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大会强调,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在河北省保定市,创建于1964年的物探中心学校第三分校(以下简称“物探三分校”)以“打造一个有特色、有文化、有思想、有幸福感的保定市品牌学校、河北省优质学校、中国有影响力学校”为办学目标,以“每个学生都很重要、每个学生都要成长、每个学生都必出彩”为核心理念,构建了以阅读、英语、体育、艺术为特色的课程体系,并以此为核心开展了一系列改革,推动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办学效益日益凸显,畅通了学生成长快速路——
品牌树立
办学特色逐渐凸显
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这是《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的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也是物探三分校近年来始终坚持的发展方向。
在保定市教育部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总体思路引领下,学校系统、深入分析现有成就、办学特色,凝练办学理念,明确了办学思路,以师生共同发展为本,强化“学校共同利益意识”。经过多年的探索与改革实践,学校基本理清办学理念和总体发展思路,并以打造一个有特色、有文化、有思想、有幸福感的品牌学校为总体目标,音体美学科实施选课制,初中数学、英语实施选课“走班”,中小学引进外教课,形成了不同年龄段以读书、英语、体育、艺术为特色的课程体系。
经过摸索和实践,学校“物探教育”品牌不断提升,在文化建设不断完善过程中,“物探教育”解释性框架系统的顶层设计系统化增强,建立较为完善的校内外品牌发展与智慧共享机制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树立品牌意识,特色发展凸显,成为学校孜孜以求的目标,学校以环境为依托,以质量为基础,以效能为方式,以优化为原则,致力于管理创新,构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建立学校文明共同体,努力使学校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乐园,成为师生人生中一段美好的回忆。把学校打造成为一所课程特色凸显、文化底蕴深厚、教育生态幸福的保定市名校。
确定目标
就其资质,尽其潜能
为了进一步满足师生的成长需求,引领学校又快又好地可持续发展,学校继续提升“物探三分校教育”品牌,通过“头脑风暴”、问卷调查、个别访谈、专题研讨等形式,在对本校发展现状进行全面诊断的基础上,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发展思路及目标举措进行设计和规划。在“物探教育”中,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生命,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在物探三分校都能有所成长。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学校秉持真诚与信赖、慧心与创意,使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追求卓越,能够按照自己的个性成长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有潜质的,教育的责任在于保护他们的潜质,就其资质,尽其潜能,把学生的“潜能性”化成“实在性”。在学生培养目标方面,学校提出了“九个一”目标,即:学会做一个规范的人,学会做一个有良好习惯的人,学会做一个学习素质高的人,学会一项劳动技能,学会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学会用英语日常用语交流,学会至少一项体育技能,学会至少一项音乐技能,学会至少一项美术技能,从而实现学生“整体的发展”。
在教师发展目标方面,学校确立了发展路径,即加强研修学习,深化新课程理念。积极参加“读书工程”“青蓝工程”促进自身专业成长。参与创建学习型组织,在校园中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共建“青蓝工程”。指导教师带德、带才、带教、带研。制定教师3年发展规划,明确发展任务。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的平台,建立名师、骨干教师奖励机制,建立名师特殊津贴制度。通过一系列举措,培养责任心强、品质高尚、业务精湛、富有爱心、敬业奉献、高素质、高学识、能力多方位、研究高水平的名师队伍。
多措并举
探索德育模式创新
新形势、新要求下,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是每所学校都必须思考和践行的重大教育命题。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劳,德育为先。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在传统德育方法基础上,学校不断反思、继承与创新,创设了全员德育和生活德育模式。全员德育是指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是校园里每一个人,全程是指各种活动都含有德育因素,全方位是指学校通过多方面落实育人责任。生活德育则是让德育回归生活,各班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将班级还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与同伴互助教育,强调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出发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借助生活环境对学生进行影响,更积极地构建一种有利于情感道德成长的校园生活。
学校从多方面入手进行德育模式创新。一是创设情境,通过开展情境教育,让学生在情境中潜移默化受到教育。二是文化体验,利用儒家经典,提升学生的伦理道德修养。三是活动育人,组织入心活动,让学生从中得到真切体验。四是以美育人,完善艺术教育管理,认真执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艺术课程;探索校本特色的艺术教育模式,声乐、舞蹈课程的教材内容,围绕书法和绘画的知识、技巧、欣赏等方面,编写符合学校学生的教材等,各艺术社团通过实践的积累,逐步形成一整套艺术教育校本教材。在此基础上,学校积极创新学校生活德育,将道德价值纳入课程与教学之中,创造了一种积极的道德文化。
模式之“变”
以课程改革撬动发展
课程是教学的中心,也是教改的重点。课程改革的中心理念就是优化学生的学习,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成长为社会未来的栋梁。在课程体系建设中,物探三分校架构了多维体系,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在主要学科课程方面,学校语文学科将语文主题学习真正纳入到语文大阅读中来,还将整本书阅读纳入到语文大阅读中来,逐步将小古文、《论语》、《孟子》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语文阅读中来,将播音与主持课程引入到课程中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经过多年实践,语文课堂形成了成熟的单元预习课、精读引领课、群文阅读课,绘本教学形成了“博览”与“精读”两种方式,同时,学校开展戏剧教学的尝试,精选教材中适合学生表演的内容,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语文课堂也变得轻松快乐起来。英语除了引入外教课程外还将大量英语阅读引入到学校的英语阅读课中来,全面提高学生英语阅读水平。数学继续探讨选课“走班”下的分层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适合的课程。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探讨适合本学科发展的路径,让本学科发挥到极致。通过学科的打造,为处理好学科建设与育人目标的关系提供经验,即:如何通过学科(课程)建设,来具体实现本校的培养目标。同时,学校注重音体美学科课程建设,进一步开放音体美实施选课制。体育类课程现在有篮球、足球、排球、健美操、武术八极拳等,音乐类课程在声乐、舞蹈等基础上增加了器乐选修课,未来还要增加美术类方面的书法、国画、油画等课程,真正实现学生“九个一”的目标。
在校本课程方面,学校根据国家提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开发设定了三个课程模块:“修身”课程主要包括“古诗文诵读”“经典诵读”“棋艺”“茶道”“书画”“使命教育”等,利用班会与大课间时间学习;“礼仪”课程主要包括“中国古代的礼仪”“国外的礼节”“外交礼仪”“与人相处”等;“展能”课程主要包括英语演讲、课本剧、语文课本剧,以及舞蹈团、合唱团、乐队的演出,足球队、篮球队、排球队、武术队、游泳队等。校本课程的创生性开发,充分释放教师和学生作为课程主体的创造力,使课程价值重心转向个体生命本位,关注学生个体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使学生真正“富有个性地学习”,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
在实践活动课程化设计方面,学校一是开设了科技课程(机器人课程、3D打印技术、制作课程等),组织丰富多彩的学生科技活动项目,大力提升科技特色;二是开设了校内外的劳动课程,每学期开展为期两天的劳动;三是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三开展有序、有内容、有目标的研学活动,通过研学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四是教师和学生可以自主研发拓展课程助力学生身心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不断加强德育课程建设,开展了初中德育序列化、课程化探索与研究,将德育细化为三大序列三个主题:初一以迈好中学第一步为主题,重点开展入学教育、校史教育、中小衔接教育,以善良、自立、感恩、集体主义为核心开展德育活动。初二以迈好青春第一步为主题,学生通过国旗下演讲、节日主题活动、研学旅行等实践活动,感受美德、弘扬美德、践行美德,以尊重、自由与约束、团结合作为核心开展德育活动。初三以迈好人生第一步为主题,围绕“实现目标我能行、自信与自强、勤奋与成才”的教育,以理想、勇气、责任为核心开展德育活动。初中德育课程序列化、课程化,大大激发了学生自主德育的兴趣,保证学校德育目标高度实现。
在“幸福物探教育人,和谐好团队”的美好召唤下,物探三分校一如既往地贯彻“每一个人都很重要”的办学理念,近年来先后获得国家级别课题“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学校、全国“吴钟八极拳”青少年示范团、国家首批“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保北首家“书法考试基地”、保定市“信息技术示范校”、保定市“排球训练基地”等荣誉称号,在努力打造有文化、有特色、有思想、有幸福感的名校进程中不断迈进。
(曹会戈 邢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