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省淄博市晏婴小学的一节数学公开课上,记者发现执教教师刘玉圣的单元教学设计,相比普通的教案要复杂许多。其中不但有对国家课程标准具体细致的剖析,同时还有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接下来才是“大概念”前提下单元教学如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和个性化成长路径分析与具体教学方案。
“一所学校只有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才能真正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晏婴小学校长孙镜峰说,“我们学校的课程改革不是另起炉灶,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而是在尊重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寻求落实国家课程标准的个性化方案。”
课改缘起:解析国家课程标准时遭遇路径难题
孙镜峰认为,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但是,国家课程标准无法直接转化为教学资源,具体实施时涉及三个问题:其一,学段层次比较清晰,但学期层次相对模糊,需要教师合理地规划,落实到学期、单元和每节课中;其二,知识体系比较完备,但缺少与之对应的质量评价体系;其三,学习内容比较清晰,但缺少具体方法策略的指导。因此,需要我们根据各地、各学校的特点进行创造性的解析,以期达成国家课程标准的校本化落实。晏婴小学历时五年多时间,持续探索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校本化解析,目前已建立了“大单元”教学统领下的智慧课程体系。
2015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概念,并将其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成为我国新课改的“关键词”。在课程改革中如何聚焦和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其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终身发展奠基,也成为很多学校最关注的问题。晏婴小学在实践中发现有几个“不够”,影响了课程改革的深化。
一是学校课程设置的自主权不够。以小学四年级为例,按照《山东省课程实施方案》,小学阶段课时数是30课时,而现行课时数是33课时。课程门类越来越多,地方不断增加课程,学校课程开发自主权较少。二是学校对课程资源的选择权不够。现行教材都是全国或全省通用的,有很多内容并不十分切合本地学生的实际情况,但是学校对于课程资源缺少选择权。三是学校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意识不够。教材中有一些内容存在重复现象,还有一些内容在不同年级教材中有交叉,大部分学校缺少整合意识,很多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四是大部分教师欠缺课程研究意识。教师的课程实施存在僵化跟从教材教知识点、知识结构不系统、传授给学生的内容只是碎片化知识的堆积、重知识传授而轻实践体验等问题。
课程实施:推进“大概念”单元教学
晏婴小学的智慧课程体系整合了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整体构建了包括明德课程、启智课程、健体课程、尚美课程和实践课程为主的课程体系,这些课程共同指向培养“立德立行、善思善辩”的学生,以“大概念”单元教学的方式实施。
“大概念”是指在一个学科领域中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学科内容。它通常用陈述式来表达一个观点,“大概念”所陈述的要点是对学科核心概念理解的具体表述。整个单元内容以“大概念”为统领来建构,它处于单元的核心。但大概念一般是抽象的、不明显的,必须要通过深入探究去揭示。
传统的课程设计往往从知识与技能两个方面界定教学目标,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习得,没有明确提出概念性理解方面的要求。用概念性知识把事实性知识有效地组织起来,构成了一个立体的三维模式。在三维模式中,知识、技能不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而是获得概念性理解的工具。基于课程标准的逆向教学设计是晏婴小学国家课程标准校本化解析的教学实践途径之一,也是实现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保障课堂教学落实课程标准的有效工具。逆向教学设计就是先确定教学目标,再规划与之密切关联的评价任务及标准。
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教学设计,能将一些零碎的知识、技能以及认知统整起来,并被赋予一定意义,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更有着力点和生长力,更容易进入深层理解的学习。这样的课程设计要经历两个过程:一是概念网的构建,二是单元教学流程的设计。
以数学学科四年级下学期“多边形的面积”单元主题为例,相关教师进行了基于大概念的“多边形的面积”单元教学设计。在本单元中,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都利用了转化的方法,将学生没有学过的图形通过剪拼、组合等方法转化为学过的图形,通过观察转化前与转化后图形各部分的关系,利用已经学过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新的面积计算公式。本单元的“大概念”就是“转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又将“转化”这个“大概念”与本单元内容进行进一步链接,形成本单元的基本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会深刻体验到各种图形之间的联系,感受到“转化”这种数学思想的魅力,培养整体思维。换句话说,学生由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转变为先见森林后见树木。
课程培训:改变教师的思维方式
为帮助教师在解析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进行课程构建及实施,晏婴小学多次开展专题培训。学校聘请山东省教育科学院课程教材中心主任张斌长期担任学校课程指导顾问,以确保课程开发的方向性和科学性。学校还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主抓的课程构建领导小组,每学期进行多次培训,以促使教师教育理念迅速转变。培训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大主题:国家课程标准解析、基于课程标准的逆向教学设计、基于课程标准的课程纲要制定、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教学设计等。
培训采用参与式培训的模式进行,包括集中专题讲座和报告、导师分组指导、实操训练、汇报展示、课堂观摩、返岗实践等。集中专题讲座主要采取理念解读、案例分析、经验分享等形式,帮助教师了解小学课程建设的缘起、课程建设路径、课程建设的现状,以期对如何进行课程建设形成基本的、全面的认识。实操训练是参训教师在导师的引领下,独自或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到培训任务的设计和实施中。汇报展示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将设计的案例制作成课件汇报或上汇报课,向专家和全体参训人员进行学习结果汇报展示。返岗实践要求参训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学校现已开通QQ群和微信群,建立了远程指导交流网络,便于针对教师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随时交流和指导。
张斌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大概念”教学改革的推进,同时参与了晏婴小学教师指导、培训的全过程。培训以学校相关教研活动为依托,推进“大概念”单元教学的实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思维方式与教学方法都经历了实实在在的转变。张斌说,通过分解课程标准,可以解决单元目标准确和课时目标精准的问题,使课程标准在一线教师这里变得更具有操作性。培训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教师的转变,实现从关注一节课到关注一门课程的转变。原来教师的目光通常只关注局部,这节课怎么去备,这节课怎么教才好……经过五年来全校上下一致努力,教师的视野变宽了,教学方法改变了,他们的思考方式已从一节课转变为一门课程。在这种基于课程标准的改革中,教师已由传统的教材传授者转变为具有整体课程观的课程创生者。
持续五年多的课程改革让晏婴小学的教师在实践中成长,许多普通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教师对课程有了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拥有了自己的课程观和教学主张,涌现出以边春霞为代表的一批省特级教师、齐鲁名师、淄博名师。校长孙镜峰被评为教育部中小学领航校长、齐鲁名校长。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升,学生从简单重复的学习中挣脱出来,乐于表达,善于思考,敢于对事物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和观点,动手能力、质疑意识和思维品质获得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