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敖庆老师105年诞辰之际,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编号218914号的小行星命名为“唐敖庆星”,这是对唐敖庆老师的永恒纪念,对中国科学界,特别是对全体吉大师生来说也都有特别的意义。
唐敖庆老师是杰出的科学家,在理论与计算化学研究领域成果卓著,曾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他是卓越的科技领导者,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首任主任,提出的“依靠专家,发扬民主,择优支持,公正合理”十六字原则至今仍为基金委的评审工作所遵循;他是著名的教育家,曾长期担任吉林大学副校长、校长,在他的带领下,吉林大学很早就努力践行教育和研究双中心的建设方向;他是优秀教师的杰出代表,热爱三尺讲台,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
上世纪50年代,一大批学术大师,一路向北,云集长春,盛况空前,群星璀璨。唐敖庆老师也是众多先贤中杰出的一位。唐老师青年时期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曾担任中国留学生会的主席。新中国成立以后,唐老师在留学生中号召大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后,他立即回国,任教北大。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唐老师主动找到相关领导,表达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援东北的教育事业。我们常说,如果备选项之间是可比的,各有优劣,需要权衡,那是出于自身发展的选择。可是考虑到上世纪50年代国外与国内、北京与长春生活水平、工作环境的巨大差距,唐老师的归国以及后来的北上完全是基于他的家国情怀,以国家科教发展为自己的使命,以国家的需要为自己的担当。
在吉大工作时,唐老师家住同志街与柳条路的交汇处,那是我们在吉大读书时往来校园的必经之路。早上去理化楼上课时,我们经常会见到唐老师在上班的路上,手里拿着一个半导体收音机,一边走一边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早间新闻。那时,他是同学们敬畏的校长,每当看到他的身影,仿佛就在提醒我们要珍惜光阴。那时的图书馆,借书人需要填写借阅卡片,如果有时会借到唐老师曾读过的书,看到借阅卡片上他的亲笔签名,借书的同学都会很高兴,仿佛找到了走向成功的路径。
唐老师为学生们开设过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物质结构、统计热力学、量子化学等十几门课,是吉大历史上为学生开课最多的几位老师之一。他上课从不需带讲义,课上一支粉笔,一气呵成,条理清楚,深入浅出。每开设一门课,唐老师都要精心准备,常常是精读几本相关教材之后,再博采众家之长,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体系。这对于眼睛高度近视的唐老师来说,背后的付出可想而知。他还常告诫学生们:“读书不能躺在书上读,而是要站在书上读。”我理解,这是希望学生们要有批判性思维,在读了相关书籍和文献后,注意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
根据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人才的不同需求,唐老师曾举办过13次不同主题的研讨班、讲习班、进修班,有的讨论班时间长达2年。在吉大读书期间,我曾有幸参加过唐老师主讲的“高分子标度理论讲习班”和“分子光谱学讲习班”。这都是很难的课,需要很好的数学和物理基础。遇到物理难点,唐老师帮助我们补物理,遇到数学难点,唐老师帮我们补数学。他的理论思维令人叹服,他对学生的耐心令人敬佩。唐老师曾对我们说,为了掌握高分子标度理论,他用了一年半的时间研读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德热纳的专著,并从头到尾推演了一遍。在此基础上,唐老师开始研究并建立了高分子固化的标度理论。唐老师的课不仅增强了我们的理论思维能力,也让我们有机会分享他的治学方法。
我们当年有一门研究生课程“高分子物理”,第一章是高分子构象统计,教学内容就是从上世纪50年代唐老师的分子内旋转理论与计算工作讲起。唐老师第一篇经典论文于1955年发表于《科学通报》,提出了计算复杂分子内旋转能量变化的势能函数公式,可以推测一系列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为从结构上改变物质的性能提供了比较可靠的依据。当时,苏联密切关注中国科技进展,选中了唐老师的这篇论文翻译成俄文,苏联化学家伏肯斯坦又将其从俄文翻译成英文,收录在其英文出版的《高分子构型统计》专著中,从而将唐老师的成果传播到西方学术界。唐老师在这篇《科学通报》论文的前言中写道:“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合成具有这些或那些性能的化合物的要求愈来愈迫切,为了出色完成这种任务,必须弄清楚物质结构与它们性质间的关系,而分子内旋转问题正是这一科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字里行间反映了唐老师科学选题的原则,既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又始终不忘国家的需求。
唐老师生前接受记者采访,记者赞叹唐老师桃李满天下,唐老师听后爽朗地笑着说:“那是我应该做的,因为我是教师啊。我也是在老师们的悉心培养下成长起来的。这好像有西藏大高原才有喜马拉雅山,有了喜马拉雅山才有珠穆朗玛峰一样。科学的发展有一个积累的过程,我们年纪大一点的科学工作者就应该发扬甘为人梯的精神,支持和培养中青年科学工作者,让他们异峰突起。”他身上可贵的科学家精神,在吉大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也在更广阔的中国科教界传承发扬,被人们久久传颂。
唐敖庆老师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已经成为吉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吉林大学通过命名唐敖庆楼、竖立唐敖庆雕塑、编演《唐敖庆》话剧,缅怀先生,教育后人;通过成立唐敖庆基金会、聘任“唐敖庆学者”、组建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唐敖庆班,弘扬先生治学精神,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如今,“唐敖庆星”已成为浩瀚星河中熠熠生辉的一颗,它将时刻提醒我们不忘教书育人的初心,指引我们勇敢地拓展人类认知的边界,科教兴国,惠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