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第十中学(以下简称瑞安十中),是一所有着历史文化底蕴的学校。由于城区东移、生源分流、课改考改及百姓对教育多元需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校面临新挑战。在此背景下,全体师生秉承“弥纶通变以致善”校训,以“重素养、创特色、适时需”为养成教育的宗旨,迎难而上,精耕细作,凝聚多方力量共同推进学校教育特色发展。
梳理办学新思路
推行合时教育理念
新时代的开启和高考评价体系的根本转变,助推瑞安十中再次梳理办学理念、办学目标、育人愿景、校园文化、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师资成长等事关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学校推行“合时适需”教育,坚持“首在立人”的办学理念,承袭“经世致用、以应时需”的传统,秉承“弥纶通变以致善”的校训,勇于创新,务求实效,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善心,善学,善行”品质的人,把瑞安十中建设成地域特征鲜明、时代精神彰显、文化积淀厚重的浙南名校。
通过红色引领达到立德树人的育人愿景。回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要求,学校坚持“三德三善”智慧党建特色教育模式,实施红色领航立德树人行动,通过微型党课、致善论坛、基于红色文化资源的活体图书借阅等创新型校本活动,扎实有效地推进党员队伍建设和青年学子德行引领活动。
通过精准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学校面对民办学校异军突起,在生源被分流稀释以及家长对子女多元发展需求的双重背景下,推出精准教学,开展“基于诊断的精准课堂教学模式”,提倡“体验式课堂”,实施“定量切割式”作业,探索“错位”学考选考,完善“分层、分科、分项目”的“走班”课程设置,开展“微课程”“网络课堂”的实践研究。
通过智慧校园,落实学生形成关键能力。学校率先创建温州市首批智慧校园,充分利用数字化、智能化优势,在教学上引入线上课堂教学平台,让学生实现使用平板电脑及无线网络学习。创设“智慧教室”和数字化实验室等一批富有现代气息的功能室,利用云计算、移动学习的环境,把传统教学搬到网络平台开展创新教学。
通过群育文化,培育学生正确价值观。探究本校特色的群育思想和群育理念,摸索出具有操作性的教育模式和策略,形成了“三善”校园文化。打造瑞安十中群育文化品牌,逐渐培养师生文化自觉,践行“纳新·陪伴·善导·生长”的教风和“阅读·思考·表达·行动”的学风。
践行养成教育
开发“雁阵式”课程体系
瑞安十中办学响应新课改和新考改的要求,以课程建设作为切入点,构建必修课与选修课一体化的课程框架,着力开发“雁阵式”课程体系。
以四大校本原则为核心,构建“善学”选修课程。注重课程建设和学生需求相适应;注重课程建设和学生特长相适应,以体验课形式让学生走进“艾迪生数字实验室”和“梦想加工实验室”;注重课程建设和教师课堂教学、专业成长相适应;注重课程建设和学校过程管理、评价体系相适应,用数据说话。
以学教方式变革为突破口,构建“善心”高阶课程。不断进行课程校本化探索,大大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研组整体实力。多个教研组获得温州市优秀教研组称号,5个课堂案例受到国家教育部门课程研究所表彰。
开发瑞安十中特色社团活动,构建“善行”社团课程。各类社团活动开设不停歇,大大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让学生在高考“三位一体”自主招生中脱颖而出。
厉行致善立人
树立校本群育品牌
瑞安十中注重“三善”校园文化建设,即基于群育的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用,构筑高中三年交叉层递型“三群育时间轴”序列。高一阶段培育促成群立场意识,搭建养“合群”学生的群结构——以心理课、班会课、研究性学习为课程支架,使高一新生与原有社群剥离,适应融入新集体,培育促成正确的群立场意识。高二阶段指导形成群任务意识,搭建构“乐群”学生的群结构——以学校群育传统和特色活动为实践支架,使学生在群体中找准自我定位,在人际交往中得乐长智,指导形成清晰可视的群任务意识。高三阶段自发生成群价值意识,搭建塑“善群”学生的群结构——以学校三位一体模拟面试、校园开放日充当“导师”、毕业生校友会成立等项目化活动为活动支架,使学生展现自己在高中三年“群育”中形成的综合能力素养和价值意识。
学校分6个学期、在5个层面分别设计主题链,以促进群育驱动力。在德育层面,开展“从心语轩”游戏、“3·9”一日捐、师生结对帮扶、班级结对日喀则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成人礼的“群成群长”主题链;在智育层面,开展以英语英才班、知行天下联赛、大象实验室、创客你我他、玉海花开文学周、三位一体模拟面试官为核心的“群闻群知”主题链;在体育层面,开展以极限飞盘、足球全明星赛、远足齐走他方、乒乓较量、奔跑吧少年为核心的“群健群乐”主题链;在美育层面,开展以“小镜头知天下”摄影杯、“尺寸千里”书法赛、“放歌心间”“你一言我一语”辩论会为核心的“群演群达”主题链;在劳育层面,开展以活体图书馆、五色志愿队、多彩研研看、他乡去支教、开放日当导师为核心的“群动群能”主题链。
(王安国 陈婷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