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数以亿计的绝对贫困人口已基本实现全面脱贫。面向未来,如何不断消除相对贫困、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仍是我们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在此背景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也应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加快转型发展步伐,逐步实现从“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变,不断提高资助育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所谓发展型资助,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在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困境的同时,将时代要求、国家需要与学生个性化的成长成才需求相结合,通过多元化的资助内容与多样化的资助形式,更好地助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近年来,东北师范大学立足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新情况新任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引领,把“扶困”与“扶智”“扶志”更好地结合起来,更加注重精准资助,不断完善一体化育人机制,积极构建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充分发挥资助育人工作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推动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作用。
更加注重立德树人的理念引领
自2007年国家新资助体系实施以来,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形成了助困、奖优、引导相结合的体系框架,基本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学生资助发展道路。加强和改善精准资助育人,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素养培育力度,着力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并切实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全过程。
为充分发挥高校学生资助的育人功能,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长远的深层发展需求,早在2006年,东北师范大学就率先提出物质支持与素质支持并举的“双线资助”模式。“物质支持”旨在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物质帮助,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这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根本所在;“素质支持”旨在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将思想教育贯穿在奖、贷、助、补、勤、减、免等各个环节,有效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高校学生资助的终极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东北师范大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双线资助”模式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推动构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旨归,以国家和学生需求为导向,多维共进、多措并举的“四维驱动”资助育人新模式。这一模式以精准资助为“根”,以素质资助为“干”,以人文资助为“枝”,以信仰资助为“果”,有效解决了资助育人工作中长期存在的“两张皮”现象,有力促进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更加注重“扶困”与“扶智”“扶志”的内容拓展
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发展,是高校资助工作根本性的价值旨归。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为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充分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通过强调物质帮扶的首要作用,已基本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总体目标。然而,如何在进一步加大物质帮扶的基础上,有效解决极少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的“等靠要”思想,确保国家资助经费真正花在刀刃上、进到人心里、转化为现实的育人成效,是摆在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者面前的突出问题和现实难题。“扶贫必扶智”,要“让贫困地区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有用之才”。为此,就需要把“扶困”与“扶智”“扶志”结合起来,在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困的同时,更加注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格养成、素质培育、精神追求,不断丰富和完善资助育人的内容体系。
推动“扶困”与“扶志”相统一。“扶志”旨在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通过培育其健康心理与健全人格,点燃学生自立自强、拼搏奋斗的激情和热情。近年来,东北师范大学坚持“扶困”与“扶志”相统一,着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通过思想引导、人格养成、情感激励等多样化支持形式,开展立体式、个性化帮扶,不断给予其积极乐观、奋发有为的精神动力和情感力量,充分调动其自我发展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校努力将“书院制”引入到资助育人体系中,积极搭建“励志书院”平台,并开设意识觉醒、案例示范、共同成长等系统性励志课程,选树励志典型,进而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精神的“钙”,解决“志短”的问题。
注重“扶困”与“扶智”相结合。“扶智”就是要通过丰富的育人项目和活动,全面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能力。多年来,东北师范大学坚持“扶困”与“扶智”有机融合,积极推动学生资助工作从“输血”向“造血”、从“授鱼”向“授渔”转变。着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能力拓展,学校探索搭建“就业齐飞”平台,开展“援飞助翔”求职援助活动,为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年级学生提供求职正装、求职路途补助等实物资助,并针对就业能力不强、求职技能偏弱、岗位信息缺乏等各类就业困难,通过专题讲座、线上辅导等方式,提供求职面试技巧、简历制作技巧等针对性指导,以切实增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发展能力。
更加注重精准资助的方法举措
实践表明,切实做好新时代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关键在精准,难点也在精准。如何按照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要求,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是构建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此,就需要紧紧抓住人员精准识别、资源精准配置、对策精准实施3个关键环节,探索构建以精准资助为指向的全过程、全链条的方法体系。
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水平。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科学识别与精准认定,是做好资助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认定精准,才能精准施测、靶向发力。为此,东北师范大学在2007年就自主研发构建了“信息采集—量化测评—民主评议—实地走访”的“四段一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引领了全国高校精准认定的发展方向。2017年,学校在原有二维“量化测评模型”基础上,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研发出了三维“智能动态认定模型”,实现了家庭经济困难程度由传统的人工排序向智能化认定的转变。
按需分配丰富多样的资助资源。精准配置资源是实现精准资助的重要环节。为精准把握学生的资助需求,避免学生资助工作在资源分配上存在例如对不同区域、不同院系、不同专业学生的资助标准缺少精细化、差异化的制度设计,资助经费发放的时间和力度与学生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和错位等精准性不足的问题,东北师范大学建立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成本测算机制。依据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相关理论,综合考虑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学杂费用标准、基本学习生活成本和长远发展需求等因素,研究构建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需求测评模型,形成针对不同困难程度、不同年级专业学生而设立的多个资助等级,确保更准确地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差异化的资助需求。此外,学校高度关注资助经费发放节点与使用效益,注重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要的时刻发放、紧迫的地方发力,切实解决资助标准与资金发放的精准性问题。
精准实施多元化资助育人对策。精准资助并非单纯的物质资助,更要在育人策略的实施上体现精准要求,有针对性地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进行教育和引导。围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价值观塑造、道德品格养成、发展能力提升、精神状态培育等,东北师范大学通过教育引导、实践体验、项目激励等多种方式,切实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成才需求。学校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方向,实施“九个一工程”,即:记录一次勤工助学经历、参加一个志愿服务组织、撰写一份职业生涯规划书、参加一系列职业技能培训、参与一系列素质拓展训练、观看一系列高水平艺术展演、承担一项科研实践项目、参加一次红色体验活动、参加一次国际化大都市调研考察。多元化资助育人形式有效推动了学生资助工作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的转变。
更加注重一体化育人的机制建设
新时代构建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还需构建完善涵盖“内”“外”两个维度的一体化运行、专业化运作的体制机制。为此,就需要着力加强高校资助育人系统内部要素、资源、手段的有机整合,实现协同发力;着力推动高校资助育人同国家扶贫攻坚战略、社会扶贫攻坚资源的和合共生,实现同向同行。
加强高校资助育人体系内部协同机制建设。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具有内容多、难度高、任务重、系统性强等特点,要想取得育人实效必须加强内部协同,推动各育人力量、各育人环节协同发力。在育人队伍上,东北师范大学在2006年就成立了独立的、正处级建制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将学生资助从一般性学生工作中独立设置、细分职能,并在每个学院配备资助专员,显著提高了学生资助质量和效率。在育人资源上,东北师范大学积极打造“UGEM结对助学计划”,努力推动学校、政府部门、企业、媒体四方协同联动,并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配备助学导师,提供贯穿4年的职业生涯发展指导和实习、实践机会,从而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统筹推进高校资助育人与其他育人的有效联动。当前,我国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已初步形成了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的“十大育人体系”。这些体系之间既各有侧重,又密切联系,迫切需要相互联动、同向同行、协同发力。因此,东北师范大学积极推进资助工作与思想教育、就业创业等协调互动、齐头并进,探索构建“大资助”“大思政”育人格局。推动资助育人与实践育人相结合,每年组织开展“红色体验行”“祖国建设成就体验行”,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红色文化洗礼,唤醒他们对党和国家的情感归属和认同。推动资助育人与组织育人相结合,在勤工助学服务团等组织成立临时党支部,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激发他们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东北师范大学]主任 马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