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让学生从被尊重中感受到为人的价值

[db:作者]  2020-10-14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怎样让学生自我发现做人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承担起每一个阶段应该承担的责任?这是学校德育本应具有的效果,也是德育的难点和痛点。面对这样的问题,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15)班尝试创新德育方式,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坚持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四位一体”,创造环境和条件,让学生寻找到自我责任以及肩挑责任之后的成就感,学生自我挖掘动力,成为一个拥有价值感和责任感的学习个体,在自我学习中发现学习的快乐。过程虽然艰难,但是成功地达到了预定目标,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相应的成长。

    四位一体以生为主实现自我德育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植根中国文化、中国特色的人才培育理念。青少年正在成长期,高中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面对思潮多样化、价值多元化的社会环境,我们要扣紧每个教育环节,系统谋划整个教育过程,切实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中学的学生不是成年人,但他们是独立个体的人。判断学生是否为“独立个体”,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明白每一阶段的为人之责,拥有自我之德的意识:明白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清楚自身的道德要求和肩负的责任,继而成为一个独立的学习个体。独立的学习个体能够自我学习,自我承担,挖掘自我动力,承担起自己的学习任务,同时将责任转为追求,继而能够品尝到完成责任和任务的成就感,感受到喜悦,喜悦激发更大动力,形成良好的内在自我之德的循环机制。

    为此,学校创建了“四位一体,学生为主”的环境理念,以在校的每一个学生为主,尊重他们的个体精神;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四股力量守住各自的位置,为学生服务,帮助学生个体发现自我,主动背负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责任,寻找到自我能量。

    为了学生的自我成长,学校需要做的是创造一个良好的启发式环境,慢慢引导学生寻找自我之德,启发学生建立自我之责,继而勇敢承担这一责任。为此,要充分调动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内在能量,“五育一体”,实现从“单一育分”向“五育一体,育人为本”的观念提振,倡导“以德育分,以德育人”的教育主张。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极践行考试招生制度设计与评价的价值导向和人本精神,引导学生从“解题”到“解决问题”,从“做题”到“做人做事”。

    为践行“五育一体,育人为本”的理念,我们在惠州市首创假期“五育”作业。学校将现代社会的共同生活及行为准则和规范纳入寒假作业体系,包括个人品德(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家庭美德(尊老爱幼、邻里团结)、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假期结束时,学校评出优秀的寒假作业并进行表彰。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学校德育最终要实现学生自我德育。其中,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树立国家意识,让每一个学生拥有公民精神,熟悉国家的历史,因国自豪而自发产生爱国情怀。爱国情怀的价值在于让学生与周围的世界建立良性链接,继而激发学生求知奋进、愿意为更好的世界而努力。

    学校、教师创造尊重学生个体的环境

    在实践中,我们强调“以德育分、以德育人”,从尊重学生个体为起点,在全校建立整体性的尊重氛围,尊重学生的情绪,尊重学生的“无责”,尊重学生的“茫然”,尊重学生的“无感”,目的是让学生从被尊重中感受到为人的价值,继而审视自身,发现自我,意识到努力奋进对于自身的价值,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学习个体。

    要让学生感受被尊重,不可忽视学生与周围环境特别是学校、班级的意识关系,学生需要明确自身在这日常环境的位置,发现自我个体的存在感。这里有两种方式:一是主动地和学校、班级环境发生互动,进行多方式的沟通;二是学校和教师不断优化学校班级环境,让学生个体得到一种良好尊重感。

    通过不断探索,我们意识到,劳动教育是让学生与学校、班级环境形成互动交流的好方式,通过身体和思维的双重劳动,学生深入地了解学校、班级和身边的同学以及自身的存在感和价值,进而感受到被需要被尊重。即使在高考最紧张的阶段,高三(15)班学生校服清洗干干净净,书桌整理井井有条,教室讲台一尘不染,地板没有任何杂屑,教室外排每人种植的绿色植物竞相生长。教育无需华丽,在真真切切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受到尊重,学会成长。

    我们认识到,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所有的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老师们专门花时间研究每一个学生,制定学习个性档案,定做个性化辅导方案,从而增强了学生的信心和学习效率。学生也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和尊重,自然激发为人的荣耀,形成如沐春风般的德育氛围。

    家长全力呵护学生正在成长的个体人格

    我们非常重视家长的重要性,但在长期家校交往中我们发现,因为学生与家长的血缘关系,家长容易忽视学生的个体性,成为启发式环境中最容易出问题的一环。家长有时容易陷入“为孩子好”的迷局中,不尊重学生个性和情绪,无意中阻碍了学生自我德育,妨碍了学生寻找自我之责。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局面,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研究每一位家长,为他们量身定制交流沟通方案,寻找到家长对学生的核心心结和诉求;基于此,与家长一起讨论如何让自己的孩子感受到他们的尊重和呵护。让家庭成为学生被尊重的港湾,让家长成为尊重港湾的守护人。为此,我们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制度、定期召开家长会、开展亲子线上教育、家访等途径进行家校共育,积极构建新型家校关系;家校思想统一,步调一致,相互理解,尊重规律,凝聚立德树人的共育合力。

    学生尊重家长,家长理解学生,才能确保实现家校共育成功。家长需要认识到学生是一个独立个体,他们拥有正在生长的人格,必须用爱呵护,让人格自在成熟,发现为人的职责之美,从父母身上寻找自我德育的范本,敢于承担父母的要求之责。

    教育不仅是培养孩子各种能力,更是让他们心中充满善和爱。很多家长反映学生周末回到家就反锁房门,不愿意与父母沟通,感觉很无助。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组织学生观看一位考入名校的贫困家庭学生感恩父母、自立自强的感人视频,让他们懂得父母的艰辛,懂得感恩和尊重父母。家长会还精心准备,要求每位孩子给自己的父母敬献一支鲜花,并说一句对父母的心里话。很多家长当场流下了眼泪。

    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思贝尔斯说过:“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想要唤醒灵魂,必须尊重它的独特性,发现自己的责任,发现自己的价值。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20-10-23/2011200.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