解又是什么?研讨后,你认为自己发生的改变是什么?哪些是自己观念上认同却难以在行为上转变或落实的?哪些师幼互动的策略是你打算在今后的实践中运用的?

    这种分享不只是对教研活动效果的现场评价,更重要的是促使每位参与者在理论与实践、他人经验与自身实践、当下问题和今后工作间建立联系,从而使教研活动的成果在复杂的实践中进一步检验、修整和再创造。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20-03-03/1987951.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