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家科技领导小组会议,听取推进科技创新有关情况汇报并部署下一步工作。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切实强化基础研究,持续推动应用创新,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科技创新实现了历史性和整体性的重大变化,已成为一个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大国。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科技发展存在大而不强、基础研究及原始创新薄弱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光靠增加研发投入等“硬件”投入还远远不够,必须从科研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等“软件”方面着手寻求突破。
概括而言,科研创新环境大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科研管理体制,二是科研管理文化,二者相互影响,共同决定着科学研究的广度、深度和效率。良好科研创新环境的营造需要同时从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和科研管理文化打造两个方面着力,检测科研创新环境好坏的首要标准是其是否符合和遵循科学研究的内在规律与本质要求。
科学研究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复杂工程,同时也是专业性极强的智力工作,具有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目标模糊性、兴趣驱动性等诸多特征。因此,必须高度依赖于科研工作者的自发秩序和专业精神。同时,科研工作又充满了未知性、探索性、风险性和不确定性,越是重大的科研创新活动,其未知性、风险性和不确定性越强,即使专业人员也很难进行精确控制和提前计划。
从科研管理和创新环境的现实情况来看,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科技界长期奉行的是工具理性主义管理范式,这种管理范式因其具有强调计划、节点检查、时间控制、过程控制、结果控制等线性管理特征而具有非常高的执行效率,在我国追赶西方科技先进国家过程中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而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的科研体量已取得长足进步,迫切需要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原始性、颠覆性创新等方面不断实现突破,而工具理性主义管理范式的弊端和不足也越来越凸显,因此,有必要进行管理范式的解构和重构,从工具理性主义管理范式过渡到价值理性主义管理新范式。
在笔者看来,良好科研环境塑造中的价值理性主义管理范式的首要要求和题中之义,是遵循科学研究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要求;而遵循科研内在规律和本质要求的前提,是充分尊重和最大限度激活科研人员的首创精神与自发自主秩序。正如李克强总理在科技领导小组会议发言中指出的,要持续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加快破除不合理的管理规定和制度,使科研人员能够拥有更大的自主权,要进一步完善从事基础研究科研人员的待遇政策,不提不合理的硬性时间要求,鼓励科研人员甘坐冷板凳,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自由探索、厚积薄发。
科研创新需要不断积累和积淀,很难一蹴而就,很多方面无法“平地起高楼”,科学研究中的原始创新、基础创新能力方面的差距也远非一朝一夕所能追赶和弥合。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欲速则不达。越是重大的创新、越是基础的创新,越需要宽松、容错、包容、淡泊的科研创新环境作为基础。
总之,在新的发展阶段和形势下,我国科技创新在广度和深度上的不断拓展有赖于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氛围作为基础。而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必须充分尊重科学研究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要求,最大限度激活科研人员的首创精神和自发自主秩序,这不仅是科学研究活动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由科技创新大国向科技创新强国转变过程中的必由之路。
(作者系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