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大学张洪程教授在田间指导农业生产。张运 供图
10月10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大学农学院教授张洪程主持的全国农业重大技术协同计划试点项目——中高端优质稻米产业技术集成与推广项目在江苏海安正式启动,吹响了推进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集结号”。
这是扬州大学紧紧依托科学优势,推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进,提升创新水平与推进成果转化并举的一个缩影。近3年,学校连续获得6项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类别实现了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全覆盖”。
一所地方综合性院校怎样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如何发挥学科优势,扎根中国大地创一流?长期以来,学校充分发挥农科传统优势,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前沿方向,聚力创建一流学科,聚焦培养一流人才,以持续性产出的高质量农业科技成果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
为端牢中国人的饭碗贡献学科力量
近10多年,江苏水稻生产亮点频出:连续多年刷新稻麦两熟条件下的水稻亩产纪录;机插稻单产水平和应用面积,都在全国水稻主产省份中居于领先地位……这一系列成绩的背后,倾注了张洪程及其团队的巨大心血。
“作为长三角区域‘第一粮仓’、我国南方最大的粳稻主产区,江苏稻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张洪程说。多年来,学校作物栽培学学科围绕粮食安全这一重要命题开展研究并取得重大进展,近3年,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2项。
2018年初,由张洪程领衔完成的项目“多熟制地区水稻机插栽培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项目成果相继在苏、皖、鄂、赣等地大面积示范推广,仅在2015至2017年间,累计应用8952.7万亩,新增效益114.9亿元。
作为团队的领军人物,40多年来,张洪程带领团队成员走遍大江南北,创建了“新型抛秧技术”,扶直了农民的腰杆;牵头创建“新型耕作栽培技术”,代替了传统的精耕细作,实现了农业的持续发展;协同研发耕种管一体智能机“无人化”田间作业成套装备技术,引领农业生产快速向轻简化、机械化、精准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
“农业科学研究的价值,不仅在于科学的发现和探索,更重要的是对农业生产实际的变革与推动。”中国作物栽培研究委员会水稻学组和作物生理学组副组长、扬州大学教授杨建昌说。由他领衔完成的项目“促进稻麦同化物向籽粒转运和籽粒灌浆的调控途径与生理机制”获得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成为我国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科首个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的科研成果。
在持续多年的“精耕细作”下,作物栽培学研究团队硕果累累,先后主持承担“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江苏项目,“863”计划、“973”计划、“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
为公共卫生安全提供高校智慧
基因Ⅶ型新城疫新型疫苗,是我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城疫疫苗,也是首个有效防控鹅新城疫的疫苗,可同时预防鸡群和鹅群中的新城疫。今年年初,这项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领衔这项工作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大学教授刘秀梵。针对严重危害世界养禽业的烈性传染病“新城疫”,刘秀梵带领团队历经18年成功创制新型疫苗,为我国《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中新城疫防治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截至2019年,该疫苗累计生产销售75.1亿羽份,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推广应用,为养殖企业增效50多亿元。
“动物与人共存于一个大的生态系统,我们不仅要考虑人类的健康,也要做动物健康卫士的先行者。”刘秀梵说。
今年已79岁的刘秀梵,自1965年从苏北农学院兽医专业毕业留校至今,与动物疫病“竞跑”了半个多世纪,先后研制出禽流感(H9亚型)灭活疫苗、传染性法氏囊病中等毒力活疫苗和鸡马立克氏病2+3型双价活疫苗等多款疫苗。
几十年来,在刘秀梵的引领下,扬州大学兽医学研究团队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围绕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畜禽健康养殖等国家重大需求,研创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研创新成果,为我国动物疫病防控作出卓越贡献。“十三五”以来,该团队共承担部省级以上科研课题150多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项、省部级奖项5项。
“畜禽重要疫病和人兽共患病防控是国家重大需求,这些疫病不仅给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带来了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引发人类疾病。”扬州大学校长焦新安是人兽共患病研究领域的专家,多年来,他带领团队持续突破动物疫病和人兽共患病防控中的关键核心技术瓶颈。
2017年,由焦新安领衔完成的项目“重要食源性人兽共患病原菌的传播生态规律及其防控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被推广至全国11个省、市、自治区,仅2015至2017年间,累计新增利润1.41亿元。
为乡村振兴增添科技动力
“高校要不断提高对乡村振兴的创新支撑作用和科教服务能力,通过开展校地合作,与地方和产业需求紧密契合,将应用科研转化为服务地方乡村振兴的新动能。”焦新安说。
自2009年起,他带领团队与扬州市畜牧兽医站合作,对区域内所有牛场展开监测。通过采用团队自主研发的细胞免疫防控关键核心技术,多年来区域内奶牛“两病”的阳性率一直维持在净化标准内,为保障市民喝到“放心奶”上紧了“安全阀”。
一项成果,带动一个产业。扬州大学王金玉教授培育的我国目前唯一通过国家审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肉鸡新品种“京海黄鸡”,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4至2016年,京海黄鸡连续3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主导品种,推广种苗2.69亿只,获经济效益59亿多元。
今年年初,作为第二完成单位,该校陈国宏教授团队联合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自主培育出了世界首个三系配套的高产青壳抗逆蛋鸭新品种,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7至2019年间,该品种在全国累计推广6.71亿只,占全国蛋鸭总饲养量的72.63%。
近年来,学校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等,不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组建了包括580多名省级以上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的推广队伍,建立了350多个农业推广基地,先后与江苏省内外150多个地方政府、园区及龙头企业等签署了科技合作协议,取得社会经济效益450多亿元。
去年,“江苏现代物流研究基地”在扬州大学揭牌。由该校姚冠新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聚焦“农业农村物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形成了《发展农村物流推动乡村振兴》《关于江苏生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对策研究》等一批智库成果,为江苏省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高质量的决策咨询服务和智力支持。
“乡村振兴离不开农业人才的振兴,培养‘宽博知识、宽精技能、宽厚素质’‘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上得来’的‘三宽四得’创新创业人才,是学校一直在探索实践的课题。”焦新安说。
自2010起,扬州大学先后与江苏省张家港市、常熟市政府开展“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农林经济管理”本科生联合培养工作,这一“村来村去”型卓越农业人才培养的“扬大模式”,开创了我国校地联合开展农村基层实用人才本科学历教育的先河。
“扬州大学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优化学科体系,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夯实一流本科人才培养基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征程中,承担更重的责任,付出更多的努力,贡献更大的作为。”扬州大学党委书记姚冠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