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细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地教育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总结近几年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抓手,围绕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社会和终身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构建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体系和实现路径,让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能、学有所用,为学生终身发展赋能。
立足全面发展,构建核心素养体系,让学生学有所长
核心素养研究。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社会和终身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1997年,经合组织(OECO)率先开展了核心素养的理论和概念基础研究;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颁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突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
构建核心素养体系。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从2013年起开展了综合素质培育的二类学分制教学改革,旨在提升学生的核心能力。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学校提出并构建了地方高校学生核心素养“1+6”培育体系,即源素养:目标与自主;核心素养:道德与责任、沟通与合作、科学与理性、健康与审美、信息与技术、实践与创新。该培育体系涵盖了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各要素。
做好顶层设计。为确保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和提升在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中得到全面落实,学校正式出台《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实施方案》,在核心素养内容、实施举措、组织保障等方面加以明晰。根据核心素养提升的一级指标体系,分别制定了《思想政治素养提升实施方案》《沟通与合作素养提升实施方案》《美育素养提升实施方案》《健康素养提升实施方案》《劳动素养提升实施方案》《信息与技术素养提升实施方案》《创新素养提升实施方案》等七大实施方案,从课程模块设置、课外实践活动开展、学科竞赛或展示进一步细化落实。
组织实施运行。学校将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作为学校党建团建工作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建立各相关部门常态化的工作联动机制。在此基础上,各学院、各专业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将核心素养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在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实践、教师教学、质量保障、学生发展等环节支撑核心素养的达成。在此过程中,强化教师的主体意识和责任义务,通过集体备课、集体研讨、教研教改等多种活动方式,激活基层教学组织效能。此外,加强了教师队伍与学工队伍的融合,切实将核心素养教育通过养成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全员、全程、全方位地融入到课堂教学、课外实践、创新创业等人才培养过程中。
落实条件保障。增加必要的教学设施设备,保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沟通交流等活动的必要场所。每年投入专项经费为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提供保障。
完善评价体系。明确各二级学院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学生在实现核心素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制定各专业学生核心素养达成标准,完善教师教学考核评价,构建了以核心素养提升为目标的“内部—四段全程”“外部—利益相关”多元评价体系,使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反馈、指导、改进的闭环系统有效运行。
围绕核心素养,开展核心素养教学,让学生学有所能
核心素养的核心内涵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高校培养人才,教学是关键,课程是核心。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紧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构建学生核心素养课程体系,通过课程教学,将核心素养培育有效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对标核心素养,创新课程设置。围绕大学生核心素养“1+6”培育框架体系,学校又进一步制定了七大专项素养提升实施方案,开设专项素养提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为保证学生的个性化需要,核心素养课程分为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交叉课程、进阶课程、实践课程等多种类型,将德智体美劳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核心素养进行无缝对接。为加强学生信息与技术素养,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计算机类通识必修课程,按照不同行业要求开设了专业选修课程模块;为加强学生美育素养,学校构建美育通识必修、限定选修、任意选修三大模块课程,完善“艺术鉴赏类”“审美修养与体验”“美育进阶类课程”的美育课程模块体系;为加强沟通与合作素养培育,学校设立“沟通交流艺术”通识必修课。
落实教学安排,提升核心素养。大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学生是主体,学校是主导。为确保学生核心素养提升质量,学校进行了两种模式的教学实践探索:一是在师范生中开设实验班。在全校选拔有志于终身从教的学生,组建“行知实验班”,强化教育理论学习和教学技能训练。二是开设“核心素养训练营”。各教学学院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利用早晚自习和其他时间,根据各专业学生核心素养达成标准,以“核心素养训练营”模式,组织安排核心素养课程教学及训练。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意愿,在“核心素养训练营”里自主选择不同的课程和训练班级,参加学习。
改革学生评价,夯实培养基础。《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坚决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学校持续改进和完善学生评价机制,对学生核心素养达成度进行考核评价,除课程成绩外,对学生核心素养训练参与度、完成度给予评价,并计算学分。学生参加核心素养提升相关课外实践活动、竞赛活动、社会服务活动等,可获得相应学分。同时,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持续委托麦可思公司对学校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质量定期进行评价分析。
大学生核心素养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将专业知识与学生终身发展能力有效结合,学生参加核心素养训练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教育科学学院学生张嘉琪深有感触地说:“核心素养训练营的活动为我们提供了展示自我和个性特长的舞台,既学习了知识,又提升了能力。”
着眼综合素养,拓展学校第二课堂,让学生学有所用
近日,2020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受到表彰,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团委获评优秀单位,这已是学校连续6年获得优秀单位称号。近年来,学校始终将社团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视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阵地。
大力发展学生社团活动。学生社团是学生的组织,由学生自主管理,更能唤醒学生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升学生的管理能力和创新意识。学校在培育大学生核心素养过程中,主要依托“课程教育+学生组织、社团”的培养模式进行,近些年,全校围绕七大核心素养体系,培养、发展学生社团,让学生组织、社团直接参与核心素养的训练工作,真正做到“课堂学理论,课后学实践”,有效地培育和提升了大学生的核心素养。
组织“师友·学友行动”。“师友·学友行动”是学校党建品牌,主要是推动学校各级干部、专任教师深入班级联系学生,了解学生需求,服务学生发展。在学校2020—2021年度“师友·学友行动”中,学校要求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学生成长成才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利用学长及校友的成长经验,采取多种措施,帮助学生提升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
实施核心素养提升月活动。专业性竞赛是学生在课堂以外展现和提高核心素养的重要平台。学校每年3月举办“沟通与合作月”活动,举行演讲、阅读写作等比赛,举办沟通与合作教育成果展等;每年4月举办“IT文化月”活动,举行信息技术知识竞赛、计算机知识讲座、创客作品展等活动,提升全校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每年5月举办“劳动实践活动月”,开展校园劳动竞赛、手工制作比赛和相关创新创业与实践技能比赛、展示活动;每年6月举办“美育活动月”,举行书画大赛、大型艺术展演等活动,举办美育成果展等促进美育效能的实现。同时,学校还将每年10月设为“体育健康月”,开展各类体育竞赛和培训活动;每年11月设为“金秋学术活动月”,集中举办各类学术讲座,开阔学生学术视野,激发科研兴趣;12月设为“校园文明创建月”,开展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寝室和文明个人创建活动,全面展示学校师生良好的思想状态和精神面貌。
开展体教融合、协同育人。2020年,学校与湖北省体育部门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以体教融合、协同育人为基础,充分利用各自在体育和教育领域的资源优势,在体育人才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发展、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社会体育发展等方面开展项目合作,双方共建了足球训练基地、棒垒球训练基地、轮滑训练基地,新基地由省体育部门和学校共建共享,既用于学校教学和训练,也可与湖北省体育部门合作开展项目裁判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同时,学校大力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对接湖北省产业发展需求,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对接、实践环节与工作流程对接、引导学生提升专业素养。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任务。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着力培育和提升大学生核心素养,为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赋能,为新时代地方高校细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副院长 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