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校园每一个场景都成了课程元素

[db:作者]  2020-04-22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学校在建设物型文化时,必须用儿童喜欢的形式表达。陕西省宝鸡实验小学就以趣味性、互动性、实用性为思考点,力求让学校的每个场景都能成为学生成长的课程元素。

    设计之初,我们从追寻孩子的感知入手,发放问卷,征求意见:你认为学校里应该有什么?为什么?学校的功能部室、廊架广场建好后,我们再次向儿童征集创意:请你为他们起名字,并说出理由。学校合理采纳学生的建议,巧妙利用区角地方,开发了多个寓智于趣的活动场地:南门车库旁边的绽放园是社团课程成果展示区,也是学生才艺展示区;“鼎”图案的地面有个小巧的舞台,孩子们在这里唱歌、欢笑;牡丹园区旁边有一块6平米的地方,是由30多个木墩以“宝小”首字母拼成的梅花桩场所,每天在这里上演平衡能力的训练,是大小同学的友情纽带,连游戏规则都是孩子们自己总结提出的。

    儿童与植物相处,能感受到四季变化、生命交替。我们依托宝鸡地区的炎帝文化,开辟了“神农园”,种植了薄荷、菊花、车前子、蒲公英等可观赏可食用的中草药。从种植到除草、搭架,从观察到研究,既需弯腰在园子里进行体力劳动,也需静坐神农书房翻书查阅资料的脑力劳动;既提高了德育实效性,又拓宽了学习范围。

    我们还通过一个个微景观,打开了物型文化与学生能力发展的关卡:学校有宝德园两处,我们以宝鸡本地名人的画像、故事为内容,用墙体、地面、石头书、鹅卵石、荷花、鱼缸组合成了立体的景观。对选定的每一个人物,都招募文化小使者录音做介绍,学校用微信公众号推送并形成二维码,发给厂家制作。会讲解学校的一景一物还不是目的,我们期望的是引发学生对世界的关心和关注,生发出自己的理解和认知,尝试与他人分享,在分享过程中提高多种能力。首批文化使者讲述美德故事产生了连带效应,有更多的学生参与了学校植物“生命物语”的讲解。

    学校开辟了多个展示区,以不同形式让学生实现“找到我的照片,看到我的作品,听到我的声音”的设想,营造发现自己、认识自己、成为自己的成长氛围:为了美化过道的桥架,我们挑选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精彩瞬间,喷绘成照片旗悬挂起来;作品展示区有作业、书法、绘画、剪纸、摄影、画盘、风铃、手工,每一个区角都是孩子们自我展示的地方;开家长会时,孩子们也会带着父母寻找自己的照片和作品,并自信地讲解。

    浇花要浇根,育人要育心,我校通过文化墙来渗透育人、育心功能:一进学校大门是一面“起点”文化墙,学校获得过的荣誉不再是金光闪闪的奖牌,而是时间刻度表上的一个记录。“起点”寓意2006年学校落成,而每一次荣誉的获得又是新的起点。一楼的“扣子”“好习惯”文化墙,以儿歌、照片、手绘口袋书等形式,展现读书写字姿势、饮水如厕排队、见面敬礼问好以及学习劳动等各方面好习惯。此外二楼有“榜样”文化墙,三楼是“伙伴”文化墙,四楼安排“家书”文化墙。

    物型对人的成长发生着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也是我们站在儿童角度思考、建设校园的初衷。

    (作者系陕西省宝鸡实验小学校长)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20-04-22/1989792.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