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论
提出重要战略机遇期是自信的积极策略,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重在洞悉机遇的新变化,我们要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明确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要深刻认识和紧紧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更好地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提出重要战略机遇期是自信的积极策略
提出重要战略机遇期是主观自信的表现。就客观形势而言,静态上总是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动态上总是不断变化的,有时好一些,有时差一些,有时机遇多一些,有时挑战大一些。机遇和挑战、危和机都具有客观性,其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这个基础上,主观上如何认识客观形势非常重要。主观上自信与否,看问题的结果是不一样的。自信地乐观地看问题,看到的侧重于机遇,反之看到的则是困境和挑战。一个比喻说明这个现象:同样是玫瑰花,有的人看到的是玫瑰花下面有刺,有的人看到的是刺上面有玫瑰花。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人,是革命的乐观主义者。我们的事业和任务是极其艰巨的,我们面临的环境是非常复杂的,我们从事的斗争是非常激烈的,但我们的前景是无比光明的,因此我们保持着必胜的信心。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因此形势好时当然要自信,形势不好时更要保持自信,强化自信。从这个意义上,战略机遇期与主观自信具有内在联系,是自信地判断客观形势的结论。
提出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治国理政的积极策略。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既有顺风船,更多的是开逆风船。但我们从来是战略上藐视困难,首先以大无畏的气概压倒困难。在此基础上,才从战术上重视克服困难。尤其是在形势艰难的时候,更要着力从积极的方面,正面地判断形势,以此鼓舞人民、激发斗志。藐视困难与忧患意识,是我们对待问题的两个方面。两个方面都不能缺少,要相互配合。既要鼓励信心,也要防止盲目乐观。在可能的情况下,我们总是要作出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样的积极判断。
提出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唯物辩证法的认识结果。客观形势的好与坏、变与不变,不能以静止的、割裂的观点看,那样就只有非好即坏的二元对立的结论。重要战略机遇期,并不意味着全是机遇,而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分析和判断国内外发展大势的有力思想武器。坚持唯物辩证法,做到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看待我国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才能得出“时”与“势”依然在我国一边、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结论。
正是如此,新世纪以来我们致力于坚持并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十六大首次明确使用“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提法:综观全局,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十七大强调,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党的十八大指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十九大指出,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我们再次作出这样的判断。
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重在洞悉机遇的新变化
对于带有转折性的句法表达,一种看法是,前面是主要的,转折之后是补充的内容;另一种看法是,前面是一般的平铺,转折之后的才是要强调的重点内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表述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在这个判断中,对“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要加以重点分析。就全会建议的文本来说,主要篇幅是讲新变化的。这里重点分析战略机遇的新变化。
一是机遇表现出新特点。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动能逐渐释放,为生产力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开辟了新天地。这些都是从国际国内大局、从长期趋势作出的战略分析。
二是机遇与挑战密切联系在一起。“彩虹和风雨共生,机遇和挑战并存,这是亘古不变的辩证法则。”世界上没有纯粹的机遇,机遇与挑战是一对矛盾,甚至是合为一体的。设想机遇是机遇、挑战是挑战,两者之间泾渭分明是不切实际的。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既带来一系列新机遇,也带来一系列新挑战,是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当然,反过来也成立,如果弄不好,则也会机中有危、机可转危。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既是新机遇、新挑战,也是大机遇、大挑战。
三是机遇不都是显性的。有明显的、明确的机遇,也有不明显、不明确的机遇。当前的形势更为严峻和复杂,并不是明显的机遇大于挑战,在某种意义上是挑战前所未有。我们是通过对相互交织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得出“时”和“势”总体于我有利的结论。
四是机遇是争取来的。当下的机遇更加依赖于主观能动性,依赖于如何去抓。在某种意义上,发现并抓住,就有机遇;没有发现,抓不住,就不是机遇。机遇没有抓住,就是挑战;更好应对了挑战,就是机遇。当前不确定性加剧,唯一的确定就是不确定,重要战略机遇期事在人为,要主动塑造机遇。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的世界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在不断扩大,中国实现了由以前“迎来战略机遇期”“维护战略机遇期”向“塑造战略机遇期”的转变。发现历史机遇需要远见卓识,捕捉历史机遇需要智慧气魄。“要深入分析,全面权衡,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从眼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
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民族复兴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但关键的只有几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是很关键的一步。当前正处于“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正处于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转变阶段。重要战略机遇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机会和境遇,并对其历史命运产生全局性影响。历史一再表明,能否抓住机遇,决定了一个国家能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抓住了机遇,后发国家就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弄潮儿;丧失了机遇,强盛的国家也可能停滞不前,成为时代发展的落伍者。我国曾经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但在欧洲发生工业革命、世界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丧失了与世界同进步的历史机遇。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陷入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悲惨境地,历史惨痛刻骨铭心。历史的机遇往往稍纵即逝,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必须紧紧抓住。
要紧紧抓住战略机遇跃上一个台阶。进入新世纪,我们作出21世纪头20年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通过艰苦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上了大台阶。今天我们作出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也是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良好的环境。新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与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是相向的、重合的。“历史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机遇属于勇于创新、永不自满者。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我们要切实做到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