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构建学习化课堂

[db:作者]  2020-05-27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刘希锋校长

    刘希锋,现任河北省衡水桃城中学校长。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从事教育30年,担任过教师、教导主任、教学副校长。积淀了教育的经验,也体验了教育的误区,获得过市、区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先后发表过教育论文十余篇 

■陶继新论道名校系列之二十二

    优质学校是优在实现每个学生的学习权利,优在实现每位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的学习发生在课堂,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在课堂,没有优质的课堂就没有优质的学校。课堂不变,学校也不会变。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变革,让学校更具生命的张力,河北省衡水桃城中学从2019年9月立项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信息化技术专业委员会的重点科研课题,学校再以分项子课题立项小课题,邀请了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信息化技术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吴守垣研究员担任实验指导,采用项目化的措施,开始建构学习化课堂。

    学习化课堂是由“一课三化”“五步教学”与“一课三研”组成的一门课程,它是一种基于学习目标的掌握学习,从目标出发,经历学习过程,矫正学习结果,达成学习迁移的课堂。

“一课三化”

    【刘希锋】所谓“一课三化”,要而言之,就是“细化学习目标、物化学习内容、内化学习结果”。它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教学需要有系统、有计划的设计,需要从什么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学科学习目标出发,把教材的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教学情境与教学活动,让课堂发生有意义的学习,达到学会做,实现学习迁移。

    【陶继新】“一课三化”,“化”的是目标、内容和结果。没有目标之“化”,即使万般努力,也有可能因为偏离目标而不能抵达高效教学的境界;没有内容之“化”,就不可能从文本形态转化为教学实态,无法让“死”的知识“活”起来;没有结果之“化”,则难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无法实现学习的迁移。同时,在这个“三化”过程中,更有师生之“化”,“化”其观念,也“化”其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等,从而让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生命飞扬起来。

    【刘希锋】一是细化学习目标。

    传统的教学目标是知识的传递,达成的是记忆。学习化课堂的学习目标要求的不仅是记忆,还要从真实性社会生活需求出发,学会知识的迁移。简单地说,传统教学的学习目标是知道了考试考的内容也知道是什么;学习化课堂的学习目标是“知道+理解+做”。

    课程是学与做的经历,要相信绝大多数学生都会掌握学习。

    【陶继新】“知道+理解+做”,将学生的学习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境界。即使是人们常说的“知道”,也有了孔子所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真“知”之妙。“理解”是对“知”的深化,也是提升,它让所“知”在生命的记忆里活起来,并让学习者由此及彼地获取更多的知识、生成更大的能量。“做”是在“知道”与“理解”基础之上的主动行动,同时,“做”又让此前的“知道”与“理解”得以深化,让学习主体因有所得尤其是有所悟之后,产生一种心灵的喜悦。

    【刘希锋】二是物化学习内容。

    其一是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其二是把难点内容的学习情境化;其三是把教学过程活动化。

    【陶继新】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不是教师简单地根据教参内容鹦鹉学舌地挪移到课堂之上,而是根据学情“再造”教学内容,从而使之适合学生生命成长的需求。难点内容对于不少学生来说,不但学得难,而且还会产生心理障碍;而“情境化”之后,则会让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形象有趣,从而变难为易,且让学生的心理放松乃至快乐起来。传统的教学过程往往按部就班、中规中矩,让学生的学习感到枯燥单调;而将其“活动化”之后,不但有了新的教与学的变式,而且学生会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让教学过程生机勃勃且精彩不断。

    【刘希锋】三是内化学习结果。

    学习不仅是会做题、取得好成绩,更重要的在于使学习有目标、有兴趣、有计划,形成学习专注力,学会迁移而激发创新思维。

    【陶继新】这里的“有目标”有两个含义:一是在每次学习之中形成的目标意识,以及抵达目标之后自信心的生成;二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一个又一个目标的实现,会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生成一个大的总体目标,以至形成一个大的志向,甚至在未来做出一番大的事业。“兴趣”是一位好老师,也是高效学习必备的要素。“有计划”不但有利于当下的学习,还会让学生整个生命都在有序中成长。“专注力”是学好习、做好事必备的非智力因素,有了它,终身受益。由“迁移而激发创新思维”,则是学生跃升至“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境界的必不可少的品质。

“五步教学”

    【刘希锋】所谓“五步教学”,就是由导入、预学、解决重难点、归纳、作业5个环节构成的一个教学流程,它为学习者的学习创设学习条件和环境,让学习者发生学习的经历,改变课堂以传授为主的拼时间、灌知识的教学。

    【陶继新】要想打破传统课堂上几乎全然是师讲生听、师问生答的模式,就要创建新的教学流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探求未知,从不会学习走向会学习以至善学习,从学而痛苦步入乐于学习的境界。

    导入

    【刘希锋】导入是课堂引发学习兴趣的环节。

    要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解读导入,要抓住学习的重点内容去解读,或抓住本节课的主要行为词句去提示,进一步领会学什么,切忌对学生照本宣科。

    可以是从新知相关联的学习资源导入,这往往是信息化技术与教学相融合的亮点。导入的学习资源一定要在学习过程中发生作用。

    可以是对预学任务作出引领。

    导入一般用时2分钟。

    【陶继新】导入要有强烈的目标导航意识,即让学生心知肚明本节课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和重难点,它是此后教学环节的一个纲目,往往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同时,要研究导入的策略,有效地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从而让他们快速地投入到学习的场域之中。

    预学

    【刘希锋】预学要设计为学生用的预学案,预学案是课时教学设计案的一部分,印发给学生学习用。预学案有学习目标与预学内容两项(可以附带本课时的练习作业)。

    【陶继新】预学案强调的是学生“学而知之”,不能太难,也不宜太易。这就要求教师在制定预学案之前不但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从而让预学案更好用更有效。

    【刘希锋】(一)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既是本课时学习什么、学习行为、学习水平的目标,也是本课时的学习重点。细化学习目标,教师们要有一个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的转变。

    【陶继新】学习目标涉及不同层面,但一定要言简意赅,让学生一目了然。这不但需要教师课程观、教学观和评价观的转变,也需要研究提升学生高效学习的教育智慧。

    【刘希锋】细化学习目标的具体做法是:

    一要解读课程标准,二要领会学科核心素养,三要界定学习水平。

    【陶继新】如此细化学习目标,有你们的创意,也有内在的原因。

    【刘希锋】(1)解读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的解读也可以说是对学习目标的解读。

    如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教学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教师要进行解读并确定目标。

    【陶继新】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课程标准则为破解这一难点指引出一条路径。沿着此路而行,不但不会偏离目标,而且会对理解主要内容等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

    【刘希锋】通读,要指明什么样的文体课文做哪种状态的通读,是浏览(速读),是朗读(读正音、读通顺、有感情地读),还是诵读;是读全篇,还是明确段落。

    【陶继新】为了提高学生通读的水平,教师应提前对他们进行培训,因为只有掌握了通读的要领,并通过一段时间“学而时习之”后,才能真正学会通读。如果有些学生对此了解不多甚至一无所知,通读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刘希锋】理清思路,从课文内容出发,是理清文章文体思路,情节思路,还是情感思路。不同思路的表达次序不同,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详写、略写了什么,比较作者为什么用这种次序而不用别的次序表达,如说明文与记叙文的对比。

    【陶继新】各个文体的内容思路有相通之处,也因作者风格各异而显见差别。所以,既要研究共性,也要探寻个性。更重要的是,要研究作者为什么是这样一种思路,它对自己的写作会起到什么样的启示作用。

    【刘希锋】理解主要内容,要依目标去分清什么是该学段、该目标的学习内容,对学习的主要内容要达到哪个水平的理解,是会解释,还是会举例,或是分类、概括、推理、比较、说明,都要具体。

    【陶继新】从哪些方面,理解到何种程度,学生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白,课程标准是对学生的一个共性要求,所以,语文水平比较好的学生,还要有所超越,以至有所创新,才能真正学好语文。

    【刘希锋】重要语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是语言的结构与运用学习的重点,要用对比法去品味词语,词的本意、寓意、引申义,词义的大小、用词的准确性,要学习如何积累重要语句,哪些语句适用什么语境。

    【陶继新】在有些课文中,重要词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的甚至从某几个重要词句中,可以顺藤摸瓜地发现课文的主旨与核心内容。这需要一定的阅读水平,也需要敏锐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让学生知道,只有大量的阅读,尤其是经典文本的阅读甚至背诵,才能真正优化自己的语言,此外几乎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刘希锋】(2)领会学科核心素养

    一要掌握核心素养的维度,如语文核心素养提出4个维度:语言、思维、美学、文化。

    【陶继新】这4个维度虽然只有8个字,但让学生真正知晓它的内涵,还需要教师一定的点拨与引导以及学生的研究与领悟。

    【刘希锋】二要确立学科思想与思维方式,语文学科思想是立德(立人)立言。立德各学科都承载,立言是语文所独有的,立言也叫会说、会写。会写是学语文更有价值的学习,要用“言之不朽”激发言语动机,领会学语文的价值。学语文要学立意、立体、立序、立语,也就是教读课文要悟出立了什么意,要表达这个意的文体是什么,表达的先后次序是什么,课文用了什么准确的词语和句子,要促发学习者再进一步思考如何用意、体、序、语去写出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学生写一写才会知道自己有没有发生学习迁移。中小学语文的这4个“立”,叫学科思维。

    【陶继新】您说的这些问题我会好好学习与研究,也希望更多的语文教师学有所得。同时,语文水平的提升还需要4个元素:人格、阅读、写作和生活。古往今来,“言之不朽”的著作都闪耀着人格的光华;不然,即使才高八斗,也会速而朽之。阅读对于任何一个生命来说,都是精神输入,当然要输入优质的文化。近年来,我几乎每天都在阅读世界名著,大师们那“道法自然”而又流光溢彩的语言,常常让我惊奇不已,并在长期的阅读中受到他们的熏染,进而持续有效地提升了自己的语言品位。写作是语文教学与学习中的难点,又是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写得既快又好,除了长年累月地阅读经典之外,就是要有生活实践,没有经典文本的洗礼,就不可能构建成优质的语言系统,没有生活实践的支撑,就不会有真实丰富的内容。孔子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写作亦然,有语言之美,加之生活之妙,才能写出美而有意义的作品来。

    【刘希锋】三要从中考的考题去体验核心素养怎么考。

    【陶继新】研究考题不只是为了让学生考出好水平,更要从命题者那里发现考题中所蕴含着的核心素养。这样,为核心素养而学习和研究的时候,考出好的成绩也就有了可能。

    【刘希锋】(3)界定学习水平

    认知的起点是理解。教育家布卢姆的认知目标把理解分为7个维度:解释、举例、分类、概要、推论、比较、说明。理解为先的单元教学设计模式中,提出理解有解释、释义、应用、洞察、移情、自知6个维度,这是不同的教学设计不同角度的要求,从课时教学设计讲,用前面7个维度易懂。单元教学设计除认知外还有情感、态度的目标。学习目标的叙述,常用的行为动词包括学会了解——要具体到说出、辨认、列举、复述、识别;学会理解——解释、举例、说明、归纳、概述、推断;学会应用——计算、证明、求出、解决、检验、模仿、联系、推导;等等。

    【陶继新】没有系统的学习与研究,是不可能总结出如此之多的理论术语的,这对教师,尤其是对教学有一定研究的研究者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当然,如果对学生讲的时候,则可以说得通俗易懂些,事实上,你们也是这样做了。

    【刘希锋】(二)预学内容

    预学内容是为本节课学习新知识需要准备的学习资源。预学的内容要让学生能完成,并有获得感。

    【陶继新】学生能够完成,才有获得感,此后上课面对预学内容时,才能充满信心且积极主动地去完成预学内容。

    【刘希锋】预学的内容有:

    1.针对课堂要学的新内容与学过的已有相关联知识的复习;

    2.教材中本课前学习提示要思考的问题;

    3.教材中本课后针对重点内容学习的练习题;

    4.教材要求学习本课内容的练习。

    【陶继新】这些都是学生应知应会的内容,如果不如此细化,有些内容就有可能被遗漏。同时,通过这些内容的预学,还有利于学生自己学会总结必会内容,并有效地提升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刘希锋】(三)注意事项

    预学案在本节课前发给学生,要指明学习任务的要求。

    对预学的结果,任课教师一定要有检查(也可以小组抽查),检查一定要在预学时间进行,也可以作为导入学习重难点的检查(依学科与内容确定)。

    预学案的检查,也可以让同桌、学生互检并作出纠正的记录,在学生展示时用。

    预学在课堂学习新知识前用5分钟完成。

    【陶继新】检查的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优质地完成预学内容,教师的检查固不可少,而学生之间的互检尤其重要。教育家魏书生说过,很多学生必学的内容,绝大多数是由学生来检测的。学生在检查别的同学预习内容的时候,是对同伴尽一份责任,也会从他人身上学到有益于自己今后学习的经验。

    解决重难点

    【刘希锋】传统的教学存在一个误区,一节课往往对教材的内容全覆盖,什么都想讲,而缺乏问一个“为什么要教这个内容,教师教的内容和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有什么关联,教师教的这个内容让学生拥有了什么学习资源”。

    【陶继新】目前有些教师依然在这个误区里日复一日地行走着,甚至认为如此而为才是对学生负责。其实,他们忽略了一个起码的常识,那就是“面面俱到,其结果必然是面面不到”,包括那些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也被淹没在面面不到之中了。

    【刘希锋】为了走出这个误区,我们紧紧抓住教学案设计的关键,从以下3个方面对学习内容进行了物化。

    (一)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

    教学不是单一地传递教材知识,教学是教学生学会解读教材知识,学习解读的方法,是依据单元教学目标去设计“一课一得”的学习目标,以目标去重组教材的主体内容。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跳出想覆盖教材全部内容、想一堂课什么都教的误区。

    【陶继新】“一课一得”还有以下的好处,每学一课之后,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兴奋点上,这是形成转化很好的时期。如果时间一过,兴奋减弱或消失,便失却了这个良机。课课有所得,让学生看到影子,也就是见到了学习的效果,其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便会高涨起来。

    【刘希锋】以《邓稼先》一课为例,学习目标是学习表达邓稼先的报国与牺牲的人物精神,教材有5个段落,主体内容就要抓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民族精神?友情?”3个段落去详讲,其余的教材段落可略讲。

    【陶继新】详略得当是教学走向成功的关键,因为那些略讲的内容,并非课文的重点,学生基本了解就可以了。正是因为略讲,教师有了较多时间用在必须讲好的内容上,从而让学生学好核心内容。如此而讲,邓稼先报国与牺牲的人物形象则会更好地矗立在学生的面前,在敬仰之至中生成向其学习的内驱力。

    【刘希锋】(二)把难点内容的学习情境化

    依据教学主体内容分析难点,以及难点的解决,就是针对难点调动学生学习资源和教师对学习资源的补充,生成解决难点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陶继新】如此破解难点,调动了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积极性,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有了解决难点的信心,也学会了解决难点的方法。久而久之,还会在他们的心里积淀下一个信念:以后自己遇到难点的时候,也有勇气和能力破解难点并取得胜利。

    【刘希锋】数学的直观想象是学习的难点,如三角形位置关系的求证,给出的条件都是不充分的,教师要调动学生学过的平行线与第3条直线相关性质的资源,学过的三角形3条内线段(中线、垂线、角分线)性质的资源,同时教师又要引导学生如何作出与位置关系辅助线的学习资源,找出求证的充分条件,以解决求证难点。

    【陶继新】已学的知识和未知的知识以及面临的难点之间,常常有着内在的联系。所以,在解决难点的时候,不但要“温故而知新”,而且要展开联想与想象,将其内在的维系连接起来,从而寻出解决难点的途径。长期对学生进行解决难点训练,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还会让他们的思维信心同时飞扬起来。

    【刘希锋】学习情境化与教学活动化是相关联的,活动也是一种情境。在信息化学习时代,利用信息技术让难点解决有了身临其境的体验,不失为一个解决重难点学习的手段。

    【陶继新】解决难点的路子并非只有一条,而是有好多条,“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且,更多的路径开阔了学生探索的视野,也激发了他们攻破难关的热情;而一旦登临“成功的殿堂”,又会让“幸福的女神”翩然而至。

    【刘希锋】(三)把教学过程活动化

    教学活动的设计一定要围绕本课新知的理解而设计,要避免为了活动而活动,为了用什么教学法而活动,应该是教师想通过什么活动达成目标,教师为什么认为这样的活动可以达到目标去设计。

    【陶继新】理解新知是活动设计的目的,与此无关的活动,不管其如何热闹,都要毫不犹豫地舍而弃之。这并不是说不注重活动的有趣性,而是说有趣是要基于有利于更好更快地抵达目的而设计。

    【刘希锋】思、议、展的活动,不要割裂去设计,要从教学内容去提出值得思、议的问题,不一定非要以小组讨论的形式,但一定要有展示的活动。展示是学习过程的表达,展示是学习过程的交流,展示是学习问题的呈现,展示是对学习问题的矫正。

    【陶继新】思要思有质量的问题,而且要与学结合起来,否则,就会步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怪圈。形式要适宜学生特点,要活,要多样。展示几乎是所有教学改革必有的一个环节,当然,你们会有自己的特色。

    【刘希锋】展示活动要注意以下5个方面的问题。

    1.不要机械理解展示,学生读课文就是展示,有的课文只有大声读出来,互相对比地读,甚至反复读才有真的学习产生。

    【陶继新】展示要因文而异,也要因人而异,关键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要产生比较好的效果。

    【刘希锋】2.展示的内容有理解的,有运用的,要有学科的内涵,展示的叙述要求有条理,要注重声音清晰、板书规整的规则。

    【陶继新】好的展示既需要有较高质量的内容,也需要有规范的形式,二者和谐统一,才能让展示产生更好的效应。

    【刘希锋】3.鼓励争先展示的精神,允许不同意见的展示,开展小组展示的活动。

    【陶继新】争辩的目的是愈辩愈明,从而培养学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的探求精神。

    【刘希锋】4.展示要培养规范,如站立姿势、情感手势,在教师的讲课展示中,教师的言与行要给学生做一个示范。

    【陶继新】在小组展示与在全班展示也有不同:小组展示声音不宜太大,本组成员听到即可,以免影响其他小组的讨论与展示;在班级展示则不同,展示时要声音洪亮,让全班学生都能听到。其他还有如您所说的站立姿势等问题,都要有一定的要求与规范。

    【刘希锋】5.展示时要学会倾听,教师听懂学生说的对错,及时给予纠正,也可提出疑问,让学生接着思考探究。学生也要培养专注力,能在听之中、听之后归纳出关键词语,学习领会同学的交流,增长自己的辨析力。要对学生的质疑能力进行有意识的培养。

    【陶继新】注意倾听他人的展示,既是对展示者的尊重,也可以从中学到自己不曾想到或未知的内容,还可以发现展示者所谈的问题从而发现自己的意见,甚至可以通过争辩等形式,将展示推向更高的水平。

    (陶继新)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20-06-01/2002383.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