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课上,学生们进行油画创作。盖艳芹 摄
每所学校在落地实施国家教育方针的过程中,必须通过自身的文化积淀和所面对的学生实际进行具体解读,校本化实施国家赋予的教育任务。“复光教育”,是我所在的山东省烟台市第三中学把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工具,也是我校十几年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2008年,学校在山东省“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启动教育改革,“复光”的理念就来自物理学知识,意为优质的教育应聚合教师个体能量如复色阳光,辉照每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使每个学生、每位教师在自主、主动发展中呈现各自的精彩。
我校“工具”概念的提出和对“工具”的研发使用,缘于2007年开始的学校“互联网+”课堂教学改革。最初,为了解决学生在深度学习过程中思维素养提升慢的问题,学校提出开发、使用学科教学工具的学科建设要求。在推进过程中,“工具”逐渐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教师对“工具”的使用意识日渐加强,并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有效抓手。特别是在新高考背景下,学校强化并进一步规范“工具”的操作使用,使之成为学校新高考改革中的一套有效操作系统。
哈佛心理学家巴里和菲尔在合作的《工具》一书中,将“工具”解读为“达到、完成或促进某一事物的手段”。我们将之进一步细分,就有了“硬工具”和“软工具”之分。在教学中,“硬工具”如使用的教科书、钢笔、橡皮、信息平台、计算机终端、教师开发的教学用具等;“软工具”则是指在教育教学中,用来促进、优化学校管理,提升师生自我教育力,培养教师专业素养与学生核心素养的思维方法和流程手段等。
构建“立德树人”的工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把原来零散的教育活动归总,构建了“德育课程一体化”这一软工具,丰富完善德育课程和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全新育人模式。这使得教师的教育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德育的实施过程有机结合、相互渗透、有效推进,初步形成了“四位一体,立德树人”的德育教育体系,形成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新格局,找到了“立德树人”的落地路径。
开发“服务选才”的工具,助力高等教育“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普通高中应当为高等教育培养具备合理知识结构、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化理念的各类专业人才奠定基础。为此,学校开发了系列软工具,如“5W”工具、“学生生涯规划”工具、“职业体验训练营”工具、“影子父母”工具等,引导学生确立人生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综合素养。在高中学校开设学生发展指导课程的工作中,还需在理想、心理、学习、生活、生涯规划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以提高学生选课、选考、填报志愿和未来就业的自主选择能力。
完善“引导教学”的工具,为社会培养可塑性强、能持续学习的人才。技术的一个重要用途就是能够为课程和教学创造新机会,通过把真实世界的问题带入课堂,让学生探索和解决。面对知识爆炸,学校教育如何应对信息技术的巨大冲击和颠覆,培养时代需要的合格人才,同时,如何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个性化学习,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需求,也是我校在人才培养方式方面寻求突破的重点课题。2013年,我校在烟台市率先开始了信息化教学、智慧校园建设的探索实践——
我们建设了数字化管理平台工具。目前在服务与管理模式方面,已实现“一个平台+一个门户+N个应用系统”的数字化校园系统。一个门户指对外宣传门户网站,一个平台指学校办公平台,N个应用系统包括一卡通平台、办公管理平台、教务管理平台、学生管理平台、档案管理平台等各部门各资源管理平台,基本建立了“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工具管理系统。
我们建立了教学软件平台工具。目前学校共使用了四个教学服务平台,其中,两个主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主,另两个主要用于学生作业和考试过程动态化数据采集和大数据智能分析;制定学生自适应学习资料及学习路径,为教师提供精准教学,并服务于教师的有效教研。
我们建立了学习资源库工具。2014年开始进行学习网络平台的搭建,并随之启动学科主任负责制下的学科资源库建设。教师将制作的课程、课件、学习素材上传平台,供学生个性化地学习。以今年疫情期间与去年同时期的某个数据对比,可以清晰地体现工具带来的便利和效果。
我们建立了学科教研基地工具。2016年,我校在烟台市率先启动学科基地建设。在省市学科基地建设方案发布后,学校积极扎实落实上级要求,进一步加强基地建设,建设教师与学生新型教育教学和学习环境。目前我校语文、物理、政治、历史四个学科基地组获评烟台市级学科基地称号,其中语文、物理、政治三个基地还获评学科课程基地称号。教学资源的建设极大地推动了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地。
我们建立了学科教与学软工具。在学科教学中,我们注重开发能让隐性思维显性化的软工具,以使学生能利用软工具把知识更好地融会贯通,能让学生关注思维方式,使学习深度发生,从而实现由“教学习”到“教如何学习”再到“深度学习”的教学变革。目前,学校各学科组及服务管理部门共开发人文类、科学类、综合实践类、服务管理类四大类80余个软工具。
在人类的进化与发展历程中,工具自始至终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改变与推动社会发展,同时也改变与推动着教育的发展。因此,在今天的新高考改革的巨大浪潮中,我们不妨成为工具的创造者、使用者,借助于“工具”,实现教育改革的圆满完成。
(作者系山东省烟台市第三中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