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实施,俄罗斯等国遂成为亚洲到欧洲交通要道上举足轻重的中转站。由此,中国和俄罗斯及其他讲俄语国家对复合型俄语人才的需求也骤增。
怎么办?是继续原有模式,还是进行教学模式改革?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俄语专业,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高度出发,对教学模式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学校把注意力放在了学生双外语能力的培养上。具体讲,就是致力于培养学生双外语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实现多学科交叉,通过增设辅修专业及微专业,提升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性。
以创新培养模式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观念
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多年来国内高校俄语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语言文学研究型,这与目前社会上对俄语人才的需求差距较大。对于这一点,必须有足够的认识。为了向社会输送符合其需求的人才,高校必须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从培养语言文学研究型人才的观念,转换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俄语人才。
为了实现这种转变,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俄语专业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获得了显著成效。
1.从单一外语专业培养模式向双外语培养模式的调整
“俄英双优”是俄语学院专业的一大特色。为了培育学生的英语优势,在课程设置方面学院增加了英语教学学时:大学一、二年级综合英语每周安排4学时,英语视听说每周安排2学时。
这样一来,就使学生获得了泾渭分明的两种语言能力。
2.落实“外语+专业方向”模式
学院注意到专业方向选修课程问题:基于目前社情发展变化的趋势,此次学院在专业方向选修课模块里,增设了一个新的方向——跨境电子商务运营。
为什么?
因为自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中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便利,并且出现很多方便快捷的网络平台,如阿里巴巴、京东等龙头跨境电商也入驻俄罗斯。据“中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显示,2013—2016年,在俄罗斯的入境包裹数中,来自中国网店的占比已从60%上升至90%以上。可以说中国是俄罗斯的一大跨境电商合作国家,中国网店成为很受俄罗斯消费者欢迎的外国网店。因此,目前急需懂“俄语+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人才。
3.建构“双外语+专业”模式
“双外语+专业”是俄语专业的另一大特色。区别于单一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一是兼顾“外语”和“专业”两条主线,把这两条主线拧成一股绳;二是外语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不断整合。具体来说,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了辅修专业、微专业。面向大二非俄语专业的学生所开设的课程有基础俄语、俄语语法、俄语视听说等。那么,本来属于俄语专业的学生在大二下学期要辅修其他专业,如酒店管理、跨境电商、英语等。
加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
学院外语专业充分利用中国与俄语国家经贸往来、科技文化交流频繁的有利条件,组织学生暑假赴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美国等地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目前,学院已经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的多所知名高校建立了长期互派学生的合作项目,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所学语言国家的语言氛围,享受用俄语交流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学院改革是有效果的。由于这一系列的改革,俄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7.00%以上,用人满意度高达99.02%。应当说,这充分证明了改革是成功的。
学生积极参加国内外大型会议,在实践中不但学习到很多知识,并且也为大会作出了贡献。如2015年12月于乌镇举行了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外国语学院大三学生杨丽娜为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做了临时现场翻译;大一学生陈诗达经过一年的刻苦学习在2016年G20峰会上用俄语和英语全程接待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埃及等国家的参会代表。
他们获得了好评,为学院赢得了声誉,为自己争得了荣誉。
归纳起来,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西方语言学院俄语专业的特色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俄英双优、“外语+专业”。此外还有多国境外留学机会与颇大的社会影响力等。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中国与俄罗斯以及其他俄语国家的经济、贸易、文化等多方面的往来越来越频繁,对高层次应用型俄语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如何适应这一大好形势,向社会输送符合其需求的人才是高校俄语专业一项紧迫的任务,这需要广大俄语教师转变观念、锐意改革、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更好、更高效、更有利于俄语人才培养的新教学模式。
(吴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