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7月23日讯(记者 梁丹)“花钱进名校”“内部有指标”“提前发奖学金”……高考结束,随着考生查分、填报志愿和高校录取等后续工作的展开,各类涉高考招生诈骗进入高发期。近日,教育、公安部门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切实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提防招录“陷阱”,谨防上当受骗。
警方提醒,查询成绩要有辨别真伪意识,通过学校或教育部门官方指定的查询方式或查分网址查询成绩,不要轻易点击手机短信里来历不明的链接。
高考成绩公布后,不法分子通过散布“内部加分”等诈骗信息,声称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改分,骗取事主转账。教育部提醒,此类自称可修改高考分数的纯属骗局,切勿相信。
近年来,一些机构和个人冒用教育部门、招考机构或高校名义开展高考志愿填报咨询辅导活动,收取高额费用,不仅令考生和家长遭受经济损失,还可能被误导,丧失正常录取机会。教育部提醒,各地招生考试机构、招生高校举办的现场或网上咨询活动都是免费的,要认准官方网站,高考政策及信息以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公布的为准,避免上当受骗。
“内部招生”“特殊指标”等骗局常常出现在高考志愿录取结束后。不法分子谎称某高校名额没能招满,通过花钱“打点”可让考生获得特殊指标或补录名额。警方提醒,高考招生录取系统有严密的全国统一认证加密体系和监督机制,所谓花钱能上好大学、好专业,分数不够也能上大学的都是骗人伎俩。
教育部门提醒,2020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共3005所,均已在教育部官网发布,考生和家长可以通过登录教育部官网进行查询核实。请广大考生和家长在志愿填报时认清正规高校,切勿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