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中小学陆续进入暑假,随着北京疫情防控形势趋稳向好,部分京内外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拟组织面向学生的夏令营、研学旅行等活动。对此,北京市教委近日发布通知,明确暑假期间,北京教育系统不组织、不接待各类夏令营等聚集性活动。高等学校继续实施校园封闭式管理,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校园,严防聚集性、输入性风险,确保校园安全。
显然,这一通知不仅来得及时而且必要。暑假是组织开展各类夏令营、研学旅行等活动的“黄金时期”,虽然这有利于学生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然而因为疫情,今年的暑假注定不同往昔,而一旦开展此类活动,就免不了要聚集、扎堆,存在疫情传播风险。因此权衡利弊,北京市有关部门这回明确,暑假期间,不组织、不接待各类夏令营等聚集性活动,以防患于未然,是明智之举。
有人认为,各地疫情防控形势不同、风险等级不同,各类夏令营等聚集性活动无须都像北京市那样统统取消,这话不无道理。但在我看来,即便如此,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各地要组织开展各类夏令营、研学旅行等活动,也决不能像往常那样“说走就走”,无所顾忌。而是必须因“疫”制宜,无论参与人员数量、去往场所还是活动内容、停留时间等,都要科学研判,周密部署,合理安排,全方位做好风险防控,确保安全。
事实上,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夏令营、研学旅行等聚集性活动,虽有其合理性甚至必要性,已成为一种传统或习惯,但也不是暑假期间唯一的正确选项,也谈不上是“刚需”。除此之外,其实还有许多选项,比如学校可以指导家庭为学生安排合理的居家劳动,学习必要的生活技能,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方式。也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推出和鼓励中小学生积极参与上级和当地教育部门组织的网上夏令营活动等。
总之,疫情还未结束,各类夏令营、研学旅行等聚集性活动还是暂时予以“关停”,实行“不组织、不接待”为好。即使有些地区风险较小,可以组织开展此类活动,也必须因“疫”制宜,统筹兼顾,全面而严格地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千万不能让狡猾的病毒借着暑假及其夏令营、研学旅行等各类聚集性活动,再次侵入人体,传播开来。这是起码的底线要求,可谓责任重于泰山,谁都不可心存侥幸、麻痹大意。
(作者系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