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安丘市莲花山中学是一所建校五年的新学校,学校通过构建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推动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进而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党建为教师铸魂
每学期开学,学校党支部组织教师在“莲花”主题墙前进行集体宣誓。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德,象征着教师群体激浊扬清、宁静淡泊、坦荡无私、甘愿奉献的决心,“人品如莲”成为学校师德师风评价的重要标准。
近年来,学校党支部实施目标责任制、党群联动制、党员导师制、点评问效制“四制工作法”,形成了“红心向党·莲品润心”党建品牌,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基层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学校成立了9个“党员教师工作室”,聘用了12名党员班主任,从教学业务、自身成长、带头示范、学生成长、引领青年成长等方面制定了党员教师评价标准,构建了以支部为轴、工会、共青团、女职工和少先队密切配合的“一轴四翼”党群组织架构,形成党群联动、共建共享的整体合力,“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科研、管理骨干”成为现实。“双培养”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了教师队伍的内在动力。
学校通过“党建+德育”,让“莲品育人”扎实落地。学校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方式、知识结构及学校实际,循序渐进地将爱党爱国、党章党规的内容融入教学。根据学生的真实需求,开展贴近学生生活的教育,通过“莲品新童谣”“莲品好习惯”“莲品好榜样”等评选活动,激发了德育的生机和活力。“红心向党·做莲品少年”成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培训为教师赋能
针对青年教师、新入职教师较多的现状,学校成立了“晓荷团队”,通过入职培训、基于问题提升培训、拜师学习等形式,引导他们从站稳讲台到成为教学新秀,为教师队伍注入源头活水。
学校分学科成立了新入职教师加强班,由学科带头人组织实施,从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命制试题、试卷评析等6个层面,手把手传授经验。新教师经过多次岗位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上岗后,开展青年教师与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结对子帮扶活动。
新教师上岗一段时间以后,根据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找出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困惑或问题,上报汇总。校干、骨干教师通过听评课、业务检查,从课堂教学、学习习惯培养、作业批改、试卷讲评四个方面,遴选出具有共性的问题,通过专题讲座、面对面指导等形式,逐个解决。新教师上岗一年后,开展“极限45分钟青年教师讲课大赛”活动,大赛第一阶段是“模课”,青年教师学习骨干教师的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教学;第二阶段是“磨课”,青年教师在模课的基础上,磨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对大赛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授予校级“学科教学新秀”称号,对综合成绩较差的教师,除了约谈导师外,还要帮助其制定成长计划,确定一名校干跟进督导,倒逼导师精准施策,使之实现弯道超车。
对校级骨干以上的教师进行建档储备,纳入学校人才库,统一管理、分类要求、重点培养、梯次提升。在此基础上,学校成立“莲品名师研究院”,分学科成立教研中心,以“一课一法一名师”作为理念,通过上好一节课、研究一种教学策略、锻造一名名师的有效实践,达到培育名师的目的。
学校对“莲品名师研究院”的培训和学习提供支持,一是学校出面,联系市内外专家到校培训骨干教师,骨干教师定期和专家开展线上交流活动,为名师成长提供最大的人力支持。二是学校拿出专项经费,支持骨干教师购买书籍和外出学习,提供课题研究经费,对在市级以上立项的课题进行跟踪,确保按时结题,对评为校级以上教研成果奖的教师给予奖励。三是完善对外交流机制。学校与城区学校结成互助共同体,积极开展联合教研活动,实现“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方法共享、成果共享”。
学校开展“半日无课”教研活动,该活动每周一次,总结上周工作,确定下周工作计划。经过近几年的培养积淀,目前学校有20名教师被认定为潍坊市立德树人标兵,38名教师被认定为安丘市立德树人标兵。
教改为教师添翼
近年来,学校坚持问题导向,以课堂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为切入点,积极探索“低耗时、高效益,轻负担、高质量”的素质教育之路,收获了丰硕的成果。
学校以强化教学常规管理为抓手,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创新教学手段,精心设计开展系列研究活动,以集体备课为抓手,以观课议课为重点,大力开展研、讲、评一体化活动,引导教师重视教学设计,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学校以“品位课堂、品质课堂、品牌课堂”为目标,引领全校教师朝着创新教学方式、提炼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形成自身独特教学风格的目标迈进。
课改提高了课堂效率,学生课余时间增多了,学校以合作小组建设为基本形式,将学生组织起来,引导他们走进社区图书室、青少年俱乐部,走进大自然,进行社会体验活动,组织一些探究性、开放性、实践性的活动,建立20多个校外实践活动小组,每周每个社区的活动都有志愿教师参加,了解学生的情况,提供相关指导。
(作者系山东省安丘市莲花山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