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是茶产业的天堂。
围绕一杯茶,不大的市区内,密布着3000余家大小茶企,从种植采摘到包装销售,覆盖全产业链。
武夷山更是茶文化宝库。
早在唐代,武夷红茶、岩茶就声名鹊起,茶叶贸易鼎盛时期,欧洲人口中的“中国茶叶”就是指武夷红茶、岩茶。千百年来,围绕一杯好茶,武夷山流传出无数故事。
一手茶叶飘香,一手传说流长。
作为福建省南平市唯一的本科高校,武夷学院立足闽北,突出“茶”特色,围绕当地产业做文章,产教融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当地培养留得下、用得上的人才。
培养茶产业链条的精深人才
历经8000万年,自然把闽北山区塑造为茶的天堂。
50%左右的疏松孔隙度、4.5—6.0之间的pH值,当地土壤完美契合了茶树的生长特点。在山谷间翻腾游走的气流冬暖夏凉,雨量又极其充沛,它们和土壤一起,为茶树供给源源不断的养分。武夷岩茶、正山小种、政和白茶、松溪绿茶等品种,品质特异,蜚声海内外。
然而仅凭自然的馈赠,这些树叶还不足以拥有魔力。
从一片青叶到最终的茶叶,中间工序烦琐复杂,很多要靠制茶人经验才能收到最恰到好处的效果。武夷学院要做的,就是培养这个链条上的精深人才。
围绕茶产业,学校设立茶与食品学院,茶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有学生近1100名。学校与武夷山茶叶同业公会合作构建开放式的茶产业学院,直接服务其下属的200多家企业,并辐射其他茶企,校企合作培养高水平应用型的茶产业人才。
在武夷学院,“武夷岩茶大讲坛”每周至少开讲一次,主讲者都是当地茶界权威名家。
如何采茶、制茶?武夷山核心产区三坑两涧,出产的岩茶品质不分伯仲,为何唯独“牛肉”(意为牛栏坑出产的肉桂)脱颖而出?茶为何会成为一种文化?
讲坛上,名家把这些掰开了揉碎了讲,讲坛下,激起的是学生求知探索的欲望。
平时把专家请进来,周末和节假日则把学生带进茶园、茶企生产一线。每年春天,茶学系每名老师带一组学生住进茶厂实习,3周时间里与工人一同做茶,实践体验萎凋、摇青等各种制茶环节。
“从采摘到端出一杯好茶,需要18道工序;从种植到包装销售,我们为茶产业各个环节培养人才、提供技术。”茶学系系主任侯大为说。
紧扣地方产业各环节的课堂,培养出对茶感兴趣、肯钻研、留得住的一批批人才。每年茶学系毕业生,绝大部分留在闽北从事与茶相关的工作。
茶产业学院是武夷学院“与企业共建,为产业服务”的6个产业学院之一。学校与当地龙头企业福建圣农集团共建圣农食品学院,企业捐资2亿元,校企联合成立专业教学委员会,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习计划,“双导师”联合对学生进行评价。近3年共有370多名师生与圣农集团无缝对接,助推企业发展,2019年圣农集团实现利润40多亿元。
产教深度融合的办学成果,让产业学院从山里“香”到省内外。2017年圣农食品学院入选福建省首批示范性产业学院,2019年武夷学院牵头组建福建省高校产业学院发展联盟。
深度精准服务地方发展
茶园地形动辄60—80度之间的坡度,成为武夷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学生秦正楠和伙伴们要挑战的难题。
他们的王牌是自主设计研发的无人机。用无人机撒种施肥并不算新鲜事,但在南平的茶场,无人机遇到了难题。传统的无人机是在平地上空飞行,但这里“八山一水一分田”,很多岩茶种在角落里、石头边、山峰顶,如果不能精准识别地形,无人机多半会撞毁。
秦正楠和同学们在教师指导下解决了这些难题。他们研发的新型无人机拥有智能仿地技术,在坡地上飞行自如,可帮茶农撒种施肥,更可以把80斤的茶叶运下山,广受茶农欢迎。
创业初期,秦正楠团队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他们将公司设在学校的创新创业基地,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遇见难题还有学校出面解决。
2015年,福建首家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在武夷学院落户,如今校内7200平方米的创新创业园,在孵项目100个,校外辐射企业100家。“两个一百”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区格局初步形成,并获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首批福建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首批福建省创新创业创造示范高校。
“对学生,我们尽最大可能提供创业支撑;对当地产业,我们尽最大可能提供科技服务。”武夷学院院长吴承祯说,“当地任何科技上的需求,学校整合各专业师生一起解决。”
这既是责任,也是现实。由于底子薄,当地整体的科技实力较弱,外来的专家学者即便来,也只能蜻蜓点水,依托武夷学院才是长久之策。
学校全面建立驻企业科研工作站,结合茶企实际开展产品研发。茶与食品学院院长张渤团队发明的360度茶叶摇青装置,因解决了茶叶加工过程中摇青不均匀的问题,大大提升了茶叶生产效率和品质,很多茶企上门打听,供不应求。学院还牵头组建了2011中国乌龙茶协同创新中心、大武夷茶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通过大平台组建大团队,联合解决了茶产业从种植到加工过程中的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开发了基于大数据的智慧茶园监测平台。
2019年以来,武夷学院校企共建教学团队15个,共建实验室7个,共建驻企业科研工作站14个,共同开发课程25门、出版应用型教材9部,校地企联合开展科研项目75项,承担了“茶园水土流失防控新模式和景观营造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等3项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项目。新增校企共建校外实践基地30个、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改革12项。2020年,学校与南平市政府及相关企业共建南平市资源化学产业技术研究院,设立产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连续3年每年筹集资金1500万元,采取企业出题、政府审题、学校解题的方式,支持企业提出的科研攻关与成果转化。
放眼世界发扬特色文化
茶是武夷的名片,但武夷不仅有茶。
“武夷山拥有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双重头衔。南宋理学大家朱熹在武夷山下兴教立说,琴书五十载,不仅给予武夷学院传承文化得天独厚的资源,更滋养了武夷学院的大学精神。”学校朱子学研究中心主任张品端说。
同文楼、天心湖、瑞璋公寓……武夷学院里,一个个饱含寓意的地名都与朱熹有关。学校更是将语出朱熹经典的“涵养穷索,致知力行”作为校训。
学校成立朱子学研究中心,从朱子文献研究,到朱子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再到朱子学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等,拥有地缘优势的武夷学院,走出了朱子文化研究与推广的特色之路,该中心2020年入选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多年来,武夷学院立足武夷放眼世界,以做精朱子文化为特色,以茶文化、闽越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的研究、传承、发扬为重点,相继成立生态文明、国际茶学、民间艺术等多个研究所,并将闽北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推进“4+X”思政课程体系建设,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体系。
在武夷学院度过两年留学生涯后,来自尼泊尔的巴迪克决定留下。“朱子文化、茶文化都深深吸引了我。”巴迪克说,他逐渐习惯以茶代替咖啡,给家乡亲人和朋友寄去的伴手礼,也首选武夷岩茶和精美茶具。
作为一所2007年才升本的高校,如今的武夷学院,已是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
“进入新时代,如何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实现‘弯道超车’,进一步摆在学校面前。学校抓住国家支持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重要机遇,作出了推动学校整体转型的部署,动员全校上下开展二次创业,已经走出了一条以地方需求为导向之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地方性、应用型、有特色之路。”武夷学院党委书记肖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