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厅游戏”深得幼儿喜爱,他们在这里可以模仿就餐、交易,乐此不疲。但在观察过程中发现,逼真的游戏材料、传统的支付方式会阻碍幼儿游戏行为,而教师不失时机的引导,就能规避这些问题,激发幼儿多元学习。
预约午餐,挑战幼儿灵活应对能力
大(1)班小餐厅里的展示架上摆放了各式蛋糕、中式面点及各类饮料,游戏材料都是逼真的成品。
来了两位小顾客,分别点了蛋糕和包子,“吃”完后就离开了,小餐厅随即冷清下来。服务员卖力招呼:“快来吃饭!”老师走过去问:“有什么好吃的?”服务员指着展示架说:“有饺子、烧卖、蛋糕、牛奶,你想吃什么?”“不要甜的,其他你看着取吧。”不一会儿,服务员取了一个烧卖、两个饺子送给厨房蒸热,又拿了一个空杯子和牛奶盒过来。
看到老师在就餐,另外几个孩子也凑了过来,服务员赶紧又取了同样的东西递给他们……
点评:
大班幼儿生活经验丰富,能根据顾客要求快速做出反应,但就现场情况来看,这种游戏互动方式过于单一,幼儿容易陷入重复游戏。究其原因还在于游戏材料过于逼真,限制了幼儿的想象创造空间。因此,引发新情节,推进游戏进一步发展,是打破目前游戏僵局的最佳选择。
游戏点评环节,老师引导孩子们讨论:“午餐有哪些菜品?时间这么紧,可以用什么材料做这些菜?”孩子们纷纷开动脑筋。最后,大家决定从美工区作品和边角料中收集材料,为第二天的午餐做准备。
第二天,小餐厅的展示架上丰富多了,第一层出现了分类盒,里面摆放着各色纸片、水果网,第二层摆放着软纸剪制的“鱼”、创意泥捏制的“肉”等。
老师再次来到餐厅,对服务员说:“来一碗米饭、鱼、炒青菜、西红柿鸡蛋汤。”服务员拿来盘子,放进一条自制鱼,交给厨师。老师补充道:“我要吃红烧鱼,辣一点儿的。”服务员想了想,目光在分类盒上扫视几圈,最后捏起一片红色纸,放进鱼盘,说是辣椒。接着,绿色纸片变身青菜,白色纸片变身米饭,红色和黄色纸片混在一起,成了“西红柿鸡蛋汤”。
点评:
教师不仅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用“预约午餐”引出新情节,还在评价环节组织幼儿讨论,引导幼儿从美工区材料中生发灵感,充分发挥想象。
游戏材料与幼儿之间存在一种双向关系。也就是说,材料的类型能刺激幼儿的行为方式,激起游戏兴趣,而幼儿也会根据需求,灵活操作材料。分类盒里的各种材料和手工作品让服务员不再依赖仿真材料,而是积极找寻可替代的半成品材料完成游戏。
可见,非真实、低结构的材料可以鼓励幼儿“以物代物”,不断形成新经验,在游戏中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扫码支付,拓宽幼儿想象空间
餐厅一直用纸币交易,游戏时,孩子们要先到“小银行”排队取钱,导致餐厅客人稀少,白白浪费了游戏时间。
这天,客人老师进班观摩游戏,餐厅服务员兴奋不已:“老师,你点餐吗?3元一份。”“我没钱怎么办?”旁边幼儿说:“老师吃饭不要钱。”客人老师晃了晃手机:“我手机里有钱。”服务员想了想说:“那就微信付吧。”“怎么付?”他转身在周围扫视一圈,最后摊开手掌说:“扫这里。”“这是什么?”“扫码付钱呀。”
客人老师配合地将手机对着他的手掌心“扫”了一下,他开心地说:“你等着,菜马上好。”
等待过程中,旁边钓鱼区“工作人员”说:“老师,你要自己钓鱼做菜吗?2元钱一次。”客人老师拿出手机:“手机支付可以吗?”“可以。”“怎么付钱?”他左右看看,指着身边柱子说:“扫这里。”从此,“扫码支付”风靡起来了。
点评:
客人老师的到来,打破了孩子们固有的支付模式。好在大班幼儿生活经验丰富,对成人手机支付方式较为熟悉,掌心纹路、柱子上的裂纹与二维码有些类似。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在游戏中想象活跃,就地取材,积极调取生活经验,创造性解决了问题,使游戏交易模式很快由现金支付转为“扫码支付”,“小银行”里排长龙的问题很快解决了。
顾客点评,提升幼儿规则意识
莹莹一边用餐一边与服务员昊昊聊天。这时,饮料吧服务员仔仔送来了红豆汁,莹莹“喝”了一口,转身与仔仔拉起了手。昊昊自觉被冷落了,一把打翻桌上的红豆汁。仔仔带着哭腔指着昊昊:“我要给你打差评。”
老师看到突发状况,赶紧走过来。她仔细了解事情经过,批评了昊昊的不当行为,同时耐心安抚仔仔,询问他:“为什么给他差评?”仔仔说:“我妈妈买东西不满意,就打差评。”在随后的游戏分享环节,老师提出了评价服务质量的要求,大家通过讨论,决定用“五星制”点评食物满意度和餐厅服务水平。
不久,餐厅出现了点评记录单,就餐后,服务员把记录单交给客人,客人根据满意度选择涂几颗星,老板会根据服务员获得的星数结算“工资”,计入个人存折。
点评:
昊昊争强好胜,与莹莹的聊天被打断,立刻迁怒于人,说明他缺乏规则意识。教师并没有忽略这个问题,而是对他进行了批评与引导。但如何让幼儿自觉遵守规则呢?仔仔的指责让教师豁然开朗。教师紧随幼儿需求,利用分享环节提出了评价服务质量的要求,并与个人劳动所得挂钩,促使幼儿在游戏中进行自我约束,提升规则意识。
(作者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幼儿园执行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