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州市相关机构在网络平台上举办2020年“国际儿童图书日”暨“广州读书月”少儿阅读嘉年华活动启动仪式。今年评出的156位“广州市少儿阅读之星”,年龄跨度从3岁至13岁,年度平均借阅363册。其中,一名8岁的小读者以年度借阅量1266册的纪录成为“冠军之星”。
毋庸讳言,该活动旨在鼓励孩子多读书、读好书,这一初衷是很好的。但是以年度借阅量的多寡来评选“冠军之星”,失之偏颇。
以借阅量论英雄,偏离了读书的初衷。尽管开卷有益,但这并不意味着书读得越多,学问就越大,即便穷其一生,也读不完人世间的好书。无论是图书馆、出版社还是老师和家长,都要告诉孩子,要有选择地读一些好书,而不是漫无目的地滥读,要在读书的“质”上有探索,而不是片面追求读书的“量”。
以借阅量论英雄,不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三观。因为借阅的量最大,就可以评上“冠军之星”,这就很难避免有的孩子光借不阅,或是草草翻看一下就还掉再借。8岁的小朋友一年借阅1266册,相当于他每天要阅读3.468册图书,数量不可谓不惊人。且不说孩子大量的时间在学校上课,回家后还要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类作业,每天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本就不多,还要完成这么大的阅读量,一个8岁小孩真的能完成或者消化吗?
且不论少儿阅读活动能对孩子产生多少益处,但这种以借阅量论英雄的方式,很容易让孩子养成追名逐利的坏习惯,为了获奖而投机取巧或弄虚作假,导致借阅比赛变成借书比赛,也偏离了活动举办的初衷。
鼓励孩子多读书、读好书的方法有很多,如广州市开展的“文学之星”“科普之星”“绘本之星”等活动,这些活动就紧扣了读书主题,注重的是读书的“质”而不是“量”,不但有利于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还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这样的活动才是真的多多益善。
(作者系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