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三个“抓住” 让文物“会说话”

[db:作者]  2020-05-19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全国2660余所普通高校中拥有博物馆超过300座。“让文物会说话”,探索“文物育人”正成为新时代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记者采用调查问卷形式,针对“抓住什么来说更符合参观者需求”这一问题,对全国部分高校博物馆馆长进行了征询。整理20余位博物馆馆长意见,主要有以下观点:

    一是抓住“节点”来说。所谓“节点”,就是节日、节令以及“适合教育人影响人”的大活动、大事件。

    第48个“世界地球日”来临前夕,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举办科普大讲堂,黄冈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科普专家李晓池、地质遗迹专家徐世球为200多位观众特别是学生观众带来了一场科普“大餐”。“山雄、峰险、石坚、壑幽、水秀、松奇”,科普讲堂通过精美视频,让观众将大别山独具特色的地质地貌景观尽收眼底。李晓池介绍,在世界地球日举办有关地质科普的讲座,更能吸引观众,因为教育需要情境,节日本身就为教育营造了难得的氛围。

    二是抓住“来历”来说。文物的来历,是讲故事的重要载体,抓住来历来说,更能调动观众的兴趣与情感。

    在山东体育学院齐鲁体育文化博物馆中,有一尊“元代木雕力士像”,观众每次来参观,讲解员都要详细介绍它的来历:“经专家考证,该木雕为元代建筑饰件,曾安置于济南城门楼。1928年,日本为阻挠北伐,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三惨案’,元代木雕力士像被日军劫夺,1956年才由日本友人送还。它成为日本侵华、残害中国人民、制造惨案的证据。”“发奋读书,奋力拼搏,为国争气,为国争光!”一名小学生在博物馆留言簿上写道。

    三是抓住“成果”来说。讲得好的前提是研究深,研究成果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山东商业职业学院鲁商文化博物馆是一座以收藏、保护、研究鲁商文物为主题的高校博物馆,馆中陈列有各时代代表鲁商文化的典型器物,如九州方圆(朝贡)鼎、各代盐官商官印、商用算具、度量衡,以及形成完整序列的贝币、铜钱、银元、纸钞等货币。利用这些教育教学资源,学校成立了“鲁商文化”研究团队和学生研究社团,立项研究课题,并将研究成果随时向观众展示。每学期开学,博物馆都会迎接中小学生到访,学校“鲁商文化学社”成员们引导小访客辨认影壁旁嵌着的“仁智合一”“商行天下”两方朱红篆印:“它们与鲁商老字号瑞蚨祥‘经道义,营民生,顾国谋利’的格言交相辉映,共同定义、概括、诠释和展现鲁商的根本追求与核心价值——那就是要以国家为先、重义轻利。”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20-05-27/2002134.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