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听了不少课,也参加了不少课程研修活动,有一句专家的话经常回响在我耳边:“学生在哪儿呢?”
是的,学生在哪儿呢?这句发人深省的话,常常促使我反思自己以往的教学。
从我的一节公开课说起吧!几年前,我上过一节规模不小的公开课,课文是《阿房宫赋》。这篇经典的文言文篇目已被众多老师在公开场合“教”过,如何从学科知识角度教出新意,是当时非常折磨我的一个问题。最后,我选择了从人教版、北京版、苏教版三种版本的不同点来串起教学内容。
主要的课堂设问和作业布置如下:
1.苏教版“高低冥迷,不知东西”和北京版及人教版“高低冥迷,不知西东”,你觉得哪种写法好?为什么?
2.“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这句话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作者为什么选用疑问句?他想传达出怎样的语气?
3.人教版和北京版将“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一逗到底,苏教版则为“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中间用了句号。请比较哪一种“标点”更好?
4.在第三段议论中,作者大声疾呼,把赋“铺张扬厉”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用“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收束了秦王朝的历史命运,用意何在?
作业布置:研读课文第二段,人教版和北京版将“宫女”和“宫藏”合为一段,而苏教版将“宫女”划为一段,“宫藏”与第三段合为一段,哪一种版本好?
当时我特别得意的是教学角度的设计和知识点的串联。课堂问题分别从语音、句式角度,从语言结构和体裁角度,甚至从作业设计角度,串联了这篇赋的各个段落和主要内容,可谓“形式”与“内容”兼得。
我沉浸在“教什么”的喜悦中。但是,从教学现场看,虽然有学生举手回答问题,但总体而言,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不太高。课后,我询问了几名学生,有人说课堂问题“太学术”,担心回答错了就不说了;有人说,还在思考呢问题就过去了。
是的,备课过程中,这些思考了无数次的知识点于我有何难?但是,学生在哪儿呢?
首先,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不够,是我没有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我没有深刻认识到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交互主体”,而不应该是“主导主体”。教师的责任应该是为学生组织并创造能够使其成为学习主体的“互动型学习环境”。从课程变革的深层含义来讲,课堂学习,要从灌输知识转型为组织或创造互动型学习共同体。
《阿房宫赋》的课堂设问,是从“我的”教学经验出发,以“我的”习得作为教学内容,我只是把这种知识习得告诉了学生,他们是不是获得了如我一般的思维,如我一般的学习经验,我不得而知。我讲得很“嗨”,但是,学生在哪儿呢?
其次,这节课忽略了学生发现意义的情境创设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我抛出这些引导性的话题,鼓励学生借助自己的学习经验或同伴互助的学习方式去寻求答案、发现意义,让学习真实地发生,那么,可以肯定地说,学生的所得与快乐,一定会比我在课堂上去追问和索要答案要多得多。
社会在发展,教育环境在变化,学生获取知识的路径越来越多,教师的课堂角色的确应该顺势而变了。
首先,教师要从课堂掌控者向学习引领者转变。本质上讲,教学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教师有了学生视角,才可以放下“知识权威者”的姿态更好地引领课堂教学。如果过度强调教师控制知识的作用,学生的思维就会产生惰性,就会僵化,教师的教学激情也会慢慢枯萎。如果教师与学生能共同创设课堂,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搬运者,学生不再只是听众,而是能互相促进的学习共同体,那么教师的教学智慧和专业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逐渐得到提升。
其次,教师的教学要从学科视角转向课程视角。只有从高度和深度上思考教学问题,教师的教学行为才能发生深刻变化。在我看来,课程视角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可以是体验、是探究,可以是合作式学习,也可以是与生活相关联的学以致用的实践,等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参与学习,才能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意义。
我们需要从知识本位者转而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者,我们的教学需要从学科本位转向课程视角。这个转变的过程,是教师课程意识逐渐觉醒的过程,可以说,教师课程意识觉醒的深浅度,决定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深浅度和学习效果。
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一定要在场。
(作者单位: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