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我从教研部门转到新建的幼儿园工作,心情既复杂又兴奋,带着满脑子优秀园所和优秀教师的标准,一腔热血投入工作。一上岗,现实就给了我当头一棒:新园所大部分教师都是非在编非学前专业的新教师,有的刚出校门,有的做过其他工作……
面对新建园、新学期以及小班新生入园这样复杂严峻的局面,教师们不会和家长沟通、不会组织游戏、不会回应孩子的哭闹……我该怎么办?一切只能从头开始。
规范教师的语言与行为
面对小班幼儿刚入园时哭闹不止,教师们也陷入了焦虑,他们束手无策,不知该说什么,更不知该做什么。表现最好的是养育过孩子的教师,她们会抱着哭闹的幼儿耐心地哄,但嘴里说的都是成人化语言,幼儿几乎听不懂。怎样建立平等、和谐、有爱、理性的师幼关系?怎样实现有效的师幼互动呢?
我决定先从规范教师们的语言做起,要求他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时刻记住自己是教师,是专业的教育者,必须说普通话;二是不说否定的语言,要给予幼儿正面回应,比如,要说“看看哪个小朋友吃得最干净”,而不是说“看谁又掉饭粒了”;三是要学会说儿童化语言和游戏化语言,让幼儿听得懂,觉得有趣,比如,请幼儿排队,就不要干巴巴地说排队,可以说“请小朋友站成一列小火车,一个跟着一个走,不要让小火车断了”,这样幼儿就会觉得既有趣又明白是什么意思。此外,我要求教师们决不能说呵斥幼儿的话、伤害幼儿自尊心和自信心的话,以及违反师德的话。
规范教师的语言后,下一步就要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在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我要求教师们时刻用“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去换位思考,给幼儿理性而有温度的爱,该宽松时需宽松。比如散步、过渡环节以及活动等环节,幼儿要有自主表达、自主选择和自我服务的空间,不能有任何高控现象。但该严谨时要有方法,比如,洗手的七步法、漱口和进餐等常规,必须按照卫生保健的要求严格执行,但过程中要利用恰当的游戏或适宜的方法进行,让幼儿觉得有趣。教师与幼儿形成有爱又理性的互动关系,是一切良好教育的开端。
玩中感悟教与学
如何让教师们在头脑中建立教与学的关系,这是我面临的又一难题。我和教师们达成共识:不会做没关系,只要先学着跟幼儿玩。慢慢地,教师们开始尝试。有想法、敢尝试是这些年轻教师的优势,组织新鲜的活动是他们的兴趣,我能做的就是在把准方向的前提下支持他们,让他们尽情尝试。
比如,看到其他园的教师组织幼儿蘸糖葫芦,他们也想试试,还试着组织“飞舞的秋叶”“枯草狂想曲”等活动,教师和幼儿玩得都非常开心。结束后,我要求教师们总结活动给幼儿带来的发展,他们对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后惊讶地发现,原来在玩的过程中,幼儿已经不自觉地获得了各方面的发展。
这件事给了教师们很大的信心,他们意识到,很多时候不是看到结果才行动,而是有了行动自然会有结果。他们纷纷表示,以后在预设活动时会提前做更多准备,让活动更有价值。这个过程就是帮助教师建立教和学之间的关系,帮助他们在头脑中形成预设和生成的概念。
我带着教师们学习备课时,他们总是问:“为什么非要备课呢?”于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带着他们根据备课内容一步步完成教育目标,让他们真正理解备课的预设和实际操作的关系。
在引导幼儿活动的过程中,面临一些个案时,许多教师不会处理,我告诉他们应对方式,并引导他们观察幼儿表现后,继续跟进对策,同时要求他们对照观察记录表一步步记录下来。这样,教师们又懂得了具体事例与观察记录的关系。
日常训练增强基本功
在带班过程中,我发现教师们的专业基本功急需快速提升,比如他们给幼儿讲故事时表情单一、语言不流畅、不吸引幼儿,做操时动作不协调,组织室内外游戏时表达不清晰,与家长沟通能力弱,不敢正视家长……于是,我们利用中午时间进行讲故事比赛、做操比赛,以及现场模拟与家长沟通的场景。大家一起切磋,如何说、如何玩才更合适。在训练过程中,我们慢慢发现了一些小窍门。比如,我们利用某个短视频APP开展“大家同跳一支舞”活动,然后将每个人的舞蹈发到微信群,大家互相引导启发,教师们提升非常快。
虽然开园只有一个学期,但教师们的进步却是空前的。在不断的实践与反思中,教师们与幼儿能开心地玩在一起乐在一起,良好的师幼关系建立起来了,同时,教师们也逐渐体会到了这份工作的快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懂得了如何与幼儿科学地相处,感受到了母爱与师爱的区别与联系;他们学会了观察、反思,体会到了幼儿教师的角色与定位。
(作者单位:北京市大兴区榆垡第三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