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近日,多名网友通过某在线“问政”平台留言反映称,自己为某高校学生,尚未毕业却莫名成了某保险代理有限公司的员工。网友们表示,“被就业”问题可能涉及企业偷税漏税,并对自己造成信息泄露,甚至影响今后真正就业,因此希望相关部门及时调查处理。新闻中虽然报道了相关处理结果,但此类问题“浮出水面”,虽不能说是普遍现象,但至少说明“被就业”现象是存在的,值得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其实,大学毕业生“被就业”问题多有发生,其表现为,个别高校受行政就业率考核指标的干预,为完成就业率达标变向通过伪造学生就业合同,或者委托企业签订所谓就业合同的方式,提升所谓就业率;二是社会相关企业为了规避企业缴税,便“巧妙”地利用大学生顶岗实习以及钻大学生就业减免税收等政策上的空子与高校相关就业部门合伙签订所谓“就业协议”;还有个别高校为了完成所谓就业率,要求毕业生必须有就业合同才能允许毕业,才能按时发毕业证书,导致个别大学生乃至家长通过寻找社会相关企业开具“假毕业合同”以应对“毕业”等等,诸如此类现象不同程度地出现,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人生成长和对高校以及社会的良性认知,甚至影响他们的人生观。
对此,我们需要警惕高校、社会相关单位以及家长等构成的大学生成长环境的不诚信和失信现象,特别是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不诚信和失信的问题,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对于大学生而言,正是朝气蓬勃,带着美好理想踏上社会大展宏图的时候,社会某些不诚信和失信的行为会严重影响他们对美好未来和美好生活的认知。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一定要共同担当起青年人成长的历史责任,要增强共同培养人的使命感,尤其要为大学生在走向社会、服务社会、选择职业的过程中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作者系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