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ISU123”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
四川外国语大学是一所有着光荣军校传统的学校,简称“川外”,坐落在重庆市。办学70年来,学校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发展需求,适时调整办学思路,形成了“团结、勤奋、严谨、求实”的优良校风,已经从一所外语类单科院校发展成为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主、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内涵发展、质量为先、中外合作、分类培养”的发展路径,形成“国际导向、外语共核、多元发展”的办学特色,为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和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提供智力与人才支撑。
蒙正塑魂 立德树人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思想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思政工作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坚持以立德树人铸就教育之魂,引导全校师生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办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外国语大学。
(一)推动思政创新发展,师生员工凝心聚力
学校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宣传和教育活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学社等思想政治社团和京昆社、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基地等文化艺术社团为载体,举办相关特色活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凝聚师生思想,为激励全校师生谱写川外新篇章提供了根本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提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138”工作体系。党的十九大之后,学校搭建了“1+4+2”学生工作格局,推动思政工作创新发展。
学校积极探索网络思政工作,建立以川外官网、官微和官方抖音号为主体的网络思政平台,形成了“川外思政”“川外青年”等网络思政媒体矩阵,推动“互联网+”思政教育新发展,思政工作成效显著。
(二)优化思政育人平台,立德树人成效卓著
学校新设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6年),为提升思政课建设奠定了重要的学科基础。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行合一模式研究”、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区域绿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文明教育中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四方协同、六位一体’:服务精准扶贫战略的实践育人路径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等,思政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水平显著提高。
学校实施“塑魂·蒙正”育人工程,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一名教授入选重庆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工作室,成功塑造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品牌。
学校获批“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重庆市首批美育示范校园”,荣获全国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团支部”、“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全国大中专学校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等重要荣誉,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不断引领新风尚。学校荣获“模拟联合国”多项大奖,UCWDC世界排舞锦标赛国际原创集体项目冠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三等奖。川外官微荣获“重庆教育十强政务微信(本科院校组)”称号,“川外身边人”“师者说师道”等栏目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强的影响力,思政创新品牌效应凸显,思政育人平台不断优化,立德树人成效卓著。
学科引领 内涵发展
学校始终把学科建设作为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龙头”工作,强化顶层设计,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支柱学科,坚持特色凝练和优势打造,形成重点突出、相互支撑的学科协同发展体系,努力构筑和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一)建成博士授予单位,实现历史性跨越发展
伴随改革开放的步伐,学校于1979年开始研究生教育,成为恢复招生后的首批研究生培养单位,并于1986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进入新世纪,学校形成以外语学科为主体、其他人文学科和经管法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2008年获批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3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经过几代川外人的接续努力和奋斗,学校建成本硕博完整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迎来学校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近年来,学校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外国语大学”的建设步伐。2017年获批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9年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为学校推进教育水平整体提升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优化学科结构布局,内涵建设成效突出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因时而动、顺势而为,学科发展呈现良好势头。以学位点审核增列、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结构调整、学位点合格评估以及学科动态调整等为抓手,致力于优化学科布局和结构调整;同时,突出学科内涵建设,以目录外二级学科自主设置、非通用语建设和翻译学、语言智能等新兴交叉学科建设等为突破点,着力凝练学科方向特色,助推学科差异发展,形成区域优势。
近年来,学校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所涵盖的二级学科点由3个增加到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从1个增加到5个,涵盖的二级学科点从17个增加到49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由1个增加到6个,涵盖的专业领域由11个增加到45个。“十三五”期间,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获批重庆市一流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工商管理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获批重庆市高校重点学科,“语言智能”学科群获批开展重庆市高校“人工智能+学科群”立项建设项目。外国语言文学作为学校支柱学科,在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中获得全国聚类排名并列第6位,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B+”等级。
(三)提升科研服务能力,推出优良科研成果
学校紧密结合学科建设增长点与科研平台的建设,坚持科研促进教学、科研推动人才队伍建设的理念,逐步形成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科研管理服务体系。
2000年以来,在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数量和比例显著增长。在省级、部级主办的各类评奖中,学校教师获奖颇丰,获得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共计45项。冯亚琳教授的专著《德语文学中的文化记忆与民族价值观》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收录。
学校科研团队聚焦学术热点和前沿,在认知语言学、翻译学、词典学等重点研究方向上逐步形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学术队伍,承担的重要项目数量显著上升。2000年以来,学校共承担纵向课题750余项(国家级别113项)。2018年周文德教授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地名用字搜集整理、形音义研究与基础信息平台建设”,并担任首席专家。学校是重庆翻译学会、重庆商务英语研究会等省级学会的会长单位,共有10余人担任国家一级学会与二级学会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等职务。学校外国语文研究中心、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国别经济与国际商务研究中心先后获批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语言哲学与认知研究中心、脑科学研究中心、地名研究中心等校级科研平台成果丰硕;学校主办承办全国第十届当代语言学研讨会、全国英国文学学会第五届年会、“俄罗斯学在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三届中西语言哲学国际研讨会、金砖国家网络经济与网络安全研讨会等大型国际国内学术会议100余场,产生了广泛影响,学校还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到校讲学1000余场。
面对新的历史时期的机遇和挑战,学校科研发展精准把握“新文科”建设内涵,基础研究、交叉学科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更加聚焦学术前沿、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全面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为“双一流”建设赋能。
以生为本 追求卓越
学校始终聚焦人才培养关键环节,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I-SISU123”人才培养模式(如下图,“SISU”是学校英文首字母缩写,“I-SISU”也是“爱川外”的另一种表达);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积极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交流才能”的外语高级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取得显著成效。
(一)优化专业课程体系,筑牢学生发展基础
专业与课程建设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学校立足办学传统和外语优势,根据学生知识能力素养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动态打造特色优势专业,筑牢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发展基础。
根据重庆市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内陆开放高地、陆海新通道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需求,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开设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非通用语专业,基本实现 “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语种全覆盖。目前,学校共有48个本科专业(外语类25个),涵盖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和艺术学6个学科门类。建成国家级别一流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18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8个,国家级别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省级2个,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12个、特色学科专业群3个。聚焦课程创新性、高阶性和挑战度,开展金课建设,加大优质课程建设与共享力度。现有国家级别和省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30多门。建成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6个。
(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夯实人才培养保障
高素质师资队伍是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核心要素。学校围绕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不断优化师资数量与结构,完善教师发展机制。通过内培外引,着力培育和延揽高层次人才;开展涵盖资深教授、嘉陵特聘教授等“嘉陵系列”人才梯队建设;对接国家战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打造非通用语教学团队、国别与区域问题研究等创新团队;坚持“四有”好老师标准开展考评,聚集了一支师德师风高尚、业务素质优良、结构层次合理的教师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861人,其中50%以上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有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9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4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3人;有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英才计划名家名师、重庆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巴渝学者特聘教授等市级人才36人;获重庆市“教学名师”“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称号20人;重庆市“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等人选39人。学校高层次人才聚集效应不断显现,大力促进了学校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三)促进能力素质提升,着力培养卓越人才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学校充分发挥外语特色和资源优势,践行“外语+”人才培养理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提升。学校学生在历年外语级别考试中及格率和平均分均名列全国前茅,在“外研社杯”“外教社杯”“模拟联合国”等各种专业竞赛中频频获奖。近3年,获各类专业竞赛奖励335项(国家级别192项),创新活动及技能竞赛奖项237项(国家级别77项);各类文体竞赛奖项592项(国际级3项,国家级别144项,省部级445项)。
70年来,学校15万名毕业生遍及祖国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涌现出了不少杰出人才。如德国“国家功勋奖”获得者杨武能、著名二语习得研究专家王初明、被誉为“当代中国思想界一面旗帜”的刘小枫、著名法哲学家邓正来、杰出教育学家赵勇等知名专家学者;被誉为“军中铁人”的中国军事科学院研究员蒋树兴、第17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庞波、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建功立业的石娅辉等军界英模;中国远洋运输公司副总裁陈洪升、中国国航副总裁谭植洪、德国飞马集团公司董事长栾伟、“长江船王”彭建虎等商界儒才。学校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团队合作精神强,工作适应能力和开拓创新意识突出,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广泛好评,学校的社会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与日俱增。
以智为基 服务发展
学校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需求,在办学中引智育智,增强校地协同创新,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彰显高校使命担当,促进学校发展与服务社会良性互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一)建设特色高端智库,致力国际化应用研究
学校发挥学科专业和人才密集优势,打造了一批为政府部门决策服务、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智库平台。作为西南地区对德交流的桥头堡,德国研究中心获批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培育基地。作为国内大学中首家从事“以色列研究”的专门机构以及国内较早设立的从事金砖国家合作及机制建设研究的专门机构,学校以色列研究中心和金砖国家研究中心先后被列为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备案中心。近年来,学校还着力打造重庆国际战略研究院,广泛开展重点交往对象国专项研究,相关报告引起上级部门的关注。学校获批重庆“走出去”战略与金砖国家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协同创新中心。学校设立的重庆市国际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是目前重庆市仅有获批的高校国际教育智库平台。总之,学校智库平台凭借多语种、跨学科、跨文化、跨国别的合作优势,产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投资法》《渝新欧沿线国家发展报告》《金砖国家人文交流》《德国联邦法院典型判例研究·民事诉讼法篇》等一批标志性成果,为推动国家对外交流与合作、提升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水平作出了积极贡献。鉴于学校在特色智库建设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2017年学校被推举为金砖国家智库合作中方理事会副理事长单位、“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单位。
(二)打造优质学习平台,开展多元化外语培训
学校有西南地区历史悠久、涵盖语种较多的外语培训基地。1979年,首批4家直属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之一落户川外。此后,学校成立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成为西南地区外语培训和国际教育综合服务机构的金字招牌。40余年来,学校与多家重庆市单位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为中石油、中石化等百余家单位提供订单式专门用途外语培训服务,其中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外语培训项目已辐射闽鄂琼等省百余所高校和企事业单位,累计为各行业培养近8万名国际化人才。他们学成归国后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在国际学术舞台展现了中国学者的良好形象。如中科院材料基因工程专家杨小渝教授、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李新平教授等。2018年,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服务重庆对外开放大格局,与重庆市教育部门共建“重庆非通用语学院”,努力将其打造为西部前列的非通用语人才培养、智库研究、语言服务、文献资料、国际交流示范基地,为学校担当新时代西南地区外语和涉外人才重要培养基地的历史使命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外语特色 面向世界
学校牢记使命,凝聚共识,发挥语言文化优势,积极架设中国与各国民间交往桥梁,为“民相亲 心相通”作出川外人应有的贡献。
(一)打造多元交流平台,服务对外开放战略
开川外门,见山外山。学校与世界五大洲的22个国家及地区的97所国(境)外高校建立校际交流关系,开展100项交流项目。学校是法语国家大学协会正式会员单位;与国外政府及教育机构合作设立法语联盟、歌德语言中心、塞万提斯语言中心、意大利语中心、俄语中心、白俄罗斯研究中心等涉外教育与文化交流机构;与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合作开设中外合作办学商务英语本科双文凭项目;与中国联合国协会和英国、西班牙大学合作建设国际组织实习平台;与英国南安普顿索伦特大学合作建设跨境贸易与多语言服务众创空间。
打造多元交流研究平台,服务国家战略。学校主动对接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建有“外国语文研究中心”“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出国留学培训与研究中心”“重庆市小语种汉语教学师资培训基地”等以基础研究和语言培训为主的人文类平台,也与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共建“陆海新通道涉外服务行业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还成立了“当代国际话语体系研究院”,聚焦国际话语体系译介与对外传播研究及实践。各类平台在学术前沿、中国文化“走出去”等国家战略需求领域及新兴交叉学科领域,集成力量,产出精品。
(二)坚持“请进来,走出去”,提升国际化水平
多管齐下,提升学生国际化素质。学校设立博士研究生国(境)外研修资助项目、学生留学基金,资助本硕博赴海外高校联合培养。近年来,学校本硕博国际学生年均400余人,出国学习学生年均600余人。各非通用语种均有学生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前往目的地国学习,希伯来语、匈牙利语等专业学生出国率达全部。
突出特色,强化师资国际化水平。学校派遣教师通过国家、重庆市、校际项目赴外攻读学位或研修交流。年均派出赴海外教学科研访学师资逾百人。2018年,学校承接市文化委员会承办的全国“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重庆),接收12国的16名青年学者赴川外开展研修,实现创新发展。
学校常年聘有优秀外教近百人。2018年,在重庆市首创外教职称评定制度,共评定教授3名、副教授9名,其中特聘法国文学教授乔乐担任博士生导师。1名外教获“重庆市三峡友谊奖”,5名外教被评为“重庆市优秀外籍教师”。1名外教获2017年“外教中国”十大年度人物荣誉,并于2019年获“感动重庆十大人物”。
(三)加强国际中文教育,服务中国文化“走出去”
学校与多哥洛美大学、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国立语言大学,分别于2009年、2011年联合举办孔子学院。派出教师赴美国华盛顿大学孔子学院、德国杜塞尔多夫孔子学院、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孔子学院担任中方院长。两位中方院长获“孔子学院先进个人”称号,1人获外方大学颁发的“杰出服务奖”,1人获我国驻外使馆高度评价,称其使“孔子学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近年来,学校年均派出汉语教师志愿者40人赴英美俄法等30余国。学校大力推动国际中文教育建设,培养了大量知华、友华的外国民众,在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唱响中国声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等方面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川外已走过了不平凡的70年。步入新时代,川外人正以坚定的信念、饱满的热情,勇担历史使命,坚持创新发展,为建设新时代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外国语大学谱写新的篇章!
(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长 董洪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