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坚持“三导四化” 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

[db:作者]  2020-10-17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思政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学校要办好思政课,教师要讲好思政课,学生要学好思政课。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以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为基本要求,以理论教学专题化、实践教学项目化、理论社团桥梁化和教学手段信息化为基本抓手,持续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不断在加强中改进、在创新中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

构建思政课改革创新良好生态

    为了改变思政课建设存在主体缺位和创新不够的现状,学校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协同配合工作的格局。组建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委员会,直属党委领导,全面负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该委员会之下按照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思想政治实践教育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三个领域分设三个领导小组,即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领导小组、思想政治实践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网络思政工作领导小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统筹思政课、党课、团课、班会课等在内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评估,为以思政课为主的思政理论教学协同化改革创新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学校坚持“强化专任教师培养,优化兼职教师选配,深化教师充实渠道”的工作思路,加强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将学校党委书记、各学院党总支书记、学生支部书记、学工部长、组宣处长等负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人编入思政课兼职教师队伍;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走进课堂,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学校培养、选拔优秀社会科学类课程教师、专业课教师、政治辅导员充实思政课教师队伍;学校采取集体备课、交互听课、座谈交流等措施加强思政课教师培养培训,强化教学教研能力,提升教师育人素养能力,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协同化改革创新提供队伍保障。学校坚持“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全面实施“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工程”,加强非思政课教师立德树人能力培养工作,充分利用各类课程思政元素,发挥其思政功能,构建全覆盖、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课程体系,为思政理论教学协同化改革创新提供环境保障。

锚定思政课改革创新三个导向

    思政课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以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为锚进行改革创新,必须从思政课的根本问题入手,以思政课的终极目标为奋斗使命,以思政课的效果要求为价值追求。“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是根本问题。围绕这一根本问题,学校从加强思政课重要性认识、提升教学效果、加大教学研究力度、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补齐教师选配和培养工作存在的短板等方面,不断加强体制机制建设,严格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开展“讲义标准化、教学立体化、资料可视化和队伍专业化”建设,注重教学与研究、内容与形式等方面的融合建设,取得良好效果。思政课要“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为了实现思政课这一终极目标,学校努力通过抓好政治学习、集体备课、参观学习、社会服务等形式,加强思政课教师的政治建设、情怀培养、思维锤炼、视野拓展、自律修炼和人格表率,把思政课建设成为有信仰、有温度、有创新、有自信、有担当和有魅力的课程。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学校紧紧围绕这一效果要求,坚持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融合,理论讲授、小组研学、情境展示、课题研讨等形式相结合,牢牢抓住思政课的政治引导功能,着重塑造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重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辨证认识、理性分析现实问题,在回应学生、说服学生和引导学生上下功夫,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上下功夫,不断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落实思政课改革创新四大举措

    学校结合实际,在思政课教学改革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落实国家要求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实际需要。具体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举措:

    理论教学实现专题化

    学校以高等学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写的《专题教学指南》为指导,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和实际,细化各教学专题的重点、难点,把课程要求和学生需求结合起来,编写适合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专题化教学设计与教案,用教师教学的温度连接好课程要求的高度和学生需求的热度;每学年在教师中开展专题化教学设计大赛,以赛促建,以赛促改,以赛促评,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实践教学实现项目化

    为提升理论学习效果、加强学生实践体验,学校依据“教材为本、实际为基、实效为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的原则,制定《思政课实践教学管理办法》(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项目学生研学指南7个配套文件等),确保每个教学专题至少配套1个研学项目,研学项目由多个研学阶梯组成,研学阶梯对形式、要求、建议以及要提供的研学成果都作了严格要求。学生5—8人组成一个研学团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研学任务,以答辩展示获得相应成绩。通过完成研学项目,提升了学生的参与性、实践性和获得感。

    学生理论社团桥梁化

    学校在学生中成立学生理论社团——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学会,将其建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育载体、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教学载体和学生党员发展、教育的培养载体;切实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品质。社团成立两年来,举办各类活动60余场,刊出活动简报59期,充分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提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入脑入心的有效性。

    教学手段实现信息化

    在教学中,分别开发制作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专网等专门课程网站,引入“云班课”等信息化工具和“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化平台,尤其是用好“学习强国”这一强大教学资源平台。鼓励、引导每一个学生在上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前下载“学习强国”APP,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引导或指定学生通过“学习强国”观看有关课件、文章、动画和视频资源。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打开了教学的时空界限,特别是“学习强国”平台的运用,增强了教学内容的时效性、鲜活性和说服力。

    (刘珍杰 王德良)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20-10-23/2011303.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