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一体双院制”培养模式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补、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互促,将教育教学紧密围绕管理能力培养、社会责任培育、个人素质提升等方面,使学生成为“完整的人”,无论世界如何变化,他们的视野、素养、能力和态度都足以应对。
淬炼商学院组织学生开展认知实习 培养企业家思维
“回望·从1919到2019”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公益跑
书院环境舒适、功能丰富的社交和文化场所
“乌马河杯”书院社区运动节
全国35所高校近500人来学校参加2019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有道商创杯”商务谈判竞赛
远景学院师生访问哈佛大学
学校学子在省级创业大赛上获奖
非遗中心展示文创成果
在互联网与大数据蔓延、文化重塑与社会转型、知识爆炸与科技变革的时代,我们的大学教育应该如何主动适应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2010年,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迁入新校区,开启了高等教育创新变革、转型发展的新征程。在10年的探索发展过程中,学校始终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从政治方向、价值取向、改革目标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认识和把握新时代教育工作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逐步确立了“信息产业商学院(信息产业+商学院)”的办学定位,逐步形成了“四位一体双院制(专业教育+商科教育+通识教育+完满教育)+(书院+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及系列教育创新品牌,构建本科“MBA”教育生态圈,培养未来经营管理的中坚力量,努力建成受尊崇的特色本科大学。
定位清晰、目标明确,建设受尊崇的特色本科大学
学校的办学定位和目标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其中,“信息产业商学院”决定了学校培养什么人,即以“完整的人”(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培养具有信息领域专业知识、管理技能和领导素质,愿意并且能够为社会作出贡献的有用人才,这与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目标一致。“‘四位一体双院制’人才培养模式及系列教育创新品牌”是学校构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很好地解决了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深化改革、内涵发展,培养精专业懂管理会沟通的复合型人才
学校“四位一体双院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既是一种知识教育模式,也是一种人格、能力、素质、品德等的养成模式,塑造学生的知识能力、品德修养、价值追求和精神品格,使学生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具备专业知识背景的未来经营管理的中坚力量。
(一)精细化的专业教育
学校围绕“信息产业商学院”办学定位,按照以商科教育为核心,发展服务信息产业特色专业群的专业结构优化思路,聚焦发展以“计算机+大数据”为中心的信息技术和以“智能控制+物联网”为中心的人工智能两大专业群。目前,学校设有10个二级院系、4个教学部,开设有46个本科专业和若干国际合作项目(专业),构筑了具有品牌优势、特色鲜明、适应社会需求、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结构。
不断强化专业建设。学校持续推进“1+3+3”专业建设工程,以网络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环境设计、英语和食品质量安全为重点,推进专业内涵建设,辐射带动专业集群发展。近两年来,学校以省级一流专业建设标准,优先推动网络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财务管理专业建设以及软件工程特色专业群建设。同时,学校主动引入德国学科专业认证协会的认证体系(ASIIN认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网络工程2个专业首批试点认证已初见成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软件工程2个专业的第二批认证已经启动,努力推动信息产业下的新工科建设。
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学校搭建了悠学派网络在线教育平台(智慧云课堂平台)与超星泛雅网络课程建设平台,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课程建设。一方面,部分课程在优学派网络在线教育平台上已实现扫码签到、课堂互动、教学资源共享,教学效果明显提升;另一方面,可通过超星泛雅网络课程建设平台的无线投屏、手势签到、三步建课、课程门户建设、章节内容编辑、课程管理及数据统计分析等模块功能实现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此外,学校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综合英语”“机械制图”“市场营销学”“形意拳”作为首批试点课程,着力强化课程思政育人工作。
深化专业实践环节。学校不断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主动对接太谷玛钢、祁县玻璃产业、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平阳木版年画博物馆、山西一拓国土资源咨询有限公司等地方行业企业和政府部门,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大力推动校企合作,助力产教融合,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二)全新的商科教育
学校以商科教育为核心,打造了以信息产业为切入点,以完满教育、通识教育为重要补充的“新商科”。商科教育首先是一种知识体系,学校整合课程资源,优化课程结构,致力于以一流的商学院给全院学生提供一流的商科课程;其次是一种能力结构,除传统商科课程外,将完满教育和通识教育作为这种能力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注重学生对各种知识的运用及现实社会给学生的反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管理能力、商科思维等。
构建课程体系。学校构建了商科教育课程集群与淬炼野战营训练相结合的商科教育育人体系。学校将商科课程作为单独板块全面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即“6+2领导力课程模块”,学生在校期间需修读6门必修课程和4门选修课程中的2门选修课程。借鉴美国西点军校及海豹突击队的训练模式,学校开展了“5+2”模式的淬炼野战营训练体系,该体系通过完善学生的领导能力结构,淬炼学生的心性和担当,进而唤醒学生心中不断拼搏的潜质与追逐梦想的精神。
开展实践活动。学校以第二课堂为拓展,先后搭建了“创想杯”招生简章创意大赛、校园营销节、模拟炒股大赛、ERP沙盘模拟经营大赛等商业竞赛活动平台。学校鼓励学生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并在比赛中多次荣获佳绩;支持学生在各类学生组织、志愿活动中负责相关商业或运营的主要板块,提升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和商业思维。
深化国际交流。学校积极探索商科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新模式,与德国埃森经济与管理应用技术大学探索实施会计与金融管理专业、设计与创新管理专业等的硕士联合培养项目,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及跨文化能力,实现学生在知识、管理、能力、思维、责任等维度的成长和积累。
(三)高比重的通识教育
学校全面推行通识教育,成立通识教学部,配备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专兼职教师,广泛涉猎人文、艺术、科学知识,通过创意写作学院、非遗研究中心、名师课堂等特色单位独立开设20余门选修课程,多元思想文化融合,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批判思维、创造力和沟通能力。
教学目标定位清晰。通识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为“开阔国际视野,追求公平正义,尊重生命价值,提高审美情趣,强化责任意识,弘扬道德担当,培养理性思维,提升决策能力”,该目标定位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前6句是“途径”,后两句是“目的”,即全院大学生在商科教育、完满教育、专业教育的基础上,通过通识课程六大模块的学习,最终做出正确抉择,成为合格的“未来经营管理的中坚力量”。
课程体系科学完善。学校着眼于未来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客观需求,借鉴国内外通识教育先进经验,构建起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由人文精神与生命关怀、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交流表达与理性评价、社会变迁与文明对话、道德承担与价值塑造六大模块的24门课程组成,其目的在于突破单纯的“专业视域”和“知识视域”,为学生提供能够帮助其形成基本人文修养、思想视野和精神感悟的课程。
课外实践活动丰富。学校注重拓展课外通识教育空间,搭建起“通识知识大奖赛”“通识嘉年华”“师说”“经典共读”“晋商学堂”等学习交流平台,带领学生一起通识中外、识文崇理。通识课教学部将特色通识课与晋商文化资源优势相结合,开拓建立了“三多堂”“乔家大院”“渠家大院”等3家通识教育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可以在实训基地领略山西票号的发展历史,感知晋商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极致的完满教育
完满教育是学校探索创新的素质教育大平台,是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生动实践。完满教育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构建了以社团活动、公益服务、艺术实践、竞技体育为主要内容的育人体系。学生在丰富多元的实践、体验中,以组织者、参加者、观摩者等角色互动交融,不断得到浸润、改变和成长。
社团活动。学校共有各类学生社团92个,依托学生社团,积极搭建系统的校园社团活动品牌,现已形成社团挑战月、电影周、社团文化艺术节、社团嘉年华、达人秀、生存挑战赛、科技文化节、大学生创意节等多个大型活动平台,丰富了学生视野,助推校园文化培育和建设。
公益服务。学校共有专项志愿者服务队49支,围绕“双百计划、青春支农、情暖社区、同伴护航、随手志愿、青志接力”六大方面开展公益行动,搭建了青春雷锋月、志愿暖心月、分享交流月等主题月活动平台,培育和孵化“爱心部落·公益超市”“丢书包计划”等优秀项目,承接省级、国家级别志愿服务工作,让学生在志愿服务中体会付出给予,收获感动。
竞技体育。学校共有各级各类运动队120余支,开展足球、篮球、排球、游泳、健美操、乒乓球、羽毛球联赛以及校园铁人三项联赛等竞技性赛事,组织户外拓展大赛、全民健身周、冬季长跑大赛、定向越野大赛等全民性体育赛事,同时还构建了“大学生体育节”“大学生体育运动月”等平台,通过科学训练、校内赛事、外出参赛等措施,不断培育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领袖气质。
艺术实践。学校共有各类艺术分团14个,搭建了校园摇滚音乐节、明星迎新晚会、校园戏剧节、乌马河艺术嘉年华、自由音乐日、大学生艺术节等艺术实践平台,同时还编排大型原创音乐剧、舞台剧等艺术实践项目,开展舞蹈、民乐、表演等艺术专场活动,让学生在艺术的舞台上熠熠生辉,在主角塑造的道路上成就自我。
完满教育源于“第二课堂”,放置于与课堂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写入人才培养方案。在实践和发展过程中成功从校内全面覆盖走向国内教育品牌打造,近年来累计获得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燃青春·聚能量”全国学生社团影响力展示活动优秀建设单位、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高校项目办等省部级及以上奖励近千项,远高于同类本科院校。
(五)特色化的双院育人
学校全面推行全员书院制育人,构建了书院与学院“双院+”育人新模式,即学生“生活在书院,专业在学院”。学校累计投入数千万元,依托传统住宿社区建立了七大书院。书院不仅仅是一个青春、个性和多元的硬件场地空间,搭建导师研讨、团队交流的互动空间,构建格局特色的书院文化交流空间,更是一个集环境、文化、教育、实践、成长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式教育圈层。
家文化的培育阵地。书院给予青年社群“家”的空间,在功能设计上,通过会客室、文化墙、共享厨房、健身中心、咖啡厅等,丰富“家”的生活体验;在文化呈现上,镌刻在书院入口处的院名、院徽、LOGO,各类软装墙呈现的书院愿景、标识、理念等,赋予“家”的文化气息。书院“家长团队”(管理团队、导师团队、学长团队)始终和书院家人一起“陪伴、守望”,书院“家庭活动”(师生共膳、集体生日会、书院夜话)引导书院家人归属,书院“家园项目”(成长档案、两进两谈、三长计划)丰富书院家人行动。
领导力的发展平台。书院支撑“信息产业商学院”办学愿景,以“领导力”培育为主色,实现“双赋”体系,即:学院赋知识,书院赋能力。书院与学院相辅相成,形成“基于领导力塑造”的书院发展模式,各书院围绕当前青年大学生在沟通表达、协作分工、团队责任、时间管理等方面的缺失,分别成体系地开展协作力、表达力、责任力、思辨力、营销力、创造力等“领导力”培育,学生们可以像上课一样参与相关培训的打卡、考核或实践。
连接点的互动体系。书院作为纽带和桥梁,成为教师与学生、院系与书院、现在与未来连接的主阵地、主渠道、主内容。书院与校内近20个特色育人平台连接,实现“协同育人”;书院与校外有关行会协会、政府部门、企业连接,强化“共建共育”。
突出特色、发展优势,打造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教育品牌
学校注重学生的多元成长,倡导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构建了独树一帜的发展愿景、育人路径和学生成长平台,现已形成一系列特色教育品牌。
远景学院。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的精英人才培养如何得以保障?围绕这一问题,学校于2012年起,创造性地结合了国际博雅教育的成功经验,集聚全校优势教学资源,着力将远景学院打造成为精英人才培养基地。学院每年面向全校重点建设的7个专业选拔120名荣誉学生进行小班精细化培养,远景学院先后与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荣誉学院、北爱尔兰女王大学圣玛丽学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每年分批向两所学校选派并全额资助荣誉学生参加不同项目的交流学习并获得相应学分。截至目前,远景学院已经选送130名师生赴欧美合作院校交流学习,并接待国际学生70余人次到校研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课程。
“双体系”卓越人才教育。“双体系”即“软件技术实战+职场关键能力”两套系统并行的全新教育模式,该模式以IT企业人才岗位需求为出发点、以岗前实训为特色、以项目实战为核心、以就业效果为导向,聘任有企业实战经验教师,教授软件开发技术、职场关键能力课程。基地已培训13期学员、3期中科软定制班,累计培养1300余名学生。每期学员全员就业,一线城市累计就业840余人,其中优秀学员进入百度、腾讯、小米、京东、字节跳动、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联想研究院、中国电信研究院、中科软等知名企事业单位工作,部分优秀学员应届毕业生获得高额年薪。
国际化办学。学校从培养信息领域多元化应用型人才的角度出发,与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德国北黑森应用科技学院、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大学等多所国外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每年资助100余名优秀师生赴美国、德国参加短期国际游学项目。先后与世界著名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签署合作协议,每年选拔30余名在专业学习、体育、艺术等领域表现优异的学生,到国外进行为期4—6周的专业课及英语学习,该留学项目的主要费用由学校承担。学校还为学生出国、英语和德语考证、国外实习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建立了资助优秀师生赴国外学习交流与选拔制度,拓展师生国际视野。
名人大讲堂和名师课堂。学校每年斥巨资开展“名家大师讲堂”和“名师课堂”,邀请国内外名人、名师、名家到校开讲,与学校学子一同共话古今、学术论道。以收纳讲座精髓为内容的《思想的盛宴》现已出版至第五册。学校建立了多领域一流专家教授“群星璀璨”资源库,聘请中国双院士和国外一流学者来校,以学术沙龙、合作教学、实验班等多种形式授课,全面提升专业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创意写作学院。学校率先成立创意写作学院,从“学习模板细分化、培养方向市场化、培养方式重实践”3个方面,培育新形势下知识、能力、素质俱佳的创新应用型写作人才。创意写作师资队伍精良,除理论课教师外,还有知名作家教授写作,采用小班授课+作家导师制+项目写作的基本教学模式,组织学生进行项目化写作,目前已出版学生作品《乌马河文丛》第一辑(3本)、第二辑(5本)。此外,定期举办读书交流会、征文活动、写作采风、田野调查、作家面对面、诗词大赛等形式多样的精品活动,对话文学,启迪智慧。
创业学院。学校于2015年成立了创业学院,现有山西省SIYB创业培训讲师12人,面向全院学生免费开展SIYB创业培训。2016年,学校成功申报山西省省级众创空间,累计获得国家财政拨付的众创空间扶持建设专项资金50万元。众创空间占地面积2520平方米,每年可成功孵化30余支创业团队,目前已有6家学生公司(个体)在众创空间内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学校建立了“创新课程打基础—创新实践学动手—申报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担项目—参加竞赛出成果—产教结合促创业”的培养模式,近5年来,学生创业团队先后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山西省“晋商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中荣获国家级别奖项3个、省级奖项64个,奖金70余万元。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学校专门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致力于研究、保护及传承以晋中文化为核心的山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非遗中心独立承担了多项省级项目,与各级各类政府部门、企业合作推进多种文化工程。自2015年9月起着手拍摄《太谷文化遗产》系列纪录片,深度解读太谷历史文化遗产,播出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2016年起,启动“拾遗记”工程,推进区域内古代碑刻与古建筑保护,传承金石传拓非遗技艺。中心还创办了山西省首个专业刊物《三晋非遗研究》,刊载国内非遗名家及校内师生研究非遗的理论成果,并成立了非遗文创工作室,基于省内各类非遗文化研发了多种文创产品,成果丰硕。
此外,学校还将民族国粹形意拳引进校园,成立了形意拳中心,由6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担任教练,并把形意拳教学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在全校1.6万名学生中开展形意拳课程,确保人人会习练形意拳。学校师生多次在国际、国家、省各级别比赛中获奖,同时还加强形意拳方面的研究工作,编辑出版了形意拳教材。
素质拓展。学校建立素质拓展中心,将拓展训练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采用户外体验式训练方式,旨在培养参训学生的领导力、意志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多校园。学校与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和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常态化地开展国内交换生项目,使学生花一份学费便可上多所大学。
信息化建设。学校大力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配备网络视频高清同步录播系统,还与中影集团合作打造了山西高校首个校园电影院,所有影片均与国内一线影院同步上映。
招生稳定、就业良好,学校核心理念及育人质量得到社会认可
学校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多渠道招生宣传,近年来,生源质量不断提高,录取分均高于各省区市控制线。学校积极搭建就业双向选择平台,多渠道开拓就业市场,学生创业热情高、创业能力逐年提升,获得省部级以上创新创业奖项60余项。近年来学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考研达线率高达50%以上,高就业率、高考研率等居于全国同类高校前列,更有大量毕业生通过“双体系”教育入职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上市公司就业,就业率达到全部,高质量就业达87%。
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成效明显。近5年来在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各类学科竞赛中累计获得国家级别奖项100余项、省级奖项500余项。学校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与一致好评,先后荣获全国十大独立学院、全国十大品牌独立学院、中国品牌影响力独立学院等荣誉。
近10年来,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在探索发展的过程中秉承“差异化竞争战略”,构建了与众不同的发展愿景、育人路径和学生成长平台,学校多项指标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具有极强的办学建校实力。未来,学校将持续优化教学科研和管理模式,不断探索应用型本科教育创新的广度与深度,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为学生提供更多元、更广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武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