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崇拜多发于青少年时期,这种现象自古有之。“饭圈”是当代青少年偶像崇拜的产物,是与“养成系”造星模式相伴相生的粉丝组织形态,其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它对青少年成长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比如,粉丝要在竞争激烈的粉丝圈里获得威望,需要掌握媒体、摄影、修图、编辑、网络营销、活动组织等多种技能,才能赢得认可;部分粉丝在饭圈里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互勉励,舒缓现实生活中的压力;有的饭圈积极开展各类公益活动,比如为贫困地区修路、捐建音乐舞蹈教室、捐建信号塔等,为青年群体树立榜样。
但饭圈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削弱主流意识形态对青少年思想引导和价值引导的不利影响。饭圈里,“娱乐至死”的观念消解了青年人的自我判断和理性思考,充斥着戏谑化、感官化、情绪化的表达,有时,主流意识形态被稀释、被解构、被选择、被恶搞。饭圈空间里,理性精神的流失、群体思想的极化、个体行为的失范,冲击挤压着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空间,也使思想教育的难度增大,需要家长、学校、社会共同努力进行合理引导。
从家长角度看,高质量的陪伴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老师是父母,最好的教育是陪伴,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心理上急于摆脱家长的管束,对高度理想化、浪漫化的偶像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感依恋,心理学上称之为“遥亲感”。许多父母虽然在孩子身边,但把更多时间花在了工作和手机上,缺乏高质量陪伴的子女,其“遥亲感”情绪会更为强烈,更容易将情感依赖投射到饭圈或网络游戏上。在偶像崇拜问题上,父母扮演的角色不应是审判者,而应是高质量的陪伴者和引领者,通过高质量的陪伴,介入式参与子女的偶像崇拜,分享自己的偶像和偶像认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追星方式。青春期的孩子敏感而脆弱,拥有父母高质量陪伴的孩子可以平稳度过,甚至可以没有“叛逆期”。
从学校角度来看,要正视青少年群体的心理特征和话语权。教育工作者需要正视青少年的利益诉求,正视青少年群体迷惘、冲动、叛逆的青春期心理特征,正视青少年自我意识的觉醒、身份认同的寻找、价值观的不确定、意志力的不坚定,结合青少年群体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开展针对性的思想教育,提升其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用平视的眼光观察青少年偶像崇拜,引导青少年偶像崇拜亚文化向主流文化靠拢,避免简单粗暴的方式,避免越批评越逆反的现象。
从社会角度来看,要用综合治理的方式进行引导。一是意识形态路径。主流媒体和主管部门需要引导饭圈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良性互动,当饭圈开展“驰援武汉”等公益行动时,应给以及时正面的报道,激励饭圈文化向主流文化靠拢。当饭圈群体行为失范时,也要避免使用“标签化”的方式制造“道德恐慌”,从而减少主亚文化互动的可能性。二是法治化路径。传统理论认为,网络上的趣缘圈层基于其松散性、虚拟性、流变性,属于私权领域范畴,公权力不宜过多介入。但是,当前饭圈已具有圈层化、组织化、纪律化特征,不仅线上交流分享,也不时开展线下活动,已具备“社会团体”的基本特征,对部分会员众多、组织严密的饭圈组织,可考虑纳入《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进行规制。此外,国家也需增加相关法律法规的供给,明确网信办、公安、民政各自的监管职责,明确娱乐营销公司的粉丝行为管理义务,明确网络平台的监督、巡查、删除、主动报告等责任。
引导饭圈文化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校、家庭、社会以及我们每一个成年公民都是共商共治的主体,为孩子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也是每个合格公民的应有责任。
(作者系华东政法大学大学生思想动态大数据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