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
关键词: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
【报告原声】
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
【代表委员声音】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在新时代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需要充分释放基层活力,改变“一刀切”的教育治理方式,赋予基层更多探索空间,更加精准地实现教育资源供给,越精准越公平质量越高。要满足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资质孩子的差异化发展需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获得适合的教育。具体到教育投入上,要从过去规模化投入转向内涵式投入,侧重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和教育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
【会外连线】
天津市和平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明建平:这是事关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家庭幸福的战略工程、希望工程。和平区教育资源丰富,百年老校林立,我们深感使命重大。未来,我们将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思政改革创新,持续深化“奠基未来”发展战略,建设更高品质教育强区。我们要融入国家战略,助力脱贫攻坚;落实民心工程,扩大教育资源供给;推动内涵发展,提升师生幸福指数。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教学和中高考
【报告原声】
有序组织中小学教育教学和中高考工作。
【代表委员声音】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宿城一中副校长刘秀云:随着复学复课的推进,学校要重点关注教学效能、学生心理疏导以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效衔接等多方面工作。面对延期高考,我们要坚持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两手抓。按照安徽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学校一方面实行严格的全封闭管理,一方面积极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我今年承担了高三课程教学任务,感觉学生们虽然刚复课时有些不适应,但状态逐渐恢复,学习高效有序。
【会外连线】
浙江省义乌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叶国江:这是对基础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待,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扛起地方政府的属地责任,抓好学校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强化政府职责,履行好地方教育部门指导和服务职能,衔接好线上教学和课堂教学;建立完整的心理健康社会服务体系,强化返校师生的疫情心理疏导。深化教育评价机制改革,稳步推进中高考体制机制改革;切实抓好中高考工作,实施科技强考,加强服务意识,落实考场防疫工作,确保考试安全稳定。
关键词: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
【报告原声】
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和县城学校建设。
【代表委员声音】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一中副校长贺颖春:根据我在甘南地区的调研情况,我发现民族地区县城学校的普遍特点是:学校分散、规模小,学生人数少,学段跨度大,牧区家长对高质量教育的要求逐年提升。而我们和教育发达地区相比较,还是有一些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希望国家能进一步加大民族地区与教育发达地区的协同发展力度,推动县城学校教育内涵发展,发挥好县城学校在民族地区教育中的引领示范作用,使民族地区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会外连线】
甘肃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王海燕:这对筑牢基础教育发展根基、推进教育公平而有质量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和长远意义。甘肃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办学条件相对薄弱,2019年我们在全面完成“改薄”任务的基础上,按照“保基本、补短板、可持续”的原则,在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谋划实施“两类学校”项目,项目开工率达到98.47%。我们将紧盯脱贫攻坚任务要求,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要求,一体推动城乡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高质量办好老百姓家门前的“教育”。
关键词:特殊教育和继续教育
【报告原声】
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
【代表委员声音】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特殊教育水平是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关注特殊儿童,确保他们的受教育和生存发展权利,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重视特殊教育也是教育发展的自身需要。继续教育是现代社会的基本需要和特征。目前继续教育板块中有开放大学、高校继续教育学院和高校自学考试等,要进一步推进岗位成才和职业教育的双元制继续教育模式,大规模提升劳动力的学历水平和专业技能,为国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强劲的学习力、创造力。
【会外连线】
青岛广播电视大学校长张锡科: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终身学习体系。青岛不断加大投入,建设各级各类特殊教育学校,对特殊教育“特事特办”,保障各类特殊群体的受教育权;发挥青岛广播电视大学“互联网+教育”优势发展继续教育,整合优质教育资源,面向不同群体,开展学历继续教育、创业教育、知识技能培训、社区教育,扩大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覆盖面,促进教育功能“外溢”,惠及全民。
关键词:帮民办园纾困
【报告原声】
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帮助民办幼儿园纾困。
【代表委员声音】
全国政协常委、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潘碧灵:近年来,我国民办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如果能够获得更多政策支持,民办教育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当然,民办教育本身也要规范办学,不能违规竞争。这次疫情使得很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遭受极大冲击,很多民办园热切期待政府能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我也带来了相关提案,建议综合施策,切实减轻民办园资金压力。
【会外连线】
济南市教育局局长王品木:这真切反映出中央对民生难题、基层困境的关注和关怀。受疫情影响,各地幼儿园普遍面临困境。为解决这一难题,济南市由教育局牵头,16个部门联手,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大对幼儿园特别是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通过提前拨付幼儿园6个月的生均公用经费、承租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等6类房产的免除6个月房租、按每月500元标准为教职工发放3个月临时补贴、减轻“五险一金”负担和税费负担等措施,用“真金白银”为民办园提供“硬支撑”。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
【报告原声】
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代表委员声音】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包信和:中国科技大学从去年以来,用了一年左右时间,召开了170多次座谈会,针对1000多条建议和意见,进行深入研讨,着力打造本科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科学研究强调执着攻关创新,在基础性和战略性上下功夫,加强新工科和新医科建设,积极将一流的科研成果应用到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和解决国民经济发展的“卡脖子”问题中去。不可否认,突发疫情对国内、国际交流与科研合作都产生了影响,接下来,我们要竭尽全力想办法、抢时间,为一流大学建设作贡献。
【会外连线】
西北大学校长郭立宏:强调效率和质量,是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国家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西北大学将进一步做强地质、考古、经济、史学等学科,聚焦秦岭、黄河研究和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伟大征程中。
关键词:专项招生计划
【报告原声】
扩大高校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招生规模。
【代表委员声音】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整体上已经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北京、上海等地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我们完全有能力在保证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的前提下,扩大高校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招生规模。这既是国家战略,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高校的招生规模每年都在扩大,完全可以做到在不影响其他地区招生的情况下,扩大高校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招生规模,让高等教育资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为他们提供一张改变命运、去往光明未来的“通行证”。
【会外连线】
南昌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吴丹:今年疫情影响下,扩大高校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招生规模,增加农村贫困地区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对于促进教育公平大有裨益。高校把这些学生招进来后,还应该把他们教育好、培养好,让他们真正融入大学、安心学习,从生活、学业等多方面对其提供后续支持,帮助他们顺利就业,最终帮助家庭脱贫。
关键词:优化投入结构
【报告原声】
要优化投入结构,让教育资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让他们有更光明未来。
【代表委员声音】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这强调了推进教育工作要促公平、保民生,非常温暖人心。近年来,江苏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努力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投入结构,不断加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比如,江苏将资源建设情况列入高质量发展考核和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考核内容,作为市县奖补资金分配的重要因素,督促指导各地加快资源供给。今后,我们还将围绕建设“教育现代化强省”总目标,使教育发展实现更高水平普及,让教育高水平惠及更大群体范围,切实保证全面小康目标的顺利收官。
【会外连线】
安徽省灵璧县委书记刘博夫:这是要我们树牢教育惠民的发展思想,推动各类教育迸发活力,均衡发展。下一步,我们要深化实施农村学校学生营养餐,让孩子们吃得饱,吃得好;要坚定推进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努力在幼有所育、幼有优育和学有所教、学有优教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要打造教育实践基地,让孩子们快乐学习;要重视学生体能教育,加快建设县乡体育设施和社会足球场项目;要打造劳动基地,激发孩子们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情感。
关键词:40%
【报告原声】
2019年,义务教育学生生活补助人数增加近40%。
【代表委员声音】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善竑:40%的背后彰显了国家持续加大对义务教育投入的力度和决心。近年来,各地普遍建起了比较完善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体系,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残疾学生、留守儿童等各类特殊群体。通过采取措施精准识别资助对象,及时足额保障资金,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此次针对疫情的影响,教育部联合财政部对受到疫情影响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时予以资助,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教育公平,也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基础。
【会外连线】
石家庄市第二十二中学校长苏荟芳:河北省从去年秋季学期起,将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以及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等四类家庭经济困难的非寄宿生纳入生活补助范围。相信随着国家对义务教育学生生活补助政策的不断完善,会有更多孩子能够通过接受高质量教育改变自身命运,开启幸福人生。
关键词:高职扩招两百万
【报告原声】
2019年,高职扩招100万人。资助以训稳岗,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要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
【代表委员声音】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民委原副部长级专职委员管培俊:高职进一步扩招200万人,将充分激活高等职业教育,输出更多高技能人才,既是稳就业的重要举措,又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支撑。高职扩招要更好地对接企业实际需求和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人才结构变化的趋势,扩大招生选择范围。把握选拔标准,有序招生,确保教育质量。严格办学标准,着力支持改善办学条件,使职业院校硬件软件资源不因新增生源摊薄。通过高职扩招,带动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
【会外连线】
潍坊职业学院院长王家爱:这是新时代对高职教育提出的新要求。2018年我们学院牵头成立潍坊职业农民学院。去年共计举办各类涉农培训班96期,培训学员10285人,有力地推动了潍坊市农民脱贫致富。今年我们将创新培训模式,更新培训项目和内容,形成培训+服务的特色优势,打造全国高素质农民培训品牌和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关键词:稳定和扩大就业
【报告原声】
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今年高校毕业生达874万人,要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高校和属地政府都要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
【代表委员声音】
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从政府层面,要进一步推动各地市引才、留才激励政策落地、落实、落细,搭建平台和桥梁,组织更多用人单位与高校开展供需对接;同时积极引导用人单位主动转变招聘模式,尽快尽早与学生达成意向并签约。从高校层面,一要强化就业工作组织领导,二要强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三要积极拓展高质量就业渠道。
【会外连线】
东北林业大学就业指导与合作发展处处长王春海: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我们要坚持多措并举,千方百计保就业、促就业、稳就业。一是通过教育部24365就业服务平台开展“百日冲刺”行动,利用好互联网+就业公益直播平台,为更多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二是建立就业台账,对就业困难学生实施包保联系帮扶制度。三是针对不同毕业生的就业意愿,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指导。
关键词:科技创新支撑
【报告原声】
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发展社会研发机构。深化国际科技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谁能干就让谁干。
【代表委员声音】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院士: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要以学科前沿、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为导向,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科技创新链横向上的各学科跨学科联合,纵向上基础应用、高新技术研究与产业创新的融合,探索形成适应大科学时代的有组织科研格局。重点项目揭榜制要强化问题导向,重点围绕国家需求和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推动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
【会外连线】
重庆大学副校长明炬:这为高校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坚定了信心,指明了方向。重庆大学构建“1+5”新型科研创新体系,为科研攻关提供组织保障和资源支撑,形成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工程实践、成果转化、产业培育的科研全链条组织模式。下一步,我们将强化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来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为科技创新释放更多活力。
关键词:托幼服务
【报告原声】
发展养老、托幼服务。
【代表委员声音】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北海幼儿园园长柳茹:这是在强调发展0—6岁一体化早期教育服务。目前,我们在发展3—6岁学前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还大有可为。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在推进托幼服务健康发展方面作出了诸多重要部署。希望未来国家能在增加托育服务资源供给、加强托育机构服务监管、加强托育人员队伍培养、健全托育扶持机制、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推进托幼有效衔接等方面采取更多、更有效的措施,从而更好地支持孩子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会外连线】
深圳福田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田洪明:福田区紧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等历史机遇,努力啃下公办园占比不高、优秀幼师不足等“硬骨头”;从城市更新、土地整备等渠道争取更多公办幼儿园建设用地,扩容提质,全力构建以公办园为核心、以普惠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新体系;通过强化师资职前培养等举措,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幼儿园教师队伍。
(采写:本报记者 柴葳 焦以璇 高毅哲 董鲁皖龙 唐琪 李萍 徐德明 蒋亦丰 尹晓军 孙军 魏海政 冯丽 甘甜 缪志聪 方梦宇 周洪松 张兴华 曹曦 胡航宇 刘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