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课程思政出新招 文化育“师”有妙效

[db:作者]  2021-01-19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要求各高校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部主动担当、积极探索、全面跟进、主打“七寸”,在意识形态问题更为突出的大学英语课上,践行出了一条文化育“师”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成功之路。

    外学内炼,理清思路,瞄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学校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中国情怀、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契合教育部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文件精神。学校十分重视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鼓励在学习全国课程思政建设优秀经验基础上,扎实推进符合各学科专业特点、独具特色的课程思政探索,把为党和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的任务落到实处,做出亮点。在学校“外语+”战略布局下,大学外语部承担全校公共英语的授课任务,主干学分24—40不等,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有力保障。同时由于语言文化和思维的影响,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挑战也更大。

    尊师重道,文化育“师”,抓住课程思政核心要素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育的主导是“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真正发挥核心作用的不是方法技术,也不是教材资料,而是“师”。传统课堂奠定了师生的教育关系,近年逐渐兴起的一些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教师的课堂作用,削弱了教师的师道尊严和身份识别度,降低了教师的幸福指数和创造性。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体制曾赋予“师”无比尊崇的社会地位,比如“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就是知识的象征和权威的代表。虽然这些理念在现代教育体制中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不可否认,“师”仍是教育的核心要素之一,其素养和修为是课程思政建设中极易被忽略的要素。好“师”才可能育好“人”。

    学校特别强调文化建设,尊师重道的文化氛围十分浓厚。大学外语部现有在职教师91人,上课教师达到130余人,授课量和学生接触面极大,“师”德树“人”尤为关键。学部主张“共事”理念,管理层和教师,以“共事”代“管理”,强调集体主义,以“和睦”促“成绩”,因人而策,用尊爱兑换退休返聘教授的经验,用激励助推中青年骨干的担当,用培养深埋新教师的传承。把氛围熏染和文化育“师”作为课程思政与教改的突破和“七寸”。

    精准制导,构建体系,用好课堂教学主要渠道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主导和主战场还在课堂。大学英语教师,由于自身专业、政治素养等先天局限,修为和德行也参差不齐,对课程思政难免扑朔迷离。大学外语部主要做了以下尝试。第一,抓思想认识。在英语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是必须,不是选择;在教师发展模块中加强师德师风系统培训,提高教师政治素养和政治站位,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英语书”,而要承担为国育才、为党育人的新时代教育重任。第二,抓语言本体教学。课程思政不是忽略语言教学,反而在知识、技能、思维各层面,通过完善和闭环的教学环节设计,用教师的言传身教要课程思政的温度、厚度和高度。第三,抓学生产出。用知识之“师”和文化之“师”感染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培养爱国情怀,开阔国际视野。第四,抓互联网+第三课堂。互联网和大众媒介环境下,教育的很大部分已经搬离了固定教室,互联网世界的推特、脸书、微博、抖音、网红、“爬虫”,让“师”更加熟悉时代新宠和现代“生”活,既能教学相长,也是教师全程育人的正确途径。

    加强自信,走向国际,守牢国家意识形态阵地

    英语是语言也是工具,在我国教育体制中有着重要作用,但也裹挟着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冲击着我国的主流文化与思想。外语部聘用外教对全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口语课,对学生的语言技能提升和国际视野以及思辨能力培养具有重要帮助。“让学生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合作,理解不同的想法、观点和价值观念,跨越文化差异、观点差异、价值差异,与他人建立信任并进行合作”。用外教参与事务管理求共识,用人文关怀求认同,育好“外师”,让外教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直接媒介。大学外语部20多位外教,在团队建设、外事翻译、地方服务、教材编写等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成为学校人才培养和特色教学的亮点,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鲜明对比和真实素材。(张 明)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21-01-21/2013659.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