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立人小学是一所年轻又充满活力的乡村学校。建校7年来,学校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将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同社会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建设新时代精神文明话语场紧紧联系在一起,将文化艺术中的“美、灵、韵”与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培育相结合,构建了“立·美”校本课程,着力培养学生艺术感知、创意表达、审美能力和文化理解素养,为学生的人生幸福奠基。
开辟落地空间,打造艺术育人语境
1.依托环境,做好审美教育启蒙
学校的校园布局精巧,设计典雅,三廊四园、鹅池水车、状元古井、言蹊小径、重珍塑像、阿炳线雕等无不体现着艺术之美。学校还致力于开辟艺术空间,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现拥有音乐、美术专用教室8间,还有合唱、舞蹈、管乐等排练房,为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近年来,学校打造了“彩虹长廊”“尚美艺术空间”“一梅书院”等空间课程资源。“彩虹长廊”顶部的七彩灯条与长廊两侧吴地古今书画大师的作品相映成趣,学生的书法、版画、纸艺、儿童画等作品更是锦上添花;“尚美艺术空间”定期举行师生个人书画展、各年级学生的主题美工作品,让每个行走在其中的人感受艺术、欣赏艺术、崇尚艺术。
2.根植本土,拓展艺术实践载体
学校从三年级开始,陶笛进课堂,班班有笛声,举行校园陶笛节,部分学有所长的学生进行管乐学习,学校邀请省内管乐名师亲临学校进行专业指导,形成乐团梯队建设;学校分层组建学生艺术社团,重点培育立雅管乐团、立韵合唱团、立美舞蹈团、图图画社四大精品艺术社团;此外,学校申请成立区少年宫分部,精心打造艺术特色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了解、体验、学习艺术项目的机会。此外,学校立足吴地文化,诵童谣、唱吴歌、演锡剧,聘请吴歌传承人、锡剧专业教师定期授课,学生们参加“长三角”吴歌比赛、无锡市小小红梅奖比赛分别获得金奖、铜奖。
做好落地衔接,提升教师育人水平
1.专业赋能,力促教师队伍“提优”
学校专职艺术教师队伍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历程。目前有专职艺术教师10名,外聘书法、管乐、陶笛、锡剧、吴歌等专业教师10余名。学校对专职教师提出一专多能的培养目标,要求其胜任国家课程的同时至少具备一项专业特长,能带校级社团并力争市、区级一流水平。教师们不负众望,近3年在区课堂教学及基本功比赛中多次获一等奖,在各级各类论文评比中获奖论文80多篇,陈妍老师被评为无锡市教学新秀。他们在学校的艺术教育工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也为校本艺术课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专家指导,引领艺术教育“升级”
立人小学建立了教、研、训一体化培训机制,使教师团队在实践中成长。学校为教师们聘请导师定期指导,导师通过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让艺术走进校园,让师生感受艺术的魅力。除了邀请专家和表演团队走进校园,师生们也走出校园,走进艺术馆、大剧院欣赏大家杰作,去浙江大学“千课万人”等艺术教育现场会学习,走进版画特色学校现场观摩,不断求学拜师,博采众长,有效拓宽了教师的艺术视野。
搭建落地平台,构建多元评价维度
1.小小赛场,美在成长
自2017年起,立人小学的舞蹈、合唱、管乐在无锡市、滨湖区少年宫组织的中小学艺术展演中屡获金奖;校鼓号队连续两届获无锡市鼓号大赛金号奖。此外,在市、区少年宫组织的中小学生才艺比赛中有10余人次获一等奖,区级以上书画比赛获奖百余人次,陶笛校本课程获无锡市滨湖区校本课程评比一等奖。
2.小小阵地,美在认可
学校给学生创造展现才艺的舞台,除积极参加区市级各类竞赛演出外,精心策划校园文化艺术节、新年音乐会、校园墙绘、班级特色阵地、开学首日迎新活动、晨间管乐展示,参加胡埭镇文化站及区、市相关部门组织的展演等,让艺术爱好者体验学习、成长之乐,鼓励艺术特长生积极参加学校立雅管乐团、滨湖区青少年交响乐团排练、演出,让“立宝”登上更高的舞台,见识更广阔的世界。
多年来,无锡立人小学始终坚持做好艺术教育,以“立·美”校本课程、社团项目等特色活动为抓手,启迪智慧、激发探究、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管乐、陶笛、版画、书法已成为学校的特色课程,成为学校艺术教育的名片。在艺术教育的启迪下,学校美誉度也在不断提升,立人儿童的艺术视野更是不断开阔,就像每一朵花儿找到了面向阳光的窗口,让美自然生长,让心灵畅快呼吸,让可能无限延长。
(陆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