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塑造灵魂的时代重任,是实现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信息技术,助推教师专业发展,大力推进“互联网+教师教育”创新行动成为当前教育发展需要。教师信息化教育能力是现代化教师教育水平的重要体现之一。推动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智慧学习等新技术与教师培养的融合,培养教师信息化教育能力,引领教师将现代信息技术有效运用于教育教学和管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不断促进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发展也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必然需求。哈尔滨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学校”)突出教师教育特色,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3次入选国家教育部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从2011年在黑龙江省率先启动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以来,学校以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为切入点,紧跟现代化教师培养要求,积极探索符合教师专业要求和职业特点的教师培养模式,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培养,拓宽培训渠道,完善培训体系,全面提升教师教育培养效能,积累了丰富有效的经验。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部门基本科研业务项目“TPACK框架下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1354ZD011)阶段性成果。
加强教师专业培训,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为进一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教师探索将信息化技术融入教育教学的新方法,提升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学校不断组织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专业培训。在大力倡导教师参与教育部门网络培训、国家精品课程网络培训的同时,学校积极探索教师培训方式方法,面向新教师岗前培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等不同层面教师,开展围绕在线教学平台课程搭建、移动教学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学校高师培训中心曾荣获“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各个学院也非常重视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纷纷开展专题培训,如教育科学学院专门举办了面向全院教师的“混合式教学与雨课堂应用培训”。专业化的培训使学校教师真实感受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的便利,激发了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现代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学校打造“金课”建设、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奠定良好基础。
鼓励教学模式转变,践行教师信息化教育教学方式
在信息技术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拥有者,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逐步瓦解。大量现代信息技术的冲击和学习手段的日新月异,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教学模式的转变,迅速适应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的需求。在“互联网+”模式下,为帮助学生有效利用媒体优势,学习俄语和俄罗斯文化知识,斯拉夫语学院教师开展了网络俄语教学模式创新尝试。学校积极推荐“创业基础”和“日本概况”为国家/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体课程,并积极申报省精品在线课程。学校提倡在教学中以更民主、包容、开放的心态看待学习、对待学生,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由活动的领导者转变为组织者、协作者,由一元传导变为多元共建。教师可以是学生的导师,引导学生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进行甄别、获取知识、内化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形成价值观念。教师可以是学生的伙伴,作为信息化时代终身学习者的师生,平等对话、和谐相处、共同成长。
推动混合式深度学习,深化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学校高度重视教师深度学习的开展,提倡更加关注教师对于所学知识的深度理解与转化运用,重视对教师个体批判性能力的培养,鼓励教师转变学习方式,要把好的教育与好的技术相结合,线上线下无缝衔接。这种模式让教师学习有了更大的空间和自主性,更加有利于教师通过多渠道主动且深入地获得大量知识,并在学习的感悟中逐渐形成批判性思维,不断主动寻求自我反省的思维和能力。
提供竞技平台,完善教师信息化教学
为促进教师开阔视野、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加强课程改革与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在国家教育部门和黑龙江省多次举办的教师多媒体课件大赛和高校教师微课大赛中,学校都积极组织和推荐教师参加比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荣获一、二、三等奖多项。在学院层面,生命与科学技术学院公共英语教研部、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西语学院等都纷纷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的各类比赛,使教师在比赛中成长、在比赛中提高,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
组建教师在线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团结协作发展
教师学习共同体是教师专业素养提高的重要方式,是教师进行教学心得总结、知识分享、科研探讨的重要阵地。学校鼓励教师利用博客、社交网站、论坛、手机软件等社交性网络工具,按照专业、讲授课程、研究方向等方式组建信息化时代新型学习共同体。共同体成员以协商、交往、分享的方式直接使用网络工具共享资源、交流经验、任务合作以及相互评价,贡献个人的知识和经验, 同时也在参与共同体的过程中参照或吸收他人的知识与经验。在线教师学习共同体以更开放、更灵活、更便捷的方式来促进教师的共同进步和专业发展。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王 雪 姜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