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燕在北方一个县城有千人规模的学校当过15年小学语文教师。后来怀揣教育理想,随家在南方的丈夫“回家”。在小班化教学做出佳绩之后,她参加县里校长公开竞聘成功,选择到了离县城35公里的浙江省开化县长虹乡——她公公婆婆的家乡任职。这里是“鸡鸣三省”之地,北宋时期曾出过全省第一个科举状元程宿,故有“状元故里”称谓。
“有人说我越跑越远,服务的学校规模也越来越小。可是,这里的土地,曾经出过状元,谁敢打赌这里的孩子不会成为下一个‘状元’?”刘海燕认真地说。
“校长,我们的孩子就交给你了。”这里的村民大部分都外出打工,村子里剩下的孩子基本都是留守儿童。为了教学,刘海燕大多留宿在村子里。她的女儿在县城读幼儿园,多次问她:“妈妈,为什么都是爷爷、爸爸来接我,你能来接我吗?”
刚来学校那会儿,刘海燕面对的不仅仅是初到山区的不适应,还有精神上的压力。“学生在持续流失,教育资源闲置、教学成绩落后”,她说:“我必须给孩子们一种理想,也必须给教师一种希望。”
在刘海燕眼中,农村孩子特别踏实淳朴,但腼腆限制了他们的表达。“我想在他们的心灵中播下一颗种子,这颗种子代表着向上、自信、科学。”
她给孩子们讲状元程宿的故事——“因潜心书史,竟将一砚墨汁当成芝麻糖汁,蘸吃完而不自知”。学校食堂有一处弃置的平台,她就改造成“小状元大舞台”,定期让孩子们开展状元故事会、演讲、课本剧、辩论赛等活动。不出一个学期,孩子们都敢当众表达自己了。“有的孩子虽然还是磕磕巴巴,但是他们敢站上去了。”
刘海燕讲一口纯正流利的普通话,识乐谱,会跳舞,这些大多是少年时期接受的熏陶养成。面对农村孩子艺术素养欠缺的现实,她迫切想改变。在向全校学生征集意见后,她几乎了解了每一名学生的需求,并对学生喜欢的文艺活动都进行了保留和提升:本地儿童文学作家进校园,孩子们在聆听互动中,给想象力、创造力插上了翅膀;孩子们不用自己花一分钱,就可以在校园里接受专业的拉丁舞训练;她把地方戏——越剧带进学校,老师们教得开心,孩子们学得认真。一年之后,孩子们在乡里组织的文艺汇演中登台表演,赢得一片喝彩。
“我们的‘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也颇具特色。”每当节气来临,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日子。他们在教师带领下,走向山野,在山旁水侧做田野观察,记录物候细微变化。
孩子们的点滴进步给了刘海燕莫大鼓励。为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她把目光盯在了课堂教学改革上。在一次培训活动中,她结识了浙江大学的教育专家。在专家的帮助下,学校开启了轰轰烈烈的课堂改革——教师提前统计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程度,上课针对不同学生的已有认知,设计不同梯度的有效教学。在40分钟的课堂里,“基础好的学生吃得饱,薄弱的孩子跟得上,中间的孩子有提升”。每一个孩子的收获,都有了“增量”。
她坚持集体备课原则,推门听课也成了她和教师之间的默契。“教师站稳脚跟,有成就感,这股持续的动力又让师生共同受益。”
“可能因为走南闯北的经历,胆子大一点。”她取消了纸质教案,率先允许所有教师电子备课,还特意向上级申请了一批平板电脑,为的就是让孩子们更便捷地获取知识,跟上信息化的时代潮流。
“教学质量从全县第23名跃居第2名,科学全县排第1,语数英均排名全县第3。”2018学年的这张成绩单让刘海燕颇为感慨。她和师生一起挂上红艳艳的“喜报”,喜悦像秋收一样丰盈,流进乡人的心间。
孩子们表达喜欢的方式很简单。“看到我在扫地,一名学生带动一群学生,一会儿的工夫,操场上的水杉落叶就被打扫干净了。”家长们也开始接纳并尊重刘海燕。
如今,依托“七彩长虹”的地域文化,学校的“三色”课程应运而生:下辖的红军小学立足“红色文化”,挖掘革命老区的红军精神;芳村小学依托台回山、高田坑的绿色旅游景点,开发“绿色文化”,在油菜花节、梨花节开展“我是小导游”活动;本部长虹小学传承状元遗风,打造“古色文化”。“乡贤”的励志故事,也成为学生身边的生动教材。“乡政府看到了学校的变化,给我们的专项教育资金逐年提高。”刘海燕说到这开心地笑了。
明天的“长虹教育”怎么样?作为县政协委员的刘海燕给出了思考已久的答案:“建设一所高品质的寄宿制学校,借省里开展‘互联网+教育’东风,立足课堂,深化教改,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真正享受优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