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铸造特色鲜明的高质量应用型本科高校

[db:作者]  2020-07-04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仁心湖 模拟护士站 模拟手术室

    作为山东省较早的民办高校之一,齐鲁医药学院创建于1995年,现由山东省商业集团有限公司举办(属社会力量办学范畴中的“国企公有高校”)。2018年9月,学校整体搬迁至位于淄博经济开发区的新校区。建校25年来,学校从自身实际出发,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主线,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稳步提升,走出了一条有自身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强化党建引领

    聚力铸魂育人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注重自身建设。学校党委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不断提高党委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为学校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注重理论学习。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固定化、常态化。年初制定年度学习计划,每月印发月度学习资料;每周四下午固化为理论学习时间,每月第四周周四下午固定为集中学习时间;集中学习时把学习研讨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章党规党纪以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作为重点内容,采取现场学习、通读学习、集体观看影片、重点发言交流等多种形式把学习引向深入。通过学习,全体党员干部“四个自信”更加坚定,“四个意识”更加牢固,“两个维护”更加坚决。

    注重基层建设。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充分发挥,学院实现了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面覆盖。全面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把思想政治强、有责任担当、业务能力强的干部选拔到党支部书记和委员岗位上来,学院党支部书记全面按照“双带头人”标准配备;每年组织基层党支部书记到延安、井冈山等红色教育基地进行集中培训,提升整体工作能力;加强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先后投入70多万元建设14个标准化党员活动室,补齐了基础设施短板。着力推动党支部过硬建设,建成2个省级标杆支部、5个市级过硬党支部示范点、10个过硬党支部,过硬党支部达到70%以上。党建基础牢固,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

    注重思政教育。学院建立健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格局,把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并探索育人新途径。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学院(部)和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思政工作机制。在山东省民办院校中,率先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巩固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主阵地。制定《齐鲁医药学院“课程思政”实施方案》,挖掘医学课程思政元素,确保课堂主渠道功能的强化。充分利用周边地区红色教育资源,建设焦裕禄纪念馆、原山艰苦奋斗纪念馆、淄博市党史馆3个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和鲁南制药集团“时代楷模赵志全纪念馆”师德师风涵养基地;在国家公祭日、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纪念日举办纪念活动,厚植学生爱国情怀。

    坚持内涵发展

    提升综合实力

    “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内在要求,高校要做到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主动服务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路径。围绕行业人才需求特点,吸纳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了“需求驱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育人为本、学以致用的理念,注重医文交融、医理渗透、厚德载医、强化实践,推进了以专业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强化学科专业建设。学校按照“优化结构、突出特色、促进发展”的专业建设思路,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以国家和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规划产业布局为导向,不断优化专业结构,突出医药特色,初步形成了“医学为主、医药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目前学校设有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等26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医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等四大学科门类。适应新医科建设和大健康产业需求,着力打造疾病预防、管理、诊疗三大专业群,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医药类专业集群。建成药学等国家级别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护理学等省级示范性专业2个、医学影像技术等省级特色专业3个、食品科学与工程等省级优势特色专业5个、医学检验技术等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口腔解剖生理学等省一流课程4门。

    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学校注重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办法》《“百名博士”引进实施办法》等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启动“优青人才工程”与“高端人才工程”,有目的、有计划地引进高层次、高水平人才,提高教学、科研整体水平,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选派63名青年博士、学科(专业)带头人分别到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等高校访学、培训、交流;每年寒暑假选派50名左右的教学、管理骨干到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参加培训;每年定期组织70名左右青年教师到井冈山、延安等地开展专题培训。学校鼓励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院校在职攻读博士、硕士研究生。近年来,引进和培养硕士学位及以上人才124人,其中博士29名,海外留学归国22人。专任教师队伍中硕士以上学位占比达到65.23%,副高级以上职称占比40%,“双师型”占比35%。一支职称、学历、学缘、年龄结构合理,业务能力强,教学科研水平高,具有勃勃生机的师资队伍正在形成。

    注重教学基地建设。学校以岗位胜任力培养为导向,以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主线,构建了集基础性、专业性、综合拓展性“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每年拿出专项经费近千万元,用于建设和改善实践教学基地。经过建设,初步形成了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构成的三级实践教学基地网络。现有直属附属医院3所、非隶属附属医院9所、本科教学医院11所和实践教学基地120多个。此外,还建成了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中心)、7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校内实验实训中心。丰富的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实现了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为培养医学生临床专业能力和全科医学素养提供了保障。

    学校内涵建设初显成效,毕业生考研和专升本两个质量观测点成绩喜人。近3年来,考研录取率均达到报考人数的30%以上,其中百余名学生被复旦大学、北京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等重点院校录取。

    夯实科研实力

    倾力服务社会

    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是高校基本职能所在。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从宏观指导、政策激励、制度规范、经费保障等多个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科研氛围逐渐浓厚,科研人才队伍日益壮大,科研水平稳步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也得到显著增强。

    着力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学校先后与美国人体运动学和体育科学院朱为模院士合作建设院士工作站,与罗鸿博教授专家团队合作建设生物医学国家重点人才工程专家工作站;建有“山东省生物医学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等3个省级、“淄博市细胞临床应用与个体化医疗工程实验室”等4个市级、“欧赛媤医学美容产学研中心”等6个校企合作的多层次科技创新平台群,为提高科研水平、培养高水平科研团队提供了条件。与淄博市联合建设“淄博市健康产业研究院”,涵盖康复医学、护理学、药学、基础医学、管理学等10个研究中心,为提高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搭建平台。

    引导师生提高科研水平。学校建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为教师申报国家级别科技项目创造条件。近3年来,教师共承担各级各类教科研项目近1000项,国家级别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级别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项、省自然科学基金9项、省社科基金8项;发表论文100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159篇,SCI、SSCI、EI收录56篇;主编(参编)教材115部,获得专利授权12项,获得省市级教科研成果奖励109项。2020年,学校微生物研究团队发现的假暗盘菌新物种获得认可,并以齐鲁医药学院命名“鲁伊假暗盘菌”(Pseudoplectania looyii Q. Zhang & J. Zhang),该新种为假暗盘菌属世界第12个、中国第3个,是学校多年重视科研工作的重要成果之一。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每年组织开展大学生“挑战杯”科技创新大赛,并拿出2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近3年来,学生科研立项866项,其中国家级别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立项100余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0项,6篇论文被SCI收录,获得省市级科技创新大赛奖励60余项,其中国家级别奖励8项,3个科技社团获得省级优秀科技社团称号。

    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校主动对接淄博市校城融合战略,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学科优势,积极开展项目开发、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高校地合作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两年来,获批“基因编辑与细胞应用研究”等淄博市校城融合建设平台(项目)13个,获得经费资助1500余万元;“实施校城融合发展战略建立地方与高校人才共建共享机制”项目,入选“2019年(第四届)全国人才工作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优秀案例,学校校城融合工作多次被山东卫视、大众网、淄博电视台等省市媒体报道。

    淬炼校园文化

    彰显环境育人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发展与传承的命脉,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都离不开优良的校园文化。

    在25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从高等教育规律出发,从建设医药特色本科高校出发,总结凝练出“允理允能,精益求精”的校训,“施优教服务人民”的办学宗旨,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三个相信”的教育理念,确定了建设铸造医药特色鲜明的高质量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目标。

    学校打造多元载体,把教育理念、优秀传统文化、医药文化融入校区建设的方方面面,使学生时时处处感受文化的熏陶,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置于潜移默化中。

    道路命名彰显教育理念。校园主干道基于知行合一、德术合一、仁智合一、博约合一、学思合一的理念,取名为“合一大道”,与之相连的5条支路分别为知行路、德术路、仁智路、博约路和学思路,体现了学校的教育理念以及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和师生的学术要求。教学区道路以名医、名著、名典命名——岐黄路、本草路、悬壶路,生活区道路以名药命名——望春路、半夏路、秋实路、麦冬路,中医药文化浓郁。

    景观命名彰显育人愿景。学校核心景观“仁心湖”——医者仁心,是对学生的医德要求;“济世塔”——悬壶济世,为学生的医术本领;“医圣山”寓意学生的事业追求,能成为医圣张仲景那样的传世医学大师;鹊华广场,取自古代名医扁鹊、华佗的名字,是对学生的美好期望。

    校园绿植彰显医药特色。校园一草一木、绿化植被弥漫着中医药味道,皂角树、杜仲林、麦冬草、决明子,等等,学生处处都能感受到中医的魅力。

    楼宇命名彰显行为品德。学生公寓楼以梅、兰、竹、菊以及博慧、清慧、颖慧等命名,既彰显了对学生的行为约束,又希望学生养成高雅品格。

    注重人文素养

    促进全面发展

    “医生是人民健康的守护者。希望你们珍惜学习时光,练就过硬本领,毕业后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以仁心仁术造福人民特别是基层群众。” 作为一所医学院校,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齐鲁医药学院多年来作了一系列的有益探索。

    培育学生“三心”。学校创建“稷下书院”和“孔子学堂”,吸收有个性发展需求和特长的学生加入,开展琴棋书画、诗文朗诵等活动,多角度、多层次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发掘学校诞生地——淄博市博山区“孝文化”元素,通过开展“整理三代族谱,践行孝文化”活动,学习孝文化,践行孝之道,培育学生孝敬之心。在青年学生中开展“给父母的一封信”“我和我的父亲母亲”等活动,引导学生体会父爱母爱的伟大,珍惜亲情,丰富学生情感世界,培育学生“感恩之心”。在重要日举办“五四诗朗诵”“国旗下的演讲”“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书画展”“歌唱祖国”“礼赞新中国 奋进新时代”等系列活动,加强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爱国之心。

    锻造“三种精神”。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并记录每个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情况,载入学生档案,弘扬青年志愿者精神,锻造学生奉献精神。学校现有注册志愿者8000余人,每年志愿服务达4万余人次。鼓励青年学生积极参加服务西部计划,锻造学生担当精神。近3年来,有200多名学子参与,他们中80%的学生选择留在西部、扎根西部,10多名志愿者荣获市级以上荣誉称号和奖励,学校获团组织“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项目办”称号。举办“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实现学生早期接触科研,培养学生勇往直前、探索不息的创新精神。

    锤炼“三种情怀”。学校的职业素养教育,是从新生刚入校就开始的。为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医学生角色,学校开展“白大衣授予”活动,让学生体悟医学使命,领会医学生担当,树立“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信念,培育学生爱业情怀。开展“翻转讲台”活动,将学生的主题教育活动主动权交还于学生,以挖掘学生潜在的沟通意识,倡导和回归医患医治关系中的情感互动,以医疗文明和人文情怀促进和谐的医患关系,培育学生沟通情怀。开展“无语体师清明追思”活动,使学生在学习医学知识的同时,认识到解剖教学用遗体是一位赋予了生命的“老师”,进而领悟到“无语体师”用身躯继续诠释生命意义的奉献精神,学会尊敬生命、敬畏生命、珍惜生命,培育学生敬业情怀。

    搭建多样平台

    服务就业创业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长期以来,齐鲁医药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多措并举,为学生高质量就业保驾护航。

    健全就业工作体制。学校出台《就业工作考核办法》《就业工作奖励办法》等,每年拿出专项资金对在就业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绩的集体和个人进行奖励,充分调动全校教师参与学生就业工作的热情,形成了“学校统筹、二级学院为主、部门配合、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新局面。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学校通过多种渠道,帮助学生规划职业生涯、进行就业指导,培育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建立健全指导与服务机构,配备专职就业指导人员,保障指导工作顺利开展;编写《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材,将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必修课;通过主题班会、创业大赛、应聘模拟训练、邀请优秀毕业生到校进行就业讲座等活动,提高学生就业应聘技巧;建立校园网、微信群、QQ群等就业指导信息渠道,及时公布就业信息和政策,帮助毕业生了解就业形势和市场供求情况。

    开创“实习+就业”模式。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基础上,学校通过邀请新疆兵团医院和新疆地方医院来校招聘等措施,实现了就业工作与新疆人才引进工作的全面对接。目前,已经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焉耆医院、农六师奇台医院鲁番人民医院等10多家医院签订了“实习+就业”合作协议。学校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工作优异,2013年以来,多次获团组织授予的“优秀等次项目办”称号,是省内仅有的获此殊荣的学校。

    积极拓宽就业市场。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开展多层次、多方面的合作交流,促进各专业学生充分就业。先后与大型药企鲁南制药集团、上海顶信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市鲲鹏义齿有限公司、山东人和企业咨询有限公司、句容市卫计机构等建立了“顶岗实习+就业”的合作关系。这些合作单位不仅为实习生提供免费实习、免费住宿,还为其每月发放生活补贴。实习生还可享受事业编优先录用政策。

    理论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道德素养高,齐鲁医药学院毕业生逐步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认可与好评,总体就业率高、对口就业率高、就业质量高逐步成为学校就业工作常态。近3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对口就业率95%左右,位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其中有100余名本科毕业生被解放军301总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等国内医院录用;有近500名毕业生被各地三甲医院录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仅有的3届毕业生,占据了全国百强医院中的20家,在三级医院就业的达47%。在2016年度中国民办本科院校社会认可度评价10个核心指标中,学校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毕业半年后的非失业率、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最低)、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职业期待吻合度5项指标居全国前列。

    建校25载,学校以规范的办学行为、扎实的教育教学、较高的人才培养水平,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2014年,学校成为山东省民办本科高等教育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2016年顺利通过教育部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在山东省民办高校综合评价中,荣膺“山东省民办高校办学优质特色发展奖励第一层次学校”;还先后荣获“中国民办教育创新与发展贡献奖”“省级文明校园”等多项荣誉称号。

    春暖杏林育新人,悬壶济世惠苍生。25年,建设医学名校的办学初心,从未改变;25年,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牢记于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齐鲁医药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允理允能,精益求精”校训,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强内涵建设,强化特色发展,朝着铸造医药特色鲜明的高质量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目标砥砺奋进!

    (张琳琳 张平平)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20-07-05/2004151.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