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践行优质民族教育 托举璀璨民族未来

[db:作者]  2020-07-05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我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数千年来,各民族独特而多样的民族地域文化共同组成了璨若星河的中华文明。文化的传承需要教育的支撑,民族的进步更需要信息科技的普及。因此,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推进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生命力,有利于真正实现国家的伟大复兴。

    宁德市民族中学坐落于畲族人口较为聚居的福建省福安市,是福建省首所民族中学,也是仅有的以畲族学生为主的少数民族重点完中。学校创办于1958年,创校60余年来,学校在艰难中谋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办学声誉一路提升,成为享誉福建乃至全国的民族学校。

    作为首批7所“全国民族中学示范校”之一,福建省一级达标学校,宁德市民族中学一直以来都是福建省民族教育的窗口。学校秉承“团结、严谨、勤奋、进取”的校训,承担着为闽东20多万少数民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以“突出特色,为培育民族人才;以人为本,为学生一生发展”为办学理念,逐步形成了“高举民族团结旗帜、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培养优秀民族人才”的办学特色。学校从开始仅有2个班、97名学生、11名教师的初级中学,发展成如今拥有66个教学班、3300余名学生、242名教职工的完全中学,为闽东乃至全省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民族人才。

    近年来,面对时代发展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学校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紧扣省市县三级共建机制,牢固树立民中人“发展民族教育、培养民族人才”的使命与担当,依托优秀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在福建省民族教育领域的引领示范作用,争创福建省“示范性高中”“全国千所特色学校”,系列举措成果斐然。

    与时俱进,勇担使命,创建一流民族人才教育基地

    建校60多年来,宁德市民族中学的发展始终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支持,离不开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与帮扶。

    进入新时代,学校迎来了民族教育发展的春天,为办好民族教育,推动宁德市民族教育的发展,学校积极探索变革途径,寻找学校发展的新契机。

    1.省市县三级共建,全力打造新民中

    面对新一轮的教育竞争,闭门造车显然已经无法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只有坚持走出去、引进来,通过合作、交流、学习、更新才能求得学校更长远的发展。在省委、市委的高度支持下,宁德市民族中学自2017年以来实施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三级共建宁德市民族中学机制,在师资队伍建设、发展基金投入、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全方位给予宁德市民中倾斜帮扶,支持学校实施美育工程,先后获评福建省美育示范校、福建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校,彰显民族教育办学特色,努力把宁德市民族中学办成一流的少数民族人才教育基地。

    2017年5月17日,福建省委在宁德市民族中学召开的市民族中学建设发展座谈会上,首次提出了建立宁德市民族中学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三级共建机制。2017年7月21日民族教育工作座谈会在福州召开,会议议定建立宁德市民族中学发展省市县三级联席会议机制。

    根据《宁德市民族中学建设发展座谈会会议纪要》和“关于做好精准帮扶宁德市民族中学改革发展的通知”精神,厦门市将宁德市民族中学纳入教科研体系和研究服务对象,由厦门一中与宁德市民族中学建立精准帮扶关系。厦门一中安排教学管理人员到宁德市民族中学帮助梳理教学管理制度,研究具体的思路与方法,帮助制定绩效考核、教学评价机制,对宁德市民族中学的发展规划作出具体指导。宁德市民族中学组织管理人员(中层干部、年段长)分批次到厦门一中跟岗学习。3年来,厦门一中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新一轮课程改革、学校特色建设以及建立长效沟通机制、探索联合办学模式等方面予以全面深层的帮扶,共同努力把宁德市民族中学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民族教育品牌。

    三级共建以来,学校在福建省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在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厦门市教科院、厦门一中等的帮助下,内涵建设进一步提升,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绩。学校被纳入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体系和厦门市教科院教科研指导体系,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厦门一中与学校结对帮扶,建立跨区域办学机制;与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签订《畲族优秀文化传承与发展有效模式探究——以中学人才培养为视角》科研合作项目,在全国范围内打造“少数民族艺体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办学品牌。

    面对时代赋予的发展机遇,校长林国清说,我们将以省市县三级共建作为助推力,把民族中学的内涵建设继续做好,让民族中学承担起我们省民族教育的历史重任,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民族人才。

    2.积极搭建教研平台,助推学校发展与教师成长

    全国教育大会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并指出要“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教师的成长关乎着学校的教学成果,更关乎着每一名学生的未来。近年来,宁德市民族中学积极利用三级共建机制优势,在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厦门教科院、厦门一中等名校的帮助下着力发展教育科研事业,以此带动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和学校优质教育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把教育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把教学研修的任务落实到教师,在各教研组的倡导下,学校实施了“教—研—修一体”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即以学校为中心,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课堂教学中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根本目的,形成将教师的教育与教学、研究与研讨、修习与修行紧密结合的管理系统。在各类教研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学校通过定期召开教育科研工作会议,组织高品质的教师培训会,安排教师到厦门一中跟岗学习、到上杭县庐丰民族中学送教讲学等形式,让教师在教育理论中拔高,在实践讲课中创新,在交流探讨中总结,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在2018年开展的教育教学优秀论文交流会上,学校文科组3人和理科组4人共7位教师上台分享自己的教学教研论文。7位教师主要围绕新视角下“问题导学”教学探索,阐述各自学科教学领域的实践研究。如物理组李双雄老师分享了“智慧课堂”与“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融合探索,生物组刘美爱老师基于问题导学构建DNA分子模型,语文组袁雄华老师分享了问题教学模式下的文言文教学,历史组兰少云老师提出“问题导学”让高中历史课堂充满活力,等等。各位教师的展示或激情四射或娓娓道来,可谓精彩纷呈,充分展现出新时代民中人在教学教研上努力进取、砥砺前行的精神风貌。

    实践证明,“教—研—修一体”既注重实际问题,又注重概括、提升、总结经验和探索规律,有助于教师建构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教学风格;有助于教师形成驾驭新课程教学的有效教学经验和教育智慧。

    立足文化传承,创新民族教育,打造校园品牌特色

    近年来,宁德市民族中学不忘“发展民族教育 培养民族人才”的寄语,始终注重把传承畲族传统文化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在不断提升办学品位的同时,突出特色致力民族教育。校长林国清说,学校的特色就表现在我们是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让我们的孩子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用得上,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上,我们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打造,比如畲拳、畲族歌言、畲族银器锻造、畲族服饰、畲医药等方面,进行全面传承、学习和挖掘。

    1.制度保障,精准帮扶,托起民族发展的希望

    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教育文化水平落后,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发展民族教育、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文化水平是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脱贫的重要途径,因此,如何让更多的青少年有学上、学得好,就成为了未来发展的关键。

    宁德市民族中学中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自全市各县(市、区)的偏远山区,这些地方不仅文化相对落后,而且经济也不发达,虽然享受政府助学金,但远远解决不了他们的基本生活问题。如何让少数民族学生能“进得来、留得住”,成为学校首先要解决的重大难题。

    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就学生活需求,是让学生能安心进入学校就读的基本保障。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子筹措学杂费用渡过难关,学校开发了多种帮扶渠道。通过奖助学金、减免学杂费、教师帮扶、生生互助等形式,帮助贫困少数民族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充分运用爱心人士捐资助学、市关工委牵线搭桥等社会力量促进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2017年8月,学校成立了民族教育发展基金会,一些知名企业慷慨捐资助力发展民族教育事业。2018年以来,在浙江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的支持下,学校已开设两个“珍珠班”,为100名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了后顾之忧。

    为学生创造就学条件,是让家庭经济困难学子踏入校园的第一步,而如何保证学生能够顺利完成中学阶段的学业、顺利升入更高学府,则是一项更加复杂的工程。为此,学校在各级党委和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创新管理机制,让学生得以“留得住、学得好、用得上”。学校把加强民族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个基本出发点,贯穿于办学过程始终。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基础相对较差、绝大多数住校的特点,学校形成了教师、学生、行政人员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建立起全面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课内课外一起抓的新型素质教育教学秩序,并从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出发,本着加强初中、打好基础,发展高中、形成优势的原则,逐步形成适应培养多层次人才需要的办学思路。

    办学以来,在各级党委和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学校就读人数逐年增多,中途辍学的情况锐减,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的愿望逐渐成为现实。

    2.多维编制,深化改革,全面提升民族教育实效性

    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是教育,而教育落实的基础是课程。为了形成鲜明的民族办学特色,更好地弘扬畲族传统文化,宁德市民族中学进行大胆创新,首要任务就是课程改革。

    国家规定的基础课程,是社会对于每个阶段学生所应具备知识技能的基本要求,但要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则需要每所学校立足自身情况,积极开展教研工作,设置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校本课程。因此,宁德市民族中学在原有的教育体系基础上,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新的教学体系,除了加强基础学科课程建设外,还增设了一些选修课和校本课程。成功开设了“畲族优秀传统文化”“畲族语言文化”“畲族文化风情”“畲族风俗”“闽东畲族史”等选修课程,让少数民族学生更多地了解本民族的语言文化、风俗和历史,做一个现代有创新意识的畲乡人。为了更直观地向学生展示畲族的文化风情,除了教室这一教学阵地,学校还精造了“畲族馆”与“校史馆”两馆,开启闽畲文化新视界,充分展示闽东畲族文化,全面展现学校发展进程及其蕴含的民中精神,承担起向新一代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

    学校不仅重视在文化课程中渗透民族文化教育,还积极开展丰富的课余文体生活,营造浓厚的校园民族文化氛围。每年举办的“三月三”校园文化节,固定表演民族传统文体项目:畲拳、高脚马、舞蹈“打枪担”“龙图腾”、原生态畲歌表演唱“山哈歌谣”等。学校以畲族武术为基础创编《“舞”动畲拳》畲拳操,展现畲族特色。学校民族舞蹈队还经常积极参加当地及全国开展的少数民族文化活动。学校畲歌合唱团代表宁德市受邀在福建省教育系统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2019年教师节文艺演出上演唱《我爱畲乡好地方》,获得一致好评。2019年9月在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高脚竞速的比赛中,学校雷王兵同学获得了2×200米接力第五名、三等奖的好成绩。

    这些大型活动的举办,不仅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更使学生们在参与每一个节目编、导、演的过程中收获成长,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肯定。

    3.组建“民族中学教育联盟”,加快推进民族教育发展

    众人拾柴火焰高,百舸争流千帆竞。民族教育的发展从来不是一人一校一族之事,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参与。为加强各地民族中学和有“民族班”学校的交流与合作,共享各地民族教育的优势资源,由宁德市教育部门组织领导,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业务指导,宁德市民族中学牵头负责具体落实,成立了以宁德市民族中学为核心校,福安市民族中学、霞浦县民族中学、福鼎市民族中学、蕉城区民族中学,其他县(市)有民族班的初中校为成员校的“民族中学教育联盟”。

    “民族中学教育联盟”以打造全省乃至全国民族教育的品牌为目标,通过严密周详的计划制定落实,不断朝着目标迈进。作为联盟中的核心校,宁德市民族中学在“民族中学教育联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积极履行义务,与其他成员校明确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学校积极响应号召,着眼改革创新,通过教学环境建设、课程体系建构、教学方式变革,引导学生高效学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校办出特色,提高民族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不仅如此,学校还重视与各成员校之间的交流与共享。学校借助“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发挥辐射与带动作用,在联盟内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探索有效的学习方式,拓宽交流合作的渠道。学校还开放教学资源与各成员校共享,开放课堂教学供成员校观摩,开放教学研究过程供成员校参与,参与各成员校教学研究、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并在高中部招生工作中为成员校设立少数民族自主招生名额。

    在“民族中学教育联盟”这个平台中,宁德市民族中学积极发挥自身优势,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在校际间的交流分享中,实现合作共赢,提升“民族中学教育联盟”建设的整体水平,让区域民族教育的整体水平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60多年来,学校先后获得福建省文明学校标兵、第五届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福建省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福建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基地建设学校等70多项国家、省、市级表彰,被誉为“民族之花、教育之花、文明之花”,是畲族人民心中的“金凤凰”。

    行稳致远,回归本源。在新的历史时期,宁德市民族中学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体民中人坚守不忘发展民族教育初心,牢记培养民族人才使命,进一步挖掘和发展办学特色,充分利用各方面的优质资源,优化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全面做好特色民族教育研究工作,培养出更多的少数民族优秀人才,努力朝着建设“示范性、有特色、高质量”的省内一流、全国知名中学的目标迈进,把民族中学建成师生幸福感强、人文素养好、社会满意度高、办学特色鲜明的民族中学示范校,成为福建民族教育的窗口,谱写发展民族教育的新篇章!

    (郭仕惠 龚宏锋 全建华)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20-07-11/2004196.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