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长时间哭闹不能惯着,不去管他,自然就不会哭了;孩子想要什么不能立马就给他,不然规矩立不起来……这些打着舶来品名号的所谓哭声免疫法、延迟满足说,被许多家长奉为圭臬并在家庭生活中贯彻运用,满心期待可以借此使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却不承想如此不假思索的套用,可能反会阻碍孩子的健康成长。
哭声免疫法会置孩子于险境。娇纵和溺爱会使孩子成为家中的小皇帝,然而很多家长往往又滑向另一个极端,比如为了培养孩子从小独自睡觉,当孩子哭闹时,就运用哭声免疫法来训练孩子的独立性,还宣称是来自国外高端的科学育儿法。
表面上看,哭声免疫法似乎能高效控制孩子的哭闹行为,背后有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支持,似乎也用立规矩避免了娇纵孩子。但详细探究可以发现,其核心遵循的是美国上世纪70年代的经典行为主义思路,认为只要精准调控人的外在行为就可以将个体塑造为任何想要的样子。然而,在强调外在环境对人塑造的同时,经典行为主义理论漠视个体自主性,使之成为被任意操纵的提线木偶,被行为主义实验干预的个体,后来都面临很多问题甚至出现巨大的精神创伤。
机械使用哭声免疫法,让家长忽视探问孩子哭闹的原因,简单地通过刻板步骤训练孩子的表现。看似养成了规矩,实际是完全不顾孩子情绪的正当表达,以家长的权威凌驾于孩子之上。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通过哭闹传达的需要与问题,也被“免疫”掉了。
不当的延迟满足反成为强加的外部控制。现实生活中,一些家长煞费苦心地寻找培养孩子专注而坚持做事的方法,看到延迟满足的相关理论时,感到如获至宝,相信只要通过外部干预延缓孩子的即时满足,就可以培养孩子具有忍耐和专注的品质。有些家长甚至狠下心来控制孩子的如厕、进食喝水等需要,以求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孩子快速成长。
其实,上世纪60年代斯坦福大学米歇尔教授设计的延迟满足实验,是让孩子单独待在一个房间里,可以选择立即吃下桌子上的棉花糖,或等待研究人员回来后再吃以获得额外的糖果。其中一些孩子抵挡不住诱惑立刻吃下棉花糖,有部分孩子则通过各种方式控制自己直到研究人员回来。后期的追踪研究发现,那些能够延迟自我即时满足的孩子,长大后在成绩和生活方面更有成就。
表面上看,延迟满足实验确实区分了孩子的现场表现及未来能力的差异,但纵观整个实验过程,研究人员并未对孩子的行为表现做出任何外部评价和强制干预,一切都是在孩子自我调整和自行选择下进行的。这就意味着,延迟满足所展现出的是孩子独立的控制与坚持品质,家长通过外在调控力图干预孩子的日常行为,反而会扰乱孩子自我能力的发展建构,其结果只会背道而驰。
真正有效的养育理论要回归孩子本身。走出这些家庭养育的误区,家长须仔细剖析教养理论背后的含义,摒弃对孩子进行外在控制的急切心态,真正回归到孩子的自我发展中来。
比如,很多家长不知道孩子为什么会不停哭闹,对如何安抚束手无策,才会信奉哭声免疫法。其实孩子的哭闹行为不仅仅表达身体的不适,往往也传达出孩子需要交流的意愿。
对比研究发现,孩子有长期哭闹行为的母亲,照料婴儿时往往是神经紧张的、焦躁不安的;而那些孩子不常哭的母亲,则通常是平心静气的、从容不迫的。孩子表面上好像很无知,实际上却能敏锐地意识到环境是否安全。母亲的焦躁情绪不可避免会被孩子意识到,于是孩子就用啼哭的特殊方式做出反应,以期得到保护,免遭焦躁情绪的侵扰。然而,孩子的保护者是母亲,恰恰也是焦躁情绪的来源,于是,孩子越啼哭,母亲变得越发焦躁不安;而母亲越是焦躁不安,孩子就越想寻求保护,哭闹行为不断持续。
所以,孩子的哭闹和家长的情绪与表达密切相关,如果家长听得懂孩子通过哭闹传达的不同需求,以平和的方式与孩子沟通交流,让孩子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哭闹难题自然会迎刃而解。
而对于延迟满足,家长需要区分什么是强制立规矩,什么是通过培养良好生活习惯而形成专注力。不溺爱娇惯孩子,并不意味着凡事由成人控制与评价。有些被家长认为颇有成效的延迟性手段,甚至会给孩子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美国心理学家哈洛的恒河猴实验早已证明,孩子发出的信号如果得不到良好的回馈,基本需求被强加抑制,身心发育将受到不良影响,无法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孩子的耐心和坚持等品质无法通过外力强加,家长要静下心来观察孩子的日常表现,了解孩子能力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用适时支持策略为孩子提供脚手架,让其在最近发展区内得到成长。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