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学后,如何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效衔接,是学校面临的首要问题。学校管理者要进一步提高站位、谋划在前,及时总结前期育人工作的经验教训,立足学校实际,充分利用资源,着力克服师生因长期居家后对线下课堂教学的适应性问题,充分估计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学校育人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利用好学校各类软硬件资源,重新布局和整合既有育人做法,并在此基础上有所革新。
为此,上海市浦东模范中学以浦东新区“智慧校园”创建为契机,积极构建安全、高效的信息化育人渠道,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刷新学校学科育人、生命教育等,从而实现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两手抓”背景下育人工作的逆势上扬。
智慧校园,让育人更加安全有效
疫情常态化背景下,育人工作必须克服无法大规模群体聚集这一困难。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育人工作往往需要师生在聚集的形式中呈现。在这样的群体聚集中,师生共同介入并亲临现场,从而赋予各类育人活动以充分的仪式感和感召力,有助于集中、聚焦和强化共识。在避免群体聚集风险前提下,要实现育人活动仪式感和感召力的共时性传递,就需要“智慧校园”的技术介入。
“共时性”是“仪式感”的基础,只有让所有因疫情防控需要而分散在不同场所的师生,认识到自己处于某一时空共同体中,“仪式感”才成为可能。为强化这种“共时性”体验,还应当追求仪式活动中互动效应最大化。这种共时性的互动必须建立在完善的硬件资源、理想的网络流速和有力的技术保障基础之上。我校已完成的班级和专用教室信息技术设备改造和即将启动的人机对话实验室改建,都为这种“共时性”场域的构建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但如何更好地实现不同场所间的即时对话沟通,使线上集体活动从传统的实况传播窠臼中升华出来,就需要组织者从活动流程设计角度预先思考研判。
学科育人,让教学富有实践魅力
发掘学科育人价值,不是把学科知识方法教学和人格品德教育硬性剥离开来,而是要在学科知识方法指导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某些人格品质和德行素养的内在认同,进而在后续学科活动中通过具体实践反哺和强化这一认同,并最终内化为自身固有的品格能力。因此,学科育人与学科实践之间的紧密联系是不言而喻的。
基础教育的常态化课堂教学一般侧重学科知识传授,对很多学科知识的巩固也并非通过实践,而更多地流于反复的笔头操练。对此,学校在特色课程设置上,不妨开辟一些空间,引进或孵化一些课程,把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多地定位在实践和操作层面,作为既有课程的有益补充,更好地把学科育人的实践维度落到实处。近年来,我校先后开设了“百草园”种草药、缤纷草木染、机器人创客、淮剧表演等多个特色课程,切实培养学生的动手、运筹、辨别、设计等多方面能力,实现“五育并举”。
生命教育,让健康乐观成为共识
生命教育在此次疫情防控过程中尤其凸显,且刻不容缓。复学后,不少学生受此次疫情影响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这就需要学校积极介入,在心理调适和体能训练上有效跟进,引导帮助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尽快从疫情造成的心理阴影中摆脱出来,培养学生建立有效的自我情绪管理能力,养成健康作息和运动习惯,使学生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保持积极昂扬的精神状态。
多年来,我校坚持从知识、心理和体能等不同层面开展生命教育。在知识层面,以校园内丰富植被和中草药“百草园”为资源,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植物认养和铭牌制作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检索信息和制作铭牌了解植物的种类、外形特点、生长环境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亲近生命、尊重自然的美好情怀。在心理层面,以国家和市级心理课题为依托,通过心理咨询、心理小督导、心理信箱等不同形式收集、排摸和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和隐患,并建立相关学生长效心理健康跟踪记录,密切关注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孩子的成长轨迹,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在体能层面,严格落实“阳光体锻一小时”和“三课两操两活动”要求,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奠定扎实的身体素质基础。
此外,无私奉献和勇于担当是战“疫”过程中最为宝贵的精神财产,学校还应加强思政教育,举行专题讲座。如邀请抗疫一线工作人员介绍抗疫事迹、分享感人故事、传授防疫知识,为学生上主题党团课,学生在向逆行英雄们致敬学习过程中,美好品质真正深入心间。
(作者系上海市浦东模范中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