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重庆师范大学秉持同心同德、向上向前的“集体人格”,从教授领军的科技攻坚组,到博士担纲的克难守岗队,再到每一位守望相助、默默发光发热的重师人,汇聚成磅礴的战力,打响了重师战“疫”……
教授领衔 科技攻坚
2月26日,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特别致信重庆师范大学,感谢杨新民教授课题组所作的疫情分析和发展趋势预测。
疫情暴发之初,看着一个个义无反顾、逆行出征的白衣战士,时任重庆师范大学副校长、国家级别“重庆应用数学中心”主任、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杨新民,觉得自己必须做点儿什么。
在他看来,“运用数学工具推演、预测突发性传染病的发展趋势,服务政府部门科学决策,是应用数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重庆应用数学中心的职责所在”。
想到,做到。杨新民教授迅速行动起来,通过微信群组建了一支14人的课题小组。建模过程的辛苦自不必说,接连几次推演结果都不太理想,这让部分组员有些气馁,作为领头人,杨新民教授不断为组员鼓劲,并积极分享全民战“疫”中的感人事迹,让大家充分意识到课题的价值。
振奋精神,校正,优化,再校正,再优化,这个囊括了材料组、数据分析组和趋势预测组的多学科综合研判团队,每天通过“钉钉”软件、微信视频开展讨论协作,直至模型对疫情发展趋势和累计确诊病例变化情况作出较为精准的预测。
从2月5日起,课题组每天对疫情发展作出预判,并将结果及时报市卫生健康部门;同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当开展分类管控,在整体管控毫不松懈的前提下,可区分疫情严重区域、疫情较严重区域、疫情一般区域和无疫情区域,实施不同的管控措施”的建议,经重庆市科协呈报后,受到市领导的高度肯定,为政府部门科学决策、精准决策、有效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为科技部门首批支持建设的13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由重庆师范大学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大学、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所、重庆长安汽车有限公司等13家高校、院所和企业的优势力量共同组建的“重庆应用数学中心”,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搭建高水平应用数学研究和数学应用研究平台;有效整合数学家、相关领域专家及企业家三方力量,协同创新;培养应用数学和数学应用研究的专业人才;促进数学及交叉应用发展,提高数学解决具体问题、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共同凝练和解决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关键数学问题。
2019年底,中心再传喜讯,由杨新民教授牵头申报的“最优化问题的人工智能方法”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也是重庆市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简单地说,我们的目标就是通过对算法的不断优化,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有限算力更大化,给予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重庆产业升级实实在在的支撑。”言语里溢满一位攻坚者的信心与决心。
博士团队 克难守岗
如果说“攻坚”彰显的是重师人“冲”的力量,那么“克难”则体现的是重师人“守”的担当。
重庆师范大学考古学是省部级重点学科、“双一流”学科、国家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研究生专注于西南考古与历史文化、先秦考古、科技考古3个方向。其中,武仙竹教授领衔的科技考古方向,是考古界前沿和创新的领域。
疫情防控期间,科技考古团队正承担着杭州市宋代德寿宫遗址等地的科技考古工作,因杭州城市综合体建设需要,考古任务必须尽快完工。经过慎重考虑,团队成员一致决定“克服困难,坚守岗位”。
团队一方面积极做好防疫保护,一方面将人员分为考古现场动物队和实验分析队,齐头并进,虽然加大了工作量,但是有力地保证了项目顺利推进,为杭州市城区建设争取到宝贵的时间,也为德寿宫遗址文物保护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直以来,科技考古团队积极遵循“让优秀历史文化活在当下,服务当代”的指示,不断推进科研团队和学科建设的优质、快速发展,不仅完成和承担了“本、硕阶段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实验教学中心运行机制与管理模式创新实践”和“考古学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探索”两大省级教改项目,还建设了“科技考古学”“考古学方法论”等省级精品课程;并且成功建设了我国西南地区仅有的省级科技考古重点实验室。
在武仙竹教授的带领下,科技考古团队先后主持国家教育部门“微痕考古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显微分析与数字模型技术在考古中的应用”等项目,相关成果两次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还获评全国高教系统“改革开放40周年科技创新重大成就”;并以“一带一路”为桥,积极与俄罗斯、日本等国开展考古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并获得良好的国际声誉。
坚持服务重庆文物保护工作作为重要目标,从技术服务、考古发掘、保护规划等方面,尽心尽力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团队每年均会出现在三峡库区消落带文物保护现场,抢救性发掘了丰都县瓦啄嘴遗址、巫山县蓝家寨遗址等,不仅对全面认识三峡地区古文化提供了重要实物支撑,而且对三峡地区古生态和环境变迁等取得了很多创新性研究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动物考古是武仙竹教授科技考古团队的特色工作,由其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小型哺乳动物考古技术的研究与实践”,在动物考古技术方法上取得一系列关键进展,其中,“小哺乳动物考古装置”获得国家专利,并在考古实践中得到成功应用,为我国古代墓葬的埋藏学研究打开了新视野,并在我国考古中首次发现“宠物”的存在。相关成果在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后,受到《中国社会科学网》《考古中国》等专业媒体的广泛关注。
众志成城 抗压前行
作为新中国较早创办的高等师范院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始终秉承“立教无类,以文化人”的办学理念,在传承发扬“厚德、笃学、砺志、创新”校训精神的基础上,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时代要求合铸融通,以务实笃行、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激活文化的生命力。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党委高度重视,严格落实党中央和省政府部门的决策部署,及时制定并启动了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确保战而有方,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有力地激荡起师生携手战“疫”的热情。
学前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研究中心魏勇刚教授及其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对疫情防控期间幼儿负面情绪问题进行调查,并提出教育建议,惠及业界同行和诸多家庭。
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免疫学快速检测实验室乐涛教授组建了研究团队,积极与杭州博岳生物、上海捷宁生物和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等单位合作,成功研发出了2019-nCov N和S抗原、鼠抗人IgM单抗。
重庆市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基地主任肖陆军教授发起爱心辅导倡议,为一线抗疫医护人员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为构建互助有爱的社会环境尽心出力。
此外,初等教育学院郭继明教授,牵头组织全国书法名家、社科专家和学院师生进行诗词和书法创作,歌颂一线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奉献精神;音乐学院周亚辉教授创作疫情组歌《托起生命的风采》20余首;美术学院分4期推出“助力战‘疫’,我们在行动”美术与设计作品网展;历史与社会学院副院长陈太红组织部分教师运用社区社会工作的地区发展理论帮助师大园小区强化疫情防控期间物业管理,为教职工提供实效服务;学校还积极向参加“中美121项目”的本科学生寄送防护物资,勉励海外游子团结一心、共克时艰。
在这次战“疫”中,重师学子挺身而出,甘于奉献,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面貌,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家国情怀和历史担当。
“勤洗手、多通风……”家住成都市彭州致和镇的化学学院学生李伯欧进行着一次次温馨提醒,跟随社区干部一同对菜市场的经营商铺走访调查,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属于自己的贡献。家住郑州的化学学院学生王浩,每天准时到张龙庄社区黄水路小学家属院防疫检查点,细心做好出入小区居民的信息登记。数学科学学院2017级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学生蒲小燕,积极参加重庆市云阳县农坝镇龙堰社区开展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助力当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家住广州的何涛是2018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一名学生,也是战“疫”中的一名网络志愿者,他每天做的就是拼尽全力澄清谣言,把科学真相告诉大家,为大家带来希望的力量。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经济社会生活逐步恢复,2020年全国两会正式重启,经受了疫情考验的中国继续阔步前行。
学校党委书记曾礼深有感触地说道:“这场战‘疫’,再次雄证了,党和人民的坚强团结是我们战无不胜的根本保证。”
群之所为事无不成,众之所举业无不胜。
攻坚克难、抗压前行的重庆师范大学,正是今日中国之缩影。透过重师战“疫”,透过重师人面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充足干劲,我们相信,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全国一盘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护航,有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守望相助,中国,必将在风雨洗礼后,赢得未来。
(王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