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名石
甘肃中医药大学赴武汉医疗救援队整装待发
毕业啦
校运会
精诚岐黄梦,厚德广传薪;鲲鹏征万里,有驿名“甘中”。甘肃中医药大学本部坐落于兰州市和平开发区,居于甘肃省会东大门,东襟陇右名山兴隆山,西拥金城锁钥皋兰山,南倚钟灵毓秀官滩沟,北接丝路通衢连霍高速,遥对滔滔黄河,毗邻座座学府,人文气脉生生不息,医药教育独具特色,是一代代“甘中人”薪火相传的智慧结晶,无数医学生在这里放飞梦想与希望,成就未来与远方。经过42年的薪火相传和砥砺奋进,学校已成为甘肃省政府部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共建高校、教育部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批准“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院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院校、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招生院校,是西北地区仅有的一所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中医药大学,实现了办学层次提升和办学空间拓展两大目标。
立德树人不动摇
协同育人见成效
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理论与实践、育德与育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为学生的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把思想品德、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培育贯穿于全过程。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百千万工程”,打造组织建设、文化环境、学风建设、科技活动、网络阵地、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七大育人平台,创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校园文化,打造学术节、艺术节、体育节和文化节等活动品牌。
人才培养上,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提升中医药学生源质量、优化中医药专业结构、加强对传统优势专业的改造升级、不断优化课程体系、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信息技术与中医药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以及推进学科融合协调发展等措施,面向基层培养医疗卫生人才,开展中医学、临床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建立课堂教育与师承教育结合、院校教育与学业导师互补培养模式。同时,通过校院协同,实行“校企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订单式人才培养,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临床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社会声誉不断扩大,生源质量显著提高,学生录取分数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省前列,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上升。截至目前,通过协同育人模式已为社会培养各专业人才上千人。其中绝大多数毕业生分布在甘肃省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成为基层医疗卫生行业的骨干力量。2017年,学校对多家用人单位进行了临床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人才满意度调查,用人单位均给予了“好”或“很好”的评价。
筚路蓝缕弘仁术
守正创新荟群英
32名教职工、4200平方米、几间办公室、一个总务处……这就是1978年的甘肃中医学院。如今,这里已是春色满园,枝叶扶疏,昔日的甘肃中医学院羽化为甘肃中医药大学巍然挺立于杏林之中,正在建设成为西部一流、特色鲜明、综合实力较强的开放性中医药大学,打造成为甘肃省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研发和转化基地、中医医疗和养生保健基地、中医药文化传承基地和对外合作交流基地。
数代人的艰苦创业,铸就了甘中医大今日的辉煌。国医大师周信有,自学校创立之初一直坚持临床带教,培养国家级别、省级学术继承人140余名,指导中医学科培养博士后及博士、硕士生347名。2004年获评首届“甘肃省名中医”,2006年被授予“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他悬壶济世75载,诊治患者54.8万例,96岁高龄时仍坚守在基层医疗岗位。医古文专家吴正中教授说:“好不容易来世做一次人,总得像个人。”为了“像个人”,他拼了命做学问。怎样让晦涩深奥的医古文被学生以至普通群众看得懂?吴教授伏身案头,泛舟书海,搜经寻典,不舍昼夜,编写出版了《医古文译文解析》和《医古文精篇译文解析》。
素有“西北胃王”之称的王道坤,上世纪60年代毕业后扎根甘肃,开创敦煌医学研究之端,临床执教50多年,荣膺首届“甘肃省名中医”“教学名师”“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等称号和荣誉,是第三、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科技部门“十一五”支撑项目专家,早在2005年就捐资设立了“王道坤英才奖学金”。儿科专家张士卿,1983年放弃在北京的发展平台调入甘肃中医学院,悉心收集、深入研究敦煌经卷,与王道坤等人首次提出“敦煌医学”概念,开创了敦煌医学研究的先河和地域医学研究新领域,并组织筹建全国首个也是仅有的一个敦煌医学中医药馆。他临床广涉诸科,尤擅儿科,创办了国内首份《中医儿科杂志》。2006年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他是首批“全国名中医”,并在2019年荣获“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
在老一辈专家的引领下,学校先后培养了包括卫生部门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优秀教师、甘肃省名中医、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高校教学名师、甘肃省园丁奖获得者、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以及甘肃省“333”“555”人才工程、甘肃省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和甘肃省领军人才等170多人在内的优秀团队,现有国医大师1人、全国名中医3人、双聘院士3人、岐黄学者2人、博士研究生导师6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48人,17人享受国家颁发的特殊津贴,1人被评为“卫生部门突出贡献专家”,3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63人荣膺“甘肃省名中医”,11人被评为“甘肃省优秀专家”,8人获“甘肃省高校教学名师奖”,12人获“甘肃省园丁奖”,28人获“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23人入选甘肃省“333”“555”人才工程,7人入选甘肃省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6人被选拔为甘肃省领军人才,27人被选拔为甘肃省卫生部门领军人才。
学科专业齐发展
学术科研有突破
学科建设是龙头,专业建设是基础。近年来,学校把专业和学科建设作为促进学校改革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切实推进一流优势学科、培育扶持学科和新增建设学科同步协调发展。学校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发展需要,通过增设新专业,不断优化、完善以中医药类专业为主体、相关专业为延伸和补充的专业布局,使学校专业结构不断趋向合理,现有医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学等7个学科门类,其中有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2个省级医疗卫生重点学科,专业领域已形成中医药类专业、现代医学专业、医学相关专业等三大专业核心圈。学校现有中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等5个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授权点和中医学、临床医学、中药学、公共卫生、护理学等5个一级学科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涵盖了下属所有16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和60多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有31个本科专业、11个专科专业,其中有3个国家级别特色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一流专业、12个省级教学团队。
学校围绕学科发展重点,着力加强中医学科、中药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等学科建设。中医学科立足西部,紧紧围绕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坚持以中藏药和道地药材应用研究、敦煌医学和皇甫谧学术思想研究等为主体,逐步凝练出了中医药防治西北地区内科常见病研究、中医药防治骨伤疾病研究、皇甫谧针灸学术思想及郑氏传统针法研究、方证相关理论及敦煌医学研究与创新、中医药防治小儿脾胃和心肝疾病研究等5个稳定的研究方向。中药学科立足甘肃中药资源优势和民族医药特色,针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和产业化需求,在甘肃道地药材和中藏药资源、药效物质与质量控制、药理毒理等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并形成了中藏药资源学研究、中藏药物质基础及质量标准研究、中藏药药理与毒理研究、中藏药及复方的临床应用基础研究等稳定研究方向。中药学科自列为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授权学科以来,致力于打造科学研究特色鲜明、学术队伍结构合理、科研承载力显著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的研究集体,成为培养高水平人才、产生原创性研究成果、能够承担国家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重任的科研和教学基地。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实验室是甘肃省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单位,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实验室为甘肃省教育部门重点实验室,同时依托学院的科研实验中心、SPF级动物实验中心构建了从事科学研究的良好平台。学科依托甘肃省中医院、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甘肃省人民医院、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甘肃省肿瘤医院、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构建了临床培训基地及临床研究平台。近年来本学科成员承担多项国家级别、省级、地厅级科研项目,著书立说、公开发表论文,促进学科发展的同时提高了学科声誉。
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明确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学校通过承担和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甘肃省重大科技专项、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等研究项目,开展科学研究。目前,学校有1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教育部门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6个甘肃省重点实验室,2个甘肃省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工程实验室,5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甘肃省高校新型智库。
同时,学校鼓励教师有针对性地将学科前沿动态、技术手段、科研成果乃至科研经历融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药学院赵磊教授将“核桃花中黄酮类成分分离分析研究”项目的科研成果融入到具体的教学实例中,学生在学习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了解学科的发展情况、生产一线实际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实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强化理论知识、提升专业素养的目的。信息工程学院任真副教授针对敦煌医学的相关文献资料多且分散的问题,通过建立敦煌医学资料文献数据库,不仅弥补了综合性文献数据库功能的不足,还将文献结构化的要点深入到具体的文献内容中,方便中外文原始文献的获取,而且使学生便捷地收集和筛选用以分析的原始文献,节省大量的文献查询筛选阅读时间,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助力脱贫促发展
细化举措稳就业
一所高等学府,激活一座城池。大学是一个地区文化的高地,其实文化高地往往也是经济的高地。作为甘肃省重点发展行业、特色非常鲜明的中医药高校,甘肃中医药大学既担负着培养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责任,又承担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甘肃乃至西北中医药产业发展水平的责任。
2012年伊始到2017年8月,甘肃中医药大学对口帮扶武山县桦林镇并全部脱贫。2017年8月开始,学校对口帮扶条件比较艰苦的宕昌县八力镇。近两年来,甘肃中医药大学共为八力镇投入产业帮扶资金160余万元,开办“夜校”进行中药种植产业培训,组织师生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科学种植,突破科研难关,完成了“归灵养生液”的配方研究并已量产。在医疗帮扶中,甘肃中医药大学先后为陇南宕昌、文县派出义诊团队8批次,诊治患者达到1000余人次。为改善宕昌县医疗水平相对落后的现状,学校第二附属医院和宕昌县中医院签订对口帮扶协议,学校还在八力镇卫生院投入40余万元建立远程会诊中心,让广大村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在教育帮扶中,甘肃中医药大学为八力镇九年制学校争取建设资金570万元,用于改善师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同时,为帮助解决当地师资严重不足的燃眉之急,学校将八力镇九年制学校确定为定西校区的实习基地,每学期安排学生实习支教。截至目前,学校已先后安排了2名在职教师、31名学生赴八力镇九年制学校支教。
打造交流新高地
构建合作新格局
学校一直秉持“敞开大门办大学”的理念,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契机,本着“文化先行、医药互促、强化认同、实体合作”的思路,坚持以文带医、以医带药、以药带商、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广泛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向西交流发展,已与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共建了8所“岐黄中医学院”和4个中医中心,与美国、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法国、吉尔吉斯斯坦、摩尔多瓦、乌克兰、匈牙利等多个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学校与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通过举办中医药研修班、中医实践和中医理论研修班,开展中医药培训、文化推广和义诊,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训了大批中医药工作者。每年选派教师赴外参加学术交流及研修培训,接待多批国(境)外高校和卫生机构来访团组,不定期邀请国际专家来校举办学术讲座,加强学术交流。
近年来,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学校充分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积极参与咨政服务和多种形式的协同创新。学校先后承担了国家中管部门“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建设项目,与上海中医药大学签订了全方位合作协议,参与筹备成立“中国西部中医药高校联盟”,大力开展技术应用服务,联合企业共建一批技术服务与促进中心,建设“丝绸之路中医药发展研究院”“甘肃中药质量控制技术与评价中心”“甘肃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等平台。通过筹办“中医药新政策新标准新技术新产品发布论坛”,投身甘肃中医药事业发展研究,助力推动甘肃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未来学校将抢抓甘肃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的重大机遇,努力建设甘肃陇药产业创新研究院等共享性高端研发平台。“走出去”与“请进来”并举,对外合作交流成效显著。
此外,在来华留学生教育及管理上,学校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点到面”的发展历程,截至目前共招收针灸推拿学、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3个专业的103名来华留学学历生,主要来自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克兰、尼泊尔、韩国、也门、加拿大、泰国、越南、俄罗斯、老挝等14个国家。留学生招生从“以量为主、以量保质”转变为“以质保量,宁缺毋滥”,严把学生入口质量关,力争录取到高质量的学生。从最初设立“校长奖学金”“丝绸之路专项奖学金”到“岐黄中医奖学金”,奖学金项目不断增多,奖学金项目招生名额逐年增加,资助在甘接受本科、研究生层次教育的优秀外国留学生及长期在甘肃就读的品学兼优的外国进修生。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加强国际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加强留学生教育教学质量。在留学生管理上,正确看待来华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之间风俗习惯、语言、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坚持合理、公平、审慎的原则,帮助来华留学生了解中国国情文化,尽快融入学校和社会,在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知华、友华、爱华”的情怀。制定《留学生管理手册》,实行“双导师制度”,建立中外学生互帮机制。针对现有学生享受留学项目的不同采取“整班建制”和“插班生”分类教学、分类管理。
功能布局趋稳定
校区建设渐完善
学校前身是1978年创立的甘肃中医学院;1989年,学校在甘南州卫生学校藏医学专业基础上创办藏医系,逐渐发展为具有硕士学位授予资格的藏医学院;2014年,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整体并入;2015年,学校正式更名为甘肃中医药大学;2017年,和平校区一期项目完工并投入使用,逐渐完成教学及行政整体迁入,学校现有和平校区、五里铺校区、定西校区及甘南校区四个校区,形成“一校四区”办学格局。根据这四个校区各自发挥的作用和特点,学校将四个校区的功能布局分别定位为:本科专业人才教育基地、高层次人才培养和成人继续教育基地、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民族医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为人生赋值,为社会定型,为国家和民族立心铸魂”是教育的本真,也是“好教育”的终极诉求。42年来,甘肃中医药大学秉承“立足西部求特色发展,传承仁术重开放办学”的办学理念,引领全体教师践行医学“仁德”“仁爱”的崇高精神,培养学生对传统医学“仁道”“仁爱”思想的认同与追求;42年来,一代代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甘中医大人践行“勤奋、严谨、继承、创新”的校训精神,用责任和信念铸就了甘肃中医药发展高地的使命与光荣。
翘首明天,面对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甘肃中医药大学将继续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关键,以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为保证,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成环境整洁优美、人文特色鲜明、富有大学精神的校园,拥有万余名学子、千余亩土地、百余名名师名医,打造服务甘肃乃至西部发展的“五个重要基地”,建设成为西部一流、特色鲜明、综合实力较强的开放性中医药大学,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甘肃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 李应东 校长 李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